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大军与中华帝国大军非交战区红线,就是怕中华大军官兵分不清欧洲人和奥斯曼人的区别,万一攻击失误将给欧洲大军造成不必要伤亡。只是中华帝国送到教廷的地图,被教廷列为最高机密,奥斯曼暗藏在欧洲的间谍并没办法看到这份地图。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奥斯曼帝国苏丹美荷梅特四世,不敢派遣大军去攻打在埃及的中华帝国商队。不久,中华帝国皇帝亲自率领大军攻占了西班牙人殖民地菲律宾的消息传到了奥斯曼帝国,加深了美荷梅特四世对中华帝国入侵的忧虑。
本来奥斯曼帝国在间谍刺探到中华帝国要来进攻的消息后就一直在备战,中华帝国攻占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为奥斯曼苏丹美荷梅特四世敲响了警钟。奥斯曼苏丹美荷梅特四世是一个能放眼看世界的睿智君王,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奥斯曼严酷的宫廷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奥斯曼苏丹经过多日思考分别向欧洲教廷和中华帝国派出使者,他在备战的同时还希望瓦解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的战略企图。奥斯曼苏丹美荷梅特四世眼光高远,他从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向欧洲教廷派出使者联合攻击奥斯曼帝国,就已经预感到其中巨大的威胁。奥斯曼帝国与欧洲交战多年,在灭掉拜占庭帝国之后,奥斯曼帝国就成为欧洲教廷眼中头等威胁。只是奥斯曼帝国多次打败欧洲联军,并占领了欧洲国家大片疆土,这个仇恨不是轻易可以化解。
奥斯曼苏丹美荷梅特四世说服教廷的理由,主要还是中华帝国过于强大,不仅仅对奥斯曼构成威胁也对整个欧洲构成了威胁。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中华帝国占领了欧洲强国西班牙的殖民地,中华帝国的属国美洲帝国不但消灭了英国人在北美洲的移民,其兵锋直指中西班牙人另一个殖民地墨西哥。至于说奥斯曼帝国派使团到中华帝国,其主要目的是要刺探中华帝国大军的虚实,以便在未来战争中做相应兵力部署。同样,奥斯曼帝国也在做最坏的打算,整个帝国开始收缩军力,把主力大军集中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西侧。奥斯曼帝国如此排兵布阵,主要还是利用奥斯曼帝国特殊的海峡天险,阻挡中华帝国大军最后的攻击。
中华帝国大军的战力是如何强悍,奥斯曼帝国大军虽然没有直接交过手,但他们打不过中华帝国商队的护卫队,很自然认为中华帝国大军肯定比商队的护卫要强不少。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奥斯曼苏丹美荷梅特四世认为与中华帝国入侵大军直接对抗并不明智,他采取的方略是节节抵抗最后在地形有利于奥斯曼帝国的二个海峡地带与敌决战。为了这个战略目标,奥斯曼苏丹美荷梅特四世下令,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修建防御工程。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还在海峡西岸大量存储粮食,并加快了海船的建造。苏丹美荷梅特四世认为,中华帝国大军听说舰队也很厉害,但中华舰队不可能航行数万里之后马上投入海战。美荷梅特四世还听说在通往东方的航路异常艰辛,就算是欧洲帆船要航行到东方的中华帝国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而且还经常出现帆船沉没事件。
由此,苏丹美荷梅特四世推断,这次中华帝国大军入侵奥斯曼帝国很有可能只会出动陆地大军。基于这个战略上的判断,奥斯曼帝国备战时只要控制了住了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中华帝国陆地大军几乎是不可能攻破奥斯曼大军最后的防线。奥斯曼帝国在紧张备战,中华帝国大军也在乞儿吉思地区进行集结。中华军参谋部通过理藩司送来的泰西谍报,开始绘制奥斯曼帝国版图。这些奥斯曼地图谍报来源于中华帝国在泰西的盟国瑞典,在得到中华帝国海船支援之后,瑞典人就在中华帝国的授意下有目的刺探奥斯曼帝国谍报。
奥斯曼苏丹美荷梅特四世在接掌大位之初,对欧洲各国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政策。奥斯曼帝国对于远在北欧的瑞典王国并没有太大戒心,这也使得瑞典商队在奥斯曼帝国畅行无阻。特别是美荷梅特四世掌权之初,奥斯曼帝国正处于苏丹易卜拉欣一世遇刺的混乱时期,瑞典商队中的间谍用黄金买通宫廷内官(也就是没有卵子的男人),获得了奥斯曼帝国机密的地图。瑞典人凭借这份地图和奥斯曼其他谍报,从中华帝国收获了五艘海船和二千两黄金的奖励,在这样的重赏之下,瑞典人偷窥奥斯曼帝国谍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