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一大半都是世家士族的私田?!”项庄闻言不禁蹙紧了眉头,这个情况还真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按理说,西楚立国只有五年就灭亡了,大楚更是才刚刚立国,土地兼并的现象不可能这么严重的呀?
当下项庄又问道:“子翼,为什么会这样?”
项他叹了口气,答道:“先王跟刘邦五年攻伐,耗费钱粮无数,再加上江北六郡受到梁军反复滋挠,民无粮可征,因此江东四郡田赋极重,百姓缴不起田赋,就只能向世家士族借粮,借了粮还不上,就只能抵押田产了,几年下来,就成这样了。”
项庄默默点头,看来还是战乱惹的祸,江东虽然没有直接遭受战乱,却也受到了战乱的影响。
沉吟半晌之后,项庄终于说道:“子翼,这种情形必须遏止!”
江东的土地兼并如此严重,显然是不行的,历史上,土地兼并严重的王朝就没有不灭亡的,再强大都没用!
譬如大明王朝,到崇祯时大量土地兼并到了士族(拥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这些士族又不用纳赋,最后国库穷得丁当响,兵无粮军无饷,最终大明竟然亡于流民之手,而流民又能成啥气候?最后白白便宜了满清,说来委实让人扼腕叹息。
项庄可不希望大楚或者说将来的大楚帝国重蹈大明帝国的覆辙。
项他一时间却没明白项庄的意思,问道:“大王,你的意思是要遏止世家士族兼并编户的私田?这个情形其实已经遏止住了,自从大王继位,将田赋税率减到了十五税一之后,江东的自耕农已经足够养活自己了。”
“不,寡人说的不是这个。”项庄摇头。
土地兼并显然是无法遏止的,既便项庄是个穿越众,熟知诸多封建王朝的兴衰历史,可他依然不可能杜绝土地兼并的发生,这个基本是无解的,项庄唯一需要考虑的是,无论土地怎么兼并,国库的税源也不会流失,这个才是根本!
譬如大明王朝,如果士族也纳赋,国家又怎么灭亡得了?
如果拥有大量土地、数量超过百万的土族也纳赋,大明国库又怎么会穷得叮当响?帝国皇帝和皇后又怎么用得着穿布衣?朱由检又哪里用得着向他的臣子和皇亲国戚化缘?结果朱由检舍下脸面也只化来了区区几十万两银子,打赏守城军民都不够,结果北京城直接就被流民攻破了,朱由检自杀了,大明帝国也完了。
项庄正自沉吟不语时,项他忽然说道:“大王,臣倒是有个办法。”
项庄下意识地问道:“什么办法?”
项他道:“秋收过后,就该进入农闲时节了,各郡各县的壮丁也该服瑶役了,臣以为不妨集中数郡壮丁之劳力,将具区泽(太湖)、长江沿岸的大量荒地开垦出来,并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各郡各县佃农前来耕种,则官田过少、田赋不足的困局就能迎刃而解,此外,国库还能得到一笔额外的钱粮,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如今的江东,人口密度远未饱和,太湖附近都还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垦。
“这倒是个好主意。”项庄点了点头,遂即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新开垦的都是生田,产量只怕不会太高,等生田耕成熟田少说也得五年,这五年可怎么熬?尤其是今年,原以为秋粮收齐情形会有所好转,不想还是这样困窘。”
项他默然不语,这个他真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项庄忽然说道:“子翼,我打算推行新的《田赋法》,而且今年就推行,十五税一的田赋维持不变,但是纳赋对象得扩大到举国之田,不管是升斗小民、士子望族还是豪门世家,甚至是王室田产,都必须依法纳赋,抗法者绝不姑息。”
“这……”项他蹙眉道,“大王,这是不是有些过jī了?”
项他不用想都能猜得到,这新的《田赋法》一旦推行,势必就会招致世家、士族的jī烈反对,因为几乎所有的士族都拥有大量田产,世家则更甚,大王此举,几乎就是从他们的嘴里抠食了,他们焉能不反对?
在刚刚颁布了《编户齐民律》,将江东宗族得罪了个遍的情形下,项他并不认为现在是得罪世家、士族的好时候,一旦世家、士族、宗族联起手来反抗王权,那局面就严重了,搞不好大楚就会遭受一场空前浩劫。
项庄也觉得事事关重大,当下差人把百里贤找了来。
听完了事情原委,百里贤摇着羽扇沉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