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阳台上的思想斗争方兴未艾,小女娃还在挑战高大上。
完颜焘萍:“木木王爷,我们刚才回忆了一下靖康之耻的真实过程。我注意到了,我在述说汴京内宋军的人数时,你皱了一下眉头。我知道,你皱眉头是因为我说了个‘80万禁军’。这事,其实也是一个宋谜。都说靖康耻时,宋军守军只有20万。虽说这20万也不少了,足以打击来犯的6万金兵了,何况,这6万金兵只有3万是战士,另一半是被女真人胁迫来的非女真人的俘虏等辅助人员。但是,王爷,我们都看过《水浒传》,都知道,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那么,是不是讲在京城就有80万禁军呐?你刚才皱眉,也是对我说的‘80万禁军’有不同意见,其实,这有分歧的‘80万禁军’也是断送北宋的病因之一。
我们知道,在宋,禁军,是指与厢军相区别的一种是由军队中精壮者抽调组成,注重训练,最为精锐的一批军人。这禁军,到宋仁宗时期已经多达八十余万人,所以就有了‘八十万禁军’的说法。
禁军一般都驻扎在以京师汴梁为中心的北方,靖康年间,金兵南下,禁军大部都已向京都靠拢。有不少队伍就直接进了京城。虽然,这‘80万禁军’有在京城内的,有在京城外的,有虚的,有实的。但是,这些,金兵并不知情。金人还以为这汴梁城内还藏有足数的80万禁军呐。这,对宋,是件好事。诸葛亮还唱空城计了,何况京城中的禁军至少还有五六成吧,所以,虚虚实实的,这本是宋廷自救的一条出路,可,怯弱的宋廷,自破真相,放弃了心理战场。当时,金人已经打到内城了,并不攻城,实在是有所畏惧。事后,金国高层对此还百思不解,就派官员去询问:“闻南朝有兵八十万,今在何处?今何不迎敌?”
已被劫持的宋朝官员沈琯答道:“散在诸路,要用旋勾唤。汴京左右约有四、五十万,黄河两岸须有大兵守之,必不可过。”
沈琯很自信,他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孤军深入的打秋谷的,按说,该是在铜墙铁壁前碰得头破血流的。孰料想,这支金国军队,总数不过6万人,其中契丹、渤海、奚族伪军就超过3万,自燕山府(今北京市)南下,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到黄河北岸,才碰到传说中的‘八十万禁军’。
当时,宋廷派步军指挥使何灌率禁军2万驻守黄河浮桥,又派宦官梁方平带7000骑兵驻守浚州(今河南浚县),截断河桥,防备要冲,看起来戒备森严,万死一生。
不料,仅仅只是投降金军的伪军“常胜军”2000人杀来,梁方平望风而逃,7000骑兵争相渡河逃窜,常胜军在桥头稍稍劫杀一下,宋兵自相践踏,挤下黄河淹死数千人,而常胜军不过3人受伤。呵呵,这就是宋廷的禁军!这就是宋廷党争的恶果!这就是宋廷扬文抑武的恶果!这就是宋廷尊士欺民的恶果!
梁方平的骑兵崩溃后,何灌的2万禁军立刻撤退。不想“常胜军”一直追击到了汜水,两军还没接火,林冲的“好徒弟”们竟然“惊溃”,也就是吓炸营了,化身2万头猪……狼奔豕突。而沈琯寄予厚望的“两岸大兵”更是不堪。羊的首领,猪的队友,小兵是不是狮子还有所谓吗?
金军渡河时只找到能坐6、7个人的小船10多只,一波又一波的渡黄河,花了6天,才把骑兵驳运过去,事后金人军官感慨:“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吾辈岂能渡哉!”问题是,别说是1、2千兵马,就连折腾了北宋人民几十年的徽宗皇帝,第一反应都是去亳州烧香……对,你没看错,是去道观烧香,在半夜里打开首都城门,一路狂奔而去的。
接下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守城、求和、金军退兵;再守城、再求和,金军不退了!靖康二年(1127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军破东京,十二月初二,钦宗投降,次年四月,金军携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妃嫔、宗室等3000多人北还,北宋灭亡。
huā蕊夫人曾有诗云:“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讽刺后蜀10万大军拱手向北宋投降,到了北宋军人面对金国铁蹄的时候,确实没有多少人投降,但是远远超过八十万的男儿们,又去哪里了?
北宋一朝一直有“冗兵”的说法,据时任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