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明日帝国 第二章 开疆扩土(6)
九月中,西域战事只剩下零星战斗,那些逃散各处隐蔽起来的各邦百姓纷纷被抓捕出来,筛选之后,或送入南洋做筑城铺路之用,或送入并州、倭岛挖矿,填充紧缺的人力。短短三个月,诺大的西域如堕冰窖,纵横驰骋百余里未必能看到人烟。但是这仅仅是短暂的,随着移民工程的开始,各州府、郡府纷纷贴出公告,将迁徙西域定居的种种奖励措施告知百姓。虽然没有采取强硬手段,可响应的百姓仍然不少,毕竟数年安稳生活下来,冀州、幽州大部分人家都有了五六个孩子长大人,比起父辈们紧守着土地,他们的目光更长远,眼界更开阔。
于是,年轻人成为了这轮迁徙的主力,向西北、向东北,向乌州、昆州和兴州,为秦王开疆扩土!
陈群忙碌的数月没有回家了,贾诩、郭嘉等人也几乎没有闲暇时间,整个政务院、统帅部都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稍显轻松地刘晔也整日钻进辽东山区,研究着蒸汽机车的实用化。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西北大捷的消息传遍了各州,百姓们再度上书,请求高勇登基称帝。不同于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不同于自导自演的朱元璋,高勇可是实打实的得民心、得天下。
此时,贾诩、郭嘉等近臣亦纷纷上书,连沉默寡言的高顺也出乎预料的亲笔书信一封,请求高勇登基称帝安天下。
于是,高勇凝思两日,终于决定走出这一步。不过,也要趁机完成官府架构的改革,借助这股东风之力,让筹划已久的官制、军制改革迈出关键的一步。当然,这份计划目前只能流转于高层之间,一切都要等到十一月返回奉天后再做商定。
不过,军团的设立已经取得了实践检验,根据高顺、乐进、魏明、黄忠等将领呈报的总结分析,可以确定军团制可以适当提高各军的配合,虽然仍有不少小问题诚待改进,可大体上看仍是进步之举。高顺建议内陆腹地仍以军、师的形式存在,边疆地区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设立军团甚至军群,以完成某个方向上的战略任务。当然,军团并不常设,且军团的后勤供给全部由统帅部控制,整个保障体系都是独立于军团指挥系统,由此控制军团这支庞大的武装力量。
截至九月,随着第一军团撤销,统帅部辖下只余第二军团(安息边境,辖:第二军、第二骑军、第十三军)、第三军团(北疆防线,辖:第三军、第一骑军、第五骑军、第九军、第十一军)以及第六军团(远东北地区,辖:第六军、第三骑军、第十四军)。其余各军仍有统帅部直辖。至于近卫军系统则归属高勇直接调配。
九月二十日,高勇于长安下令撤销西北远征军建制,改设西北军群,前将军乐进任主将,黄忠任军群副将。整个西北军群负责凉州、乌州、昆州以及yīn山防线西段的军务,拥有临机调度之权。西北军群辖第二军团、第四骑军、第七骑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一军,总作战兵力二十一万。西北军群除巩固乌州防御外,还要沿着昆州南下,探索未知地区,此外还要积极探查安息国内况,为将来的进攻铺平道路。
接过将军印玺的那一刻,乐进不禁哽咽,双手颤抖着说不出话。还是高勇拍了拍乐进的肩膀,鼓励道:“放心开疆扩土,后方有本王,还有左军师、还有高将军坐镇。几年后挥师西进攻打安息,你就是主将,可不能给大伙丢脸啊!”
“末将遵令!”乐进单膝跪地,郑重誓言。
喧嚣的长安城沐浴在夕阳光照下,高勇、高顺信步城头,“泰安,这次辛苦你了!”
高顺神è微动,“主公以及诸公才真正辛苦,此仗胜在国力雄厚。此次出征,也让顺明白了主公的一贯主张,国力优先,战争打拼的不是勇武,而是国力。虽然西域各国号称佣兵数十万,可却倏忽覆灭,内中原由发人深省。”
高勇微微点头,“说的好,‘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古人不止一次告诫我们,可没过几十年总会轮回一次,所以,我才设立军校,让将士们都知道这个道理。打仗靠的是勇武,拼的是智谋,而核心却是国力。想必泰安也清楚,这一仗耗时不过五个月,却是用尽了去年积攒的粮秣,今年无战事了!”
高顺道:“今年丰收确定,是否明年北击匈奴、鲜卑?”
高勇停下脚步,眺望北方,“右匈奴、左匈奴、鲜卑,在我看来均不足惧,真正的威胁还在江南。你看看这份密报。”
接过细阅,高顺眉梢微皱,“荆州曹借助剿灭匪、蛮族,已经暗中训练出十万新军,刘备、孙策亦有三至五万jīng锐训练成型。这么看来,三股势力的发展潜力还真是巨大。不过,这也无法撼动第四军、第五军和第七军的包围网吧?难道说……”高顺缓缓抬起头。
高勇道:“不错,荆州已经开始着手吏治、民政改革了,几乎完全照搬我们推行的一套。以前认为曹想办,可是阻力甚大。如今来看,在生死危机的时刻,阻力也会变成动力啊。总之不能让他们的行动顺利,必须要予以打断。哪怕适当延后北征的时间。”
高顺沉思片刻,问道:“主公打算从哪里下手?”
高勇笑了笑,“当然从最容易的地方下手!”
西域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大不相同,房屋建筑、衣饰习俗完全不同。当然,从今以后就要彻底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不过,高勇不想做的太绝,故而才亲自出巡,一来圈定部分建筑作为纪念,二来组织学者将西域的独特人文记录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