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基础之上的。诸葛亮生平谨慎,不想弄险,所以宁可预防万一,也不愿突出奇兵。
但事后的历史证明,当时在魏国确实没有人察觉到蜀军能够从子午谷奔袭长安,诸葛亮就是因为太过谨慎,反而失去了唯一的一次能够振兴蜀国的机会,所以对当时的蜀国来说,可谓是成也诸葛,败也诸葛了。当然,诸葛亮的心中当时可能还有其他的考虑,比如说蜀国的国力在经过刘备东征还有诸葛亮的南征之后,耗损极大,全国的兵力不但数量很少,而且补充起来极为困难,魏延当时要求精兵五千,如果是曹操的话,可能就同意了,因为五千人对魏国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就算中伏损失了,也伤不到魏国兵马的元气,但对蜀国来说就是伤筋动骨了。
不过,刘宇手中的益州,和诸葛亮手中的益州差的太多了,不但兵马充足,而且人口鼎盛,超过六百万的人口,在此时的大汉各州之中都是一个异数。所以刘宇没有任何的顾虑。要想以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一定要出奇制胜才行。看到刘宇对自己的谏言不以为然,刘晔又再次谏道:“主公千万不要小看关中人物,李还有王允的手下也并非全是无能之人,很多的谋士也是甚有远见,倘若有人察觉到主公的意图,向他们的主君进言,于山僻中以兵马对主公进行截杀,那进入谷中的将士将会尽数覆灭于谷中啊!更何况主公还要亲自统军,那如此险计就更不可用!”
刘晔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而是很有道理,确实,在李的手下不是没有智谋之士,相反,在他的手下可是有着一个很出名的智谋之士,那就是三国时代有名的毒士贾诩!历史虽然有了很多的改变,但贾诩还是投奔到了李的麾下。这一点已经被暗部的人确定了,当时刘宇知道这个消息地时候,还很是感叹可惜了一段时间。
不过就算是毒士贾诩,也不是能够神机妙算,知晓过去未来的神仙,如果他能够料到董卓会被诛杀,王允会夺取朝政,而李又会诛杀王允这一系列的事件还有大概的时间的话,他也许还能对刘宇的这个计划进行阻击,但如今董卓都还活着。谁又能想到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但刘宇却可以现在就带领兵马到子午谷入口处等待时机,并且派遣大量的人员在子午谷内还有长安方面的出口处进行哨探。如果真的有敌人的兵马前来地话,还指不定谁伏击谁呢!
出于这种事先知晓历史的优势,刘宇坚决地维持了原定计划。在子午谷入口处的村庄中,徐盛的三千血甲兵早就已经集结待命。刘宇又再下令。让高顺带领三千陷阵营,全部配上战马,先行一步赶往子午谷入口,与徐盛会和。而他自己,则在三日后,率领一千近卫骑兵与张辽一起赶赴子午谷口。子午谷的道路崎岖难行,根本就不适合数十万兵马地大军行走,当年魏延只向诸葛亮要求五千精兵,就是因为要多了也没用。反而耽误行程。
刘宇之所以敢带领一万人马进入谷中行军,就是因为这五六年中,刘宇已经秘密派遣了很多地地方兵马对子午谷的部分路段进行了有限度的整修。因为自从董卓回到关中之后,因为难以忍受董卓的暴政而逃向益州的百姓络绎不绝,其中经由子午谷进入益州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大量整修道路的话。很容易就会被长安方面知晓,所以不得已之下。也只能是对部分路段稍作整修,整修完毕之后还要多做掩饰,免得被人发现。
好在董卓发现关中百姓不断减少,他要抓壮丁也变得不太容易的时候,便采取了相当残酷的手段,严禁关中地百姓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蜀中。得益于董卓的这个政策,最近一两年逃入益州的百姓越来越少,子午谷也再次恢复了荒凉无人通行的状况,这也让益州的筑路部队多少地松了一口气。到现在,子午谷终于可以勉强容许一万骑兵通行了。
