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配合此次出战,赵桓连连下诏求贤募兵。徐处仁建议施行马政,并拘户绝田土以募乡兵等办法,赵桓皆采用之。下诏劝民以财谷助军,向国家捐钱物以充军用的措施。五月二十五日,又下诏寻求习武艺知兵书的人才。六月初再下诏使在京监察御史以上,在外令监司知府军及路分铃辖以上官员各举勇指挥人才,以充实军力。
可还有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赵柽摆出了一幅坚决抗战的架势,只是这些措施在短时间内都难见成效,如果出援太原再败,金军再次南下,自己的宝座就真得被掀翻。于是他有找耿南仲私下商量以代税钱的方式赎回三镇,可他还面临着一个障碍,那就是李纲。
赵桓对李纲是越来越不满,但内心里却又畏惧他几分。凡事只要李纲一参与进来,就必须按他的意见办,否则他就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或反复上章辩驳,或以辞职来逼迫你让步。自己身为皇帝,有时还真地压不住他,反而要处处顺着他。罢了他的官,居然引起太学生伏阙上书,差点激起民变。赵桓觉得,李纲恃功恃才,没把皇帝的尊严放在眼里。
耿南仲原来就是赵桓的东宫旧臣,古话一人成道鸡犬升天,赵桓即位后,他也多年媳妇熬成婆了,不断得到提拨升迁,委以重任。可耿南仲心中还是不平衡,因为吴敏、李纲也是越级擢升,现在位置在自己之上。尤其是李纲,以从五品的太常少卿,两个月时间,就升到了从一品的枢密使之职。
耿南仲对此忿忿不平,一直在伺机排挤李纲,他陪伴了皇上十多年了,立刻就看出了赵桓的心思,皇上对出援太原已不敢抱希望了,但他想议和又担心李纲在朝廷,必然会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之议。那么对李纲下手的时机就到了,而其手法居然与当年赶赵柽出京的招数相仿放权升官!
这一天,宰执们在朝堂上商议是继续救援太原还是割地议和,李纲与耿南仲在赵桓面前发生jīliè争论。耿南仲突然来了一句:“如决意不弃三镇,则必须解太原之围;欲解太原之围,非李纲不可。”赵桓点点头,望向李纲。
李纲急忙推辞称自己是一介书生,实不知兵。此前东京被围,臣不得已为陛下料理军事,现在如果以臣为大帅统兵出战,恐误国事。赵桓却言你既然解得了东京之围,一定也解得了太原之围,当即任命李纲代替种师道为河东、河北宣抚使。退朝后,李纲称病不出,连续上奏章请求致仕,但赵桓不允。有台谏官上书赵桓极论李纲不可以离开朝廷,遭到赵桓严斥。
李纲的辞呈一连递了十几份,赵桓仍旧不允。他明白怎么回事了,可他也明白救援太原必有野战,野战与守城不同,须排兵布阵、临敌决策,如非久历疆场、明习征战之将帅,必是败多胜少。一旦战败,自己身败名裂尚在其次,如果太原之围不能解,又损兵折将,挫动锐气,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双方僵持不下之时,皇上突然下诏命姚古立即再次北上解太原之围,姚古刚刚战败哪里敢去,执请朝廷速派将帅。赵桓这一着棋是将李纲逼到死角太原危在旦夕,救援刻不容缓,你李纲拒不受命,如果太原失守,你难逃祸国重罪!
李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眼见李纲就要落入耿南仲的圈套之中,许翰忙派人偷偷给李纲送去一封信,李纲拆开一看,信笺上只有两个字杜邮。
杜邮是地名,在咸阳以西。战国时秦国名将白起遭大臣馋毁,导致秦昭王猜忌,被赶出长安。白起行至杜邮时,接到赐死的命令,被逼自杀。李纲见到这两个字猛地惊醒,喃喃自语:“功高震主,岂能长久!”
李纲无奈领命,可在宣抚司名下挂着的兵有两万,却分着几个摊子,敛吧敛吧只有一万二千人勉强到账,有两军还轮不到他管,宣抚副使刘韐根本不听他的调遣。申请点开办费,主管财政大权的耿南仲一百万批了二十万。什么都没有,催得却挺紧,让他尽快出兵,申请延期,两个字‘不准’!
正当大家准备看笑话的时候,朝中突然接到消息,河中安抚使燕亲王赵柽奉诏募兵十万出援太原,惊得朝中上下人等目瞪口呆,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蹚浑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