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年清明时节,远嫁茜香国的玫阳郡主,也就是贾府三姑娘贾探春,在夫君茜香王子的陪伴下回家省亲,贾府众人都道探春是以南安王女儿的身份出嫁的,茜香国王子殿下跟得又紧,恐怕没有机会接三姑娘回家看看。
林黛玉修书一封,对青儿倾诉心里的思念及怅惘。
可也是,当年姐妹们在一起时,也没少纷争怄气,多年之后回忆起来,却满满都是亲姐妹般的温馨情谊。
林黛玉最后说,园子里的姐妹们都希望能再办一社,想必“蕉下客”也是极愿意参加,兴许,她会浓墨重笔,重温“桐剪秋风凉,醉卧蕉下客”的美好往事。
青儿立刻回了鸽信,锦尧送了她一对儿信鸽,专门负责飞大观园和刘家屯专线。
她给黛玉支招,王子陪王妃省亲,作为“娘家”兄弟的锦祥等王爷们,肯定要奉旨作陪,锦祥能得到皇上认可并册授祥郡王,多得锦尧从中斡旋,他欠锦尧一个大大的人情,可以让锦尧修书一封,让贾宝玉去和锦祥商量,以锦祥的名义邀请茜香王子“大观园一日游”,反正“醉红楼”如今是京城鼎鼎有名的娱乐场所,在那里招待客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四月下旬,茜香国船队抵达金陵城,皇上设宴款待属? 国王子,礼部便拿出王子在天朝访问的行程安排文书来,征求王子的意见。
茜香王子略看了一眼,就对王妃道:“王妃。明天,我们先去大观园一日游吧,你在来天朝的行程中,好几次梦中呓语,吟咏什么‘桐剪秋风凉,醉卧蕉下客’还有什么‘日边红杏倚云栽’之类的诗句,我知道,你是在怀念故园和家中亲人呢。”
皇上闻言脸色一沉,探春代替云阳公主和亲时,他还是北静王。他是谦谦君子。想来崇尚诚信,更何况是涉及两国关系的和亲之事,所以,他对南安王李代桃僵的行为并不认同。
他甚至出言劝阻过。却被南安王讥讽道:“云阳不是你的骨肉。你若没有私心。就该说服锦尧和蝶衣公主和亲,而不是现在对我府里的事情说三道四!”
现在,茜香王子毫不隐晦的表示。他已经知道探春是贾府小姐的事情,那么,接下来,他会谴责天朝失信于属国吗?他会以这件事为借口,讹诈更多的利益吗?
“尊敬的天朝皇帝陛下,首先,请允许我衷心的感谢天朝,赐予我如此美丽聪慧而又贤淑的姑娘做王妃,天朝古有昭君出塞促进两国睦邻友好的佳话,今有探春姑娘和亲茜香国,小王今日郑重承诺,绝不辜负皇帝陛下的期望,也不辜负王妃背井离乡出使茜香国的初衷,和王妃一起,不惜余力致力于两国友好。”
这本是天朝外jiao见不得光的事件,礼部尚书已经在准备应对王子“深表遗憾”的说辞,没想到人家对天朝的失信一字未提,只是表示对这门婚姻的态度,言语之中,非但没有轻视王妃的身世,还对探春的“出使”表示赞赏,最重要的是王子的承诺,他是茜香国王储重要候选人之一,这番承诺,自然是希望得到天朝的支持,当然,这也正符合天朝的利益。
当然,天朝的君臣们并不知道,这是探春王妃的高明策划,她在来天朝省亲之前,就对王子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以时间推论,她当时是天朝罪臣之女,由她代嫁,无疑是对茜香国的羞辱。
探春对王子道:“当时,南安王实力雄厚,北静王虽然有心阻止此事,却无济于事,臣妾本可以永远隐瞒真情,可是,臣妾若是以南安王之女的身份省亲,势必会被当今天朝皇帝疏远,由于王子殿下和南安王过往密切,将很难得到天朝皇帝的信任,王子殿下也知道,皇储之位得失的关键筹码,就是天朝皇帝的支持,所以,王子殿下必须公开挑明此事,臣妾也好借用二哥哥贾宝玉和北静王也就是皇帝的旧情,从中斡旋,助夫君一臂之力。”
国宴上,最尴尬的莫非南安王夫妇,探春省亲,到京城后下榻在国宾馆,而没有选择回南安王府居住,他们就隐隐的有些不安,现在,到不得不佩服探春的魅力,竟然能让茜香国王子忽略她的身份,对她似乎宠爱有加。
为了表示对贾府的补偿,皇上命礼部追加预算,拨付二万两银子给贾府,由贾宝玉负责茜香国王子夫妇的接待事宜。
“醉红楼”原本计划停业三天,专门接待王妃省亲,可是,贾探春执意要亲自体会“醉红楼”的繁华景象,特意要求“醉红楼”照常营业,并且,把她将在“秋爽斋”举办菊花诗社的消息传出去,当然,她没忘了吩咐,门票要比平时增加十倍。
“舍得出银子就放他们进来,舍不得,那就别来了。”刺玫瑰果然是长于决策,史湘云当时就想,若是三丫头还在荣国府,她这总经理的宝座只怕要易人了。
因为是金秋时节,园子里菊花盛开,她便重开菊花社,依旧以菊花为题,不过,并不要求众姐妹赋赐,而是各自把自己当年所做的诗句誊写在宣纸上,再由惜春添上水墨菊花,依旧沿用当年的别号,让人用上等的蓝田玉,赶着雕刻了“潇湘妃子”、“蕉下客”、“枕霞旧友”、“怡红公子”、“稻香老农”、“菱洲”、“藕榭”等各人的篆刻印章备用。
史湘云寻思,虽然有“菊花诗社”的主题吸引顾客,可是,“刺玫瑰”让把门票增加十倍,分明是不准备届时不想太过拥挤的意思,毕竟,昂贵的门票并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所以。她预计顾客人数不会超过平日的五成,便让按照平常六成客流量准备茶点。
没想到,不知道哪里传出小道消息,说是“菊花诗社”还会展出薛贵妃的诗词和墨宝,连贵妃在闺中的别号也打听得清楚,说她果然有母仪天下的风度,年少时就被以“蘅芜君”冠名。
如此一来,就连那些自命清高,平日里不愿涉足娱乐场所的官员们,也都动了拍马献媚之心。天没亮就让家奴去大观园门外排队。唯恐没有机会瞻仰贵妃墨迹,以后在官场论及贵妃文章,交流当日感受时,不知道如何应对。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