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事情告一段落,梅兰妮又向常婶交代了些话.便动身去南方了.
这次和她一起走的有边峰与能海,及艾思德.梅朵和水妮另乘船回苏州.
齐逸留在北京和请来的造园师商量着残园的设计.
七月的北方已经有萧瑟的秋意,可是这南方,还是夏日的明媚.
码头上,工人正光着膀子,喊着号子,抬运东西.
"娘."
梅兰妮闻声看去,秦炼和楚氏兄弟都在码头上迎她.
见到秦炼,梅兰妮很高兴,他们这两年来见少离多,秦炼长高了不少,在南国的日光和海风中,也黑了许多,带着和他年龄不符的老成.
母子,兄弟相见,自有一番亲热.
"队长,夫人."
保安队的孩子们也来了.久别重逢,七嘴八舌的.
这是梅兰妮第一次来到琅琦.也是她第一次见到了独木成林的大榕树.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排排风车.可见,这里对风力的利用.
琅琦是一个三面临江一面靠海的小岛,风景十分秀丽.有山有水.
秦炼等人在这里已经开出一千多亩的田,轮种水稻和甘蔗.田地还在继续开着.
这里有一个小型钢铁厂,有船厂,有火柴厂,有糖厂,有车厂,有木器厂.
有一家医院,有一所学校.有码头.
虽然,建筑都还简陋,但是整整齐齐.人来人往的,仅仅有条.秦炼的组织能力是不容忽视的.
秦炼把梅兰妮带到了一所整修过的旧蚵壳厝.厝在闽南话中就是房屋的意思.外面看上去很有年代了.应该是康熙年内迁之前的旧屋.
典型的闽地建筑,