当然,如果只有这一万人马,那就不是去夺权,而是去送死了,不管怎么说,关中地区也有着十多万兵马呢,就算刘宇地一万人都是精兵,也不是十多万大军的对手,所以在出动奇袭部队地同时,益州的大军也要从大路向关中进发,那条路线也就是当年诸葛亮出川所走的路线,出斜谷,经祁山,经由陇西大道步步为营的攻入关中。
当然,这也是为了能够吸引住关中的主力部队。汉中本就有赵云的六万骑兵,后来刘宇进攻上庸的兵马中,除了一部分兵马继续在上庸驻扎以外,另外有六万步军移防至汉中屯扎,在去年的时候,孙琳的征南大军在留下了一部分兵马交给益南都督张林镇守南中以外,其余的七万大军全部进入汉中待命。这样计算一下的话,汉中驻扎的马步军总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万,这已经集结了益州近乎全部的机动兵力。所以到时候只需要将各级将帅派到汉中,就可以直接统领各路兵马攻入雍凉之地了。至于说领军的元帅,自然是非孙琳莫属了。益州的文武官员们除了跟随刘宇奇袭以及留守在成都的人员之外,其他的人都跟随孙琳的大军行进,这其中就包括文职的刘晔、郭嘉、田丰、程昱还有陈群等人。这是刘宇自起兵以来,第一次在出征大军之中带领如此之多的文职人员,因为刘宇此次兵进长安,并不是为了破坏或者掠夺,他是为了能够切实的控制住关中,这样的话,能够安抚百姓的文职人员也就必不可少了。至于随军的将领,则是包括了许褚、赵云、张、严颜、张任、管亥这些名将,另外还有何曼、张翼、冷苞这一批副将。整个阵容可说是强大至极,以这样庞大的实力,就算强攻雍凉也不是办不到的!
不说益州厉兵秣马,准备一举攻克雍凉,且说董卓当日离开长安之后,吕布便回到了府中,但府中的美人却已经踪迹全无。吕布急忙叫家人来询问,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这个内定小妾已经被董卓抢先一步给吃掉了,而且不断吃掉了,连汤都没有留下。吕布这一气可是非同小可,热血上头之后,他也顾不得什么顾及不顾及的,马上催开座下马,向着董卓车队离开的方向追去。吕布的坐骑就是传说中地那个赤兔马,凭着赤兔的脚程,还真的被吕布给追上了董卓的车队。但当吕布看到董卓浩浩荡荡的长队激起来的尘土的时候,他的理智又重新恢复了。
凭着他吕奉先的实力。想要冲散这么一点护卫人马,抢回自己的爱妾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果要在夺回爱妾地同时击杀董卓的话,那就不是说说就能够做到地事情了。董卓当年也是一员勇将。在征讨西凉的战斗之中,也是在数万大军之中杀进杀出的人物,就算是武艺比不上吕布,但要在如此众多的兵士护卫之下全身而退却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无法杀死董卓,那吕布就算是抢回了爱妾,也是没有任何地用处,到时关中乃至天下都将没有他地立足之地!
想到了这些可能的后果,吕布顿时放弃了蛮干的念头,放缓马速。来到一座土冈之上,眼望车尘,吕布心中将董卓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一个遍,到最后,他更是在心中发下毒誓。此生誓杀董卓。以雪今日之耻辱!垂头丧气的回到长安府邸,吕布正想以酒浇愁。消去心中的怨怼之情,忽有家人来报,说司徒王允亲至门前,说是来送嫁妆。
这下吕布心中的怒火再次被挑了起来,但王允可是对自己有情有义的人,吕布不好向他使脸色,所以便急忙令人将王允请进府中。一见面王允便满面笑容的拱手道:“老夫日来因听闻将军至卫戍军公干,故而未曾上门拜望。今日太师驾归坞,本以为将军也会随行,岂料家人来报,说将军已经回至府邸,故而带同彩礼,前来拜望将军。但不知将军为何脸色如此难看?”布曰:“正为公之侍女耳。”允佯惊曰:“难道此女不懂规矩,冒犯了将军虎威?若如此,老夫也有罪过也!”吕布连忙摆手道:“此事与司徒无关,公之侍女,此时已被董卓老贼带至坞宠幸矣!”
王允心中大喜,但表面上却佯做大惊曰:“允实不敢相信太师会做此等**之事!”吕布将前事一一告诉了王允。王允听罢,仰面跌足,半晌不语;良久,才又说道:“不意太师作此禽兽之行!”因挽布手曰:“允有一言,相与将军相商,还请将军觅一清静之所,方好说话!”吕布便将王允请入自家密室,并置酒款待。
饮过三杯之后,王允向吕布说道:“太师淫吾之侍女,夺将军之妾室,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吕布被王允这么一激,顿时怒气冲天,拍案大叫。王允急忙假意说道:“老夫失语,将军息怒。”吕布愤然道:“不满司徒,布早已立誓必杀此老贼,以雪吾耻!”
王允连忙一把掩住吕布地嘴道:“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吕布看了王允一眼说道:“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王允作势点头道:“以将军之才,便是益州刘元瞻也赞不绝口,又岂是董卓所可限制。”吕布却又虚情假意的说道:“吾虽欲杀此老贼,但奈何我与他终归是、是父子之情,恐惹他人议论。”王允失笑道:“将军姓吕,董卓姓董。抹杀将军之功,**将军之妾之时,未知董卓可曾顾念过父子之情耶?”
吕布本来就是想找块儿布遮遮羞,如今王允给了他这么好的一个台阶,他也就奋然说道:“非司徒言,布几自误!”王允见其意已决,便继续向他说道:“将军若扶保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吕布避席下拜曰:“布意已决,司徒勿疑。”王允还有些不放心,又说道:“但恐此事不成,反招大祸。”吕布便拔刀刺破手指,滴血为誓。王允这才跪谢道:“倘若汉祀不绝,皆出于将军之赐也。然事关重大,还请将军谨言慎行,切勿泄漏!待王某思得妥善之计,便遣人来相告将军!”
自吕布之处离开之后,王允即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一同商议。说是商议,但事实上王允却已是成竹在胸,便向二人说道:“我今日已经与吕布密议,他因为妾室被董卓所辱,故而立誓要诛杀董卓。我等在长安唯惧吕布之勇猛无敌,今此人已叛,我等成就大事,就在这几日之间!”孙瑞和黄琬两人皆面露喜色,向王允拱手道:“若能成此大功,则司徒就为我大汉擎天保驾之臣也!”孙瑞却又说道:“只是董卓尚有雄兵十数万,想要将其诛杀,尚需有计策方可,不知司徒腹中是否已有良策?”王允捋须道:“王某确有一计,要与两位参详。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坞请卓议事;一面以天子密诏付吕布,使伏甲兵于朝门之内,引卓入诛之!此为上策也。”
黄琬听到这里,便奋然起身道:“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我欲除此贼久矣,只恨时机未到,今司徒既然已胜券在握,此乃是天赐良机也,往坞之事,琬愿担此任!”王允握住黄琬的手哽咽着说道:“公若能成就此事,大汉社稷有救矣!他日显官名爵,悉任公取之!”黄琬连忙逊谢
次日,黄琬便带着十几个家人,来到坞。董卓此时正在府中与众美人玩乐,忽有人来报说天子有诏书来至,董卓便教唤入。黄琬入拜。董卓曰:“天子有何诏?竟劳司隶大人亲来宣示?”黄琬曰:“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董卓顿时一个激灵直起身来,紧盯着黄琬问道:“朝臣之意如何?司徒王允之意如何?”黄琬道:“群臣皆愿尊太师为天下之主,王司徒业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太师到来。”
董卓一听,便大喜曰:“吾昨夜梦见被一金龙所吞,本以为将有大凶之事,哪知今日竟得此喜信。”黄琬道:“太师之梦乃是吉祥之梦,名曰金龙罩身,正与当前时势相同!”董卓被黄琬这么一拍,更是高兴,于是便命心腹将李、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各领飞熊军三千守坞,自己马上安排车驾回转京师。却不知京中已为他布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