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千哩雪原
此时深冬,平地雪深数尺,人马均迈不开脚步。(顶点手打)步兵立于雪地中,雪深没过膝部。帝国境内出产的高大战马,在这种环境下一无用处,只有匈人的矮种马,才能够蹒跚前进。幸好在战争中,大军夺取的匈人矮种马甚多,此时派上了大用场。大军用矮种马拉着雪橇,在雪原中缓缓前进。
除积雪外,严寒又是大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这种严酷的气候中,人们的生理机能全部退缩到保护自己能够存活的最低限度以内,战士们只能埋头行军,连抬一眼望望四周的精神也没有。虽说行前准备极为充足,普通战士也能以皮裘裹身,但冻伤事故还是屡屡发生。如果是晴天还好,一遇大风雪天气,数尺外即不见他人,只见雪花片片如刀,如炸窝的蜂群一般在身边急旋。往往一个夜晚,帐篷中休息的战士便会被大雪深埋。弓弦被冻得断裂,旗帜被寒风吹破,战鼓一敲即碎。以至于霍青发出“雪路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
艰难行军十日,大军到达北方蛮族生活的区域。至此终于找到了匈人的一丝踪迹。捉到的北方蛮族人供称匈人于五天前从这里走过,又沿海向北去了。德罗维奇观察北方蛮族人的情况,发觉他们比起十年前更加穷苦,村落中壮年男子几乎见不着一个,只剩下饥肠辘辘、眼冒绿光的老弱妇孺。北方蛮族人自从与匈人结盟,开始侵犯鄂斯公国以后,男人便成千上万地出征打仗。随着匈人大军的覆灭,往日辉煌一切成空,北方蛮族的男子几乎全数葬身在帝国境内,只留下老弱妇孺在家中吃尽了辛苦。由于战事,这一年北方蛮族人几乎没有收获储藏,一冬只能是靠在冰面上凿洞捕鱼度日。
一有匈人的踪迹,霍青不顾行军艰苦,立即命令大军加速行进。此地已是冰海岸边,却不见大海波涛汹涌,只有镜面似的白冰从岸边延伸至目光不及之处。大军在冰上逶迤前进,倒比走雪地要快了许多。
三天后,联军已经到了北方蛮族的核心地带。这一天,却是意外发现了几个残破的村庄,浓烟刚刚飘散,火星才被大雪扑灭,村里村外倒卧着几具尸首,村中所有能带走的物件全没有了。霍青四下仔细观察,却见着了几堆熄灭了的火堆,火堆旁竟有人骨,仿佛是被啃食过。
“匈人已经穷途末路了。”霍青道,“他们已经没有多少食物了,这是他们以人为食而留下的痕迹。”
“吃人?”格雷芬斯、小约夫洛等人惊异得无以复加。
“不错。他们没东西吃,只能是吃人维生了。”霍青道,“他们已经无法可想,在对北方蛮族这个老盟友下手了。可怜这北方蛮族人,为匈人打天下死了多少人,最后自己的妻子儿女还要被他们吃下肚去。也不知这些蛮族人是不是会后悔。”
“他们活该”德罗维奇吐了口唾沫,“跟这种残忍族类混在一块,能有什么好下场”
“匈人已经不远了,”霍青道,“按他们留下的痕迹,与我们不过两天的路程。大家再加把劲,就能赶上他们了。我们吃这么大苦,是为了后世的人永无后患,是完全值得的。大家一定要再坚持住。”
在雪原上艰难行军近半个月,战士们疲累已极。这种疲累,不是简单的生理疲累,而是与大自然搏斗,稍不注意便有生命危险的精神上的疲累,是行走在一片白茫茫永无变化的雪原上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疲累。从生理到心理上的重重疲惫,已经让士兵们的忍耐力到了极点。此时霍青不得不费尽心神,来鼓动他们再向前进。
到了这里,匈人逃跑时留下的痕迹已经十分明显。不时能够看到匈人弃下的车辆、牛马骨等杂物,更有座座留下的新坟,昭示匈人逃难路上的艰难。大军追随这些痕迹,又改向东进。一路向东,人迹渐无,再行两天,只见四处雪原茫茫。这里,是连北方蛮族人也不愿在此生活的荒原,更别说鄂斯人,大军之中,没有一个人来过这里。只有几个鄂斯老兵听说过这一带,莽莽千余哩,每年冰冻的时间长达半年,化冻时只有少数几种低矮草类和苔藓能够生长,羊马之类牲畜根本就不能生存,于是连游牧民族也不能在此生活。过了这片荒原,就是传说中亘古不化的冰原了。匈人走上这条路线,想必是要回归冰原了。冰原中条件如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