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陪同教廷使团参访的是帝国礼部尚书卢鼎世,向其介绍了皇帝张平安虽然富甲天下,却将个人财富用于收养战乱遗孤。所以,皇宫可以修建的不华丽,但帝国收养孤儿的十个金狼营每一个都大得如同一座城池。这让教廷使团意识到,中华帝国皇帝不像传说那么凶残,他至少也有非常仁慈的一面。教廷使团觐见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之后,与中华帝国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教廷使团不仅从中华帝国手中要到了在马尼拉战役中所有被俘神职人员,也同中华帝国理藩司达成了释放马尼拉被俘西班牙人的协议。正如皇帝张平安所料,教廷对奥斯曼帝国敌意很深,他们非常想将奥斯曼帝国这个恶魔彻底消灭。教廷使团也认可皇帝张平安攻打奥斯曼帝国的目的除了复仇外,还要打通中华帝国通往欧洲的商道。
在关于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的传闻中,这个皇帝嗜好赚取黄金和经商,开辟欧洲市场就是中华帝国攻打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合理的缘由。中华帝国皇帝亲自向教廷使团讲诉商品流通的重要性,也谈到了要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稳定带来的好处。张平安不厌其烦地向康德斯主教阐述稳定市场的重要性,就是要向教廷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欧洲市场是中华帝国商品最重要的流通地区,中华帝国不希望在欧洲发生战乱进而影响到商品买卖。这是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在向教廷明示,他对欧洲领土并没有野心,主要原因就是害怕战乱后中华帝国的商品卖不出去。皇帝张平安宣示和释放战俘的诚意打动了教廷使团里所有人,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与中华帝国配合打击奥斯曼帝国。
教廷使团成员来自于欧洲各国贵族,他们大都是各个国王派来试探中华帝国虚实的官员,这些人已经有了明确选择他们的国王自然会随大流紧跟教廷脚步。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深知,这场攻打奥斯曼帝国的战役并不容易。首先是路途遥远运输粮食到前线,几乎是前线战兵每消耗一石粮食,长途运输中损耗就达四石。况且中华军弹药和其他辎重军资消耗不是一个小数目,仅仅运送物资一项,就占到了整个作战钱财准备的七成。所以,中华帝国必须在战场之外联合泰西各国,令奥斯曼帝国两面受敌无暇专心对中华军作战。遥想当年破奴军成军之处,破奴城遭到蒙古林丹汗和建奴女真两路百万大军的围攻,那时的张平安做好了随时杀身成仁的准备,其中甘苦他体会最深。
正因如此,皇帝张平安在进行战争准备时,一方面联合外力,另一方面他下令参谋部在制定战役方略时多注重细节。这也是皇帝张平安达到乞儿吉思集结大营后,时常敲打参谋部作战参谋的原因所在。熟悉奥斯曼帝国地图的张平安,早就察觉到这场战役的关键是要拿下两个海峡,才能完成对奥斯曼帝国致命打击。中华军作战参谋谋划这场战役的方略中存在一个重大缺陷,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达达尼尔海峡最窄处只有一里半,中华军工兵营善于搭建浮桥可以在此地抢滩登陆后构建浮桥。参谋部同样的谋划还出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方向,这里也有二处地点宽度不足二里,参谋部认为也可以在此搭建浮桥。
参谋部的这个作战方略一交到皇帝张平安的手中,立刻被张平安给丢到地上。皇帝张平安对于打仗这样的大事从不马虎,他认为参谋部这帮参谋谋划方略太过儿戏。参谋部的参谋们包括参谋长古新,全都忽略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地理不利因素。这两条海峡由于连接了黑海、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三海相通必然会出现暗流往来涌动,这样的海况驾船尚且不易如何能顺利构建浮桥。仅凭此一点,参谋部的作战方略就是拿中华军将士们的生命在冒险。更何况中华帝国水师不可能配合主力登陆作战。
这是因为中华军水师战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航行数万里,从爱琴海方向配合陆路作战。这场战役张平安还舍不得拿水师船队冒险,万一水师战船和武装货船在危机四伏的海路中何时能达到地中海,中华军上下谁也没有完全把握。特别是中华帝国确定了对海上强国英国用兵,皇帝张平安最害怕英国人在这个时候对中华军水师背后捅刀子。中华帝国水师在大规模正面海战中不怵英国船队,但在茫茫大海上中华帝国水师也担心,英国大量海盗船对落单商船的袭扰。所以,皇帝张平安给中央水师出击方略是,将攻击重点放在打击波斯帝国所在阿拉伯海沿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