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万众瞩目的狙击收购战终于是落幕了,最终正如大多数人所预测的那样,胜利者是吕氏集团,从此戴氏集团不再是姓戴的了,而是姓吕的。
事实上,在这场狙击战开始的时候,人们基本上就已经猜到结果了。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狙击性收购战,最大的好处就是隐蔽性,在未发动收购之前谁也不知道。在发动之前蓄势待发,等到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之后才出手的。而戴氏集团呢!匆忙应战,除了一开始失了先机以外,资金也准备不足。
在己削彼长的情况下,有什么可能会逆袭胜利呢?除非是被收购方突然获得第三方的强力支持,可是呢!戴氏很明显没有得到支持。
而且事实证明,就算戴氏集团得到了第三方的支持,有了充足的资金储备,最终还是注定会输。因为早在吕雄发动收购之前,他就已经成功将戴氏集团的那些股东手中的股份给收购到手了。也就是说,他比戴康勇手中的28(百分号)还要多出4(百分号)呢!
再加上在股票市场上收购到的股票,吕雄手中其实早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就连最后股市上仅存的那四百万的股票也被他给买到手了,彻底的断了戴康勇反击的希望。
然而,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收购战中,最吸引人眼球的不是顽抗不屈的戴氏集团,也不是财力雄厚的吕氏集团,而是一家刚刚成立三个月的新公司——博大集团。
有心人在收购战后统计了一下,博大集团在这场收购战中,获益近八亿元。
要知道在收购战之前,博大买入股票时的价格每股才几块钱,最高的时候才九块多一股,而到了收购战时,每股上涨到了三十多块,平均每一股近赚了二十块。
当然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价格,最大的原因是吕氏跟戴氏双方在抢购导致的,双方都希望尽可能多的收购到股票,同时博大也有一部分原因,因为整个市场只有他有货,所以当他坐地起价时,两大集团还不得不买账。
可是没有人知道,真正最大的受益人不是博大,而是在博大背后的王兵。
其实连吕雄也不知道博大背后是王兵,他还以为是内部有人泄露机密了呢!所以在收购战后,对公司的高管阶层进行了严密筛查,结果还真的找出了几个其他公司安插进来的商业间谍。
直到后来,王兵引荐了吕雄和马有才俩人见面,这个误会才解开。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
而在吕、戴两家集团的大战过后,很快相关的资料和调查送到一个人的手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宋家的宋兴业。
此时在他手里正是关于该收购战的详细资料,前面的是吕氏集团,还有戴氏集团的资料。如果吕雄自己看到这份资料的话,肯定会相当的惊骇,因为该资料详细入微,其中甚至涉及到吕氏集团的内部资料。
只是当宋兴业拿到手时,对于吕氏、戴氏的资料直接翻过,一点都不感兴趣,反倒是把注意力放在了第三家公司博大集团的身上。
他先是仔细的阅读了博大集团的构成,以及相关的信息,其中特别是关于马有才的资料。在资料中,马有才的出身背景,学历,工作经历,感情生活,甚至是曾经在长洪帮里的事情,这些都被一一罗列了出来。
在看完之后,宋兴业才将目光转向了博大的真正拥有人。可是他却发现,纵使是以宋家在南京的势力,竟然也调查不到博大集团真正的幕后老板是谁?
这也让宋兴业对这神秘老板更加感到好奇了,因为有一种直觉告诉他,这一场针对戴氏集团所进行的收购战,与王兵很可能有什么关联。
这只是他的直觉,也是让人去调查这场收购战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线索和证据,虽然还是没找到,可是他非但没有减少对王兵的怀疑,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
而在另外一边,王兵带着一肚子的烦恼,从刑警大队返回了学校,有些心不在焉的给学生们上完了课,然后接张清月回家。
可以说从刑警大队出来之后,他一整天的好心情都没了。当然,今天从一开始他就没什么好心情可言了。
为什么呢!原因正是出在那三名杀手被刺杀的手法,吹箭!
有时候无知者无畏这句话是很正确的,王兵此时的感受就是如此,他多么希望自己没有去刑警大队,更希望自己不知道三名杀手的死因。
在王兵的印象里,就有一名颇有名气的杀手,擅长使用的就是在三个杀手身上发现的那种手法。而能够被王兵记住的杀手,本身就说明其拥有的实力了。
人如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