启元殿修缮完后,汤元的封妃大典近在眼前。汤元那个焦虑呀,应酬这个玩意实在不是她熟悉的领域。怎么感觉在赵元睿身边场面越混越大,也越来越不好混了。
李姑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给她讲解了九月初八封妃盛典,汤元带着耳朵只听出要去太庙祭拜,随后还要在启元殿宴请后宫众人。
李姑姑说到要去太庙祭拜的时候,还抬头悄悄看了汤元一眼,表情极其复杂。这两天关于主子祭拜太庙的事外面闹的沸沸扬扬,这不同于主子晋升为正妃。祭拜太庙,自姜国开国以来只有皇后才配享有这个荣誉,先皇后封诰的时候都没能去,主子一个小小的宫女即位成妃的却要跟皇上去祭拜先祖,这在姜国掀起了滔天巨浪。
二皇子这几天闭门在家,一步都不敢外出,他心里虽有诸多不满,但却无能为力,宫里传出消息让他不可轻举妄动。现在谁都可以说上几句,就他不行。他若是为他先逝的母亲流露出任何不满,那所有人的矛头都会对准他,到时明面上替他不值的人还可能逃过责罚,他就会骑虎难下,被皇上一撸到底还是轻的。那他以前以贤德之名凝聚的人心就一朝尽散。哪怕皇上最后放过他,他的那些兄弟也不会给他出头的机会。
他除了忍没有其他办法,还要把围在他身边的激进份子都清除掉,省得自乱阵脚连累了他。洪熙帝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要等他衰老死去,若没有什么意外,最起码还有二十年好等,他绝不能在中途被踢出局。
大皇子在回京的途中接到这个消息,对着京城的方向冷笑三声,当场就传信回了京城,劝告自己的母妃千万要忍耐。他们已经投石问路走错了一步棋,以后行事得千万小心谨慎才是。
三皇子在宫中见到了自家母妃,本是来劝说母妃千万不要受小人蛊惑,结果看到母妃兴高采烈的和三公主商讨今年的桂花酒该如何酿制。对着同时赶来的大公主面面相觑,不得不说老侯爷教导有方,他家母妃比谁都沉的住气,或者说茹妃心宽体胖,有了子女忘了男人,压根没往心里去。
前几天被打消了气焰的御史们,这次无论如何都憋不住了,折子不要钱的上,大有撞死在殿上也要名垂青史的气势,跟洪熙帝死磕。
那些个世家权贵,派了资格最老,年纪较大的公侯王爷,联名上折。赵元睿当天就宣他们到外书房议事,这些个早已不理事,只在家里安享晚年的耆老,就这么被晾在地上,足跪了一个时辰都没叫起,赵元睿就这么不声不响的自顾处理政事。有胆大者,揣着砰跳不止的心,沉声道:“皇上,自姜国开国以来,只有帝后才可登堂入庙,汤贵人才貌不显,品德不足,实不能堪当此任……”还待再说,上面传来重重的玉笔放置于笔架的声音,屋内的声音戛然而止。
赵元睿本想慢慢处理他们,可当他听到有人说汤元不是的时候,一刻不能容忍。敛住怒气,深冷的看着底下,那目光犹如实质,底下的人颤抖更甚,本就体力不足的老迈身子,有摇摇欲坠之感。
“怎么,朕的女人还需要你来置喙。”说着怒气四溢,“梁元宝。”
梁元宝应声领了五个太监,分别走到跪着的人的旁边,把手上的厚厚一叠折子都放在他们面前。
有人偷偷打量了下上头的皇上,只见上面高坐的人正冷冷直视着他们,生生被吓出一身冷汗。抖着手翻开折子,这汗流的更欢了,心里承受能力不好的,不消一会,就在地上躺倒了,有太监带着人叉了出去,剩下的人越看越心惊,深悔自己平时身体太过健壮,怎么就昏不过。
赵元睿极厌恶的看了底下那些瘫倒如泥吓破胆的人,“先把自家都收拾干净,再跟朕来讨论朕的家事。”
稍存神智的连声请罪,讨饶着不敢,但求让他们离开这里。
京城最有声势地位的耆老都铩羽而归,回来后闭门收拾自家门庭,灭了好几个不肖子孙。自认为权势不及人家的都消停了,也只剩下那些表面毫不畏惧的御史还在那边不依不饶。
但凡中央集权的皇帝真想做什么,是没人可以阻止的,再说基数最大的百姓对于这事,完全是看热闹的心态,跟他们的平常生活相距太远。
当领头的几个御史,被查出了贪墨,声誉尽毁后,其他的也逐渐消停了,那些个不依不饶真正悍不畏死的,也如石沉大海,惊不起一点风浪。
从这天起,汤元看着赵元睿就一副我有话说的表情,赵元睿视而不见,他要给她等同于他的荣誉,无人再敢置喙的地位。他原先喜欢她的时候确实打算就这么安安稳稳的把她藏身在养心殿,但现在不能了,他把她放进了心里,他见不得她受一点委屈。这世界只有权力能带来尊重,能让别人都闭上嘴。所以他必须带着她,把她拱上高位,受到万人的尊敬和仰望。
她见他的态度就知道他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说一句。她完全明白他的心思,她也知道他的能力,但是她还是有些小担心,担心给予她如此辉煌地位的同时,会对他的声誉有影响。无论如何在后史记载中万一因为她而染上污点,这真是杀她千百遍都补偿不了的憾事。
但是她又一点退缩都不能有,一个男人愿意把自己荣耀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共享,她理应接受的坦荡。退让只能让他失望不满,所以她暗暗鼓足勇气决定迎头赶上。
越是事到临头,她越是充满勇气,前一天的还盛装了一番,希望得到赵元睿的嘉奖,装模作样自以为很豪迈的在他面前走了一遍。
最后赵元睿亲自帮她卸下飞凤冠,语气镇重的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