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四章,陶侃之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清楚这点,在得到合约后,又假意斥责了负责收购物资的官吏几句,甚至还杀了两个地位卑微的税吏做替死鬼。

    又宣布将收购物资的价格提高二成,如此总算暂时平息了这场争斗。

    刘佑自觉此事处理的天衣无缝,不但瞒过了陶侃,又能继续控制这些夷人,为自己增利。

    他却没想到,人心中仇恨的种子一旦埋下,就算强自用磐石压住,也早晚会被这种子顶开,最后改变一切。

    就如当日在幽州时,王烈的仇恨,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如今刘佑却是死性不改,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用武力和欺压迫使人屈服,早晚也会被人把刀子架在脖子上。

    而王导给王敦所处的釜底抽薪之计,却正是针对这发生在半年前的夷民动乱,虽然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但却足够王导用来做文章。

    而王敦派出的密探,也在第一时间就赶赴了湘州。

    对于丝毫不知情的人来说,一场更大的波动正在暗中酝酿。

    ~~~~~~~

    此刻,身处长沙府,专心练兵,想要在这乱世一展所长的陶侃,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王敦盯上。

    但就算不清楚这些,以陶侃天生谨慎的性格也是步步小心,而他在建康更是常年布置有密探。

    王烈一入江左,就在京口一战中扬威,随后更将王敦手下褚洽以纵奴行凶,辱骂、袭杀上官等一系列名义送进了死牢。

    这些消息都很快就摆上了陶侃的案头。

    陶侃自然不相信褚洽会袭杀王烈,不过经过这些事情却对王烈的实力更加芥蒂起来。

    尤其是王敦在这件事情的反应上,太过稳重,甚至没有什么表示,这更让陶侃心生怀疑,他到没有想到王敦会将这把火烧在自己头顶,但他至少如王敦所想的那样,并不想看到王敦、王烈和司马睿三方交好,铁桶一块,那样对想要乱中取利的他没有一点好处。

    而且,陶侃也从王烈出手对付褚洽。知道王烈已经开始怀疑什么。

    但是让陶侃意外的是,自从发生褚洽这件事,而那位想和他联合的大人就再没了消息,估计现在正在头疼如何对付王烈。

    这也算是陶侃在褚洽这件事中得到的意外好处。

    而王烈却一直在遵守和陶侃的盟约。除了提供给陶侃一批新式铠甲外,提供给他的一万新式连弩(不是那种最新的钢弩),也已经运抵荆州。

    这些连弩比晋军步军的制式手弩要更轻便,但射速却更快,而且一次最少可射三发,这样的弩箭对于致力发展水军和步军的陶侃简直是如虎添翼。

    陶侃面对王烈这样的慷慨,心中却有些五味杂陈。

    在他和王烈真正的盟约上,王烈只要求自己派出水军将领帮他训练水军,要求他尽心匡扶晋室,而王烈就提供给他这些物资。简直可以说是优惠到不能再优惠条件。

    如此行事的王烈不是真正的君子。就是一个傻子。

    王烈当然不是傻子。但陶侃始终也不相信王烈会是一个君子,至少在他陶士行眼里,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君子。

    因此。陶侃宁愿相信,王烈的目的是真想让自己派人为他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师,好在江左立足。

    至于情报中投靠王烈的那些海匪,陶侃并没放在眼里,一群匪盗,怎么能比得过他手下精锐的水师将领。

    不过在除去那些经济上的利益,尤其在得到连弩后,陶侃多少还是对王烈的慷慨有了几分感谢。

    但更多的,却是拥有了更多的*。

    陶侃也是人,是人就要有*。如果说曾经的他只想做一个好官,后来想要做统帅千军的元帅,想要抱住自己的权势。

    那么现在陶侃很想进入建康,也坐到王敦的位置;甚至,再往上一些。

    尤其是在手下的权利越来越大,却无人可以钳制的时候,现在的陶侃,手下水军六万,步军五万,而且那六万水军随时可以转化成步军,根据和王烈的协议,王烈后期还将将那连弩的生产办法告诉他。当然前提是要求陶侃真正派出懂得水战战法的军官加入他狂澜军。

    在荆湘两地,现在根本没有人敢拂逆陶侃的意愿,可以说,只要陶侃愿意,随时都有可能拉起一支军队,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就在这时,在王烈占据京口的十几日后,陶侃终于收到王烈的来信,却是要求他派遣一批水军将领,赶赴京口帮他训练水军。

    自认为看清了王烈打算的陶侃,自然不会把自己手下的精锐都派给王烈,但如果还是如开始那般用几十个籍籍无名的低级军官去糊弄,显然王烈不会认同。

    而且,为了能让王烈满意,在后面继续给自己提供军械,甚至把那连弩生产的方法提供给他,陶侃也不能太过敷衍王烈。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点道理陶侃还是懂的。

    陶侃在接到王烈的信笺后,在府内死来想起,最后把主意打到了手下大将王真身上。

    这王真严格上来说,是一员降将。

    他本是湘州本地土著出身,当年杜弢叛乱时,因为受到杜弢的蛊惑出山辅佐杜弢,后来更成为了杜弢的左膀右臂。

    在杜弢手下,王真率领一群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巴蜀流民,数次大败晋军围剿的队伍,尽显其武功高强、勇猛无匹。

    而且王真本身在水战方面也颇有心得,甚至曾击败陶侃率领的水军。

    因此当年陶侃奉命征讨杜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分化王真与杜弢的关系。

    但王真为人忠义,不但将陶侃派去的使者打跑,更大骂陶侃。

    陶侃也不气馁,后来不知道从打听到王真老家所在,竟然派人去山中,将王真留老家的老母接出。

    加上那时候杜弢已经有些得意忘形,失了军心,甚至数次无端羞辱王真,陶侃这才威逼利诱劝降了王真,最后大败杜弢。

    不过王真因为是被迫投降,而且曾打败过陶侃,虽然在评判的最后有功于陶侃,但陶侃内心里并不信任他。

    而王真为人也有些过于耿直,加上内心对陶侃当日利用自己老母逼迫自己有些芥蒂,所以很爱顶撞陶侃,这也让陶侃对他愈发不喜起来。

    尤其是陶侃是靠剿杀流民起义出身,才成就了今日的基业,所以内心里对流民其实很提防,更怕王真日后再登高一呼,以他的威望必成一患。

    但若就这样罢免王真,甚至杀掉王真,都会让别人心寒,更容易激起那些原来杜弢属下的兵变。

    而且陶侃也不想落下个不仁不义的名声,所以索性表面上封了王真一个四品将军的名头,但却只给他两军三千人马统领,而且还是后勤辎重,根本不予重用。

    这也是当日刘佑来投,陶侃重用刘佑的原因,除了王真,陶侃手下还真没有如刘佑这种猛将。

    说到底,寒门出身的陶侃,却并不重用寒门,反而竭尽心思重用士族,希望能融入上流社会,博取士族的信任和支持。

    今日,陶侃想取悦王烈,又不肯将自己真正的心腹送走,所以这才想到了王真。

    在陶侃看来,王真性格桀骜,不好管理,身份又如此特殊,留在身边早晚是个祸害,自己若忍不住杀了他,还徒增污名,不如学那三国时期的魏武,将自己不喜的祢衡送给黄祖,来个借刀杀人。

    而王真也的确有真才实学,王烈更不好怨自己是敷衍他了。

    想到这些,陶侃也不犹豫,立刻叫人将王真唤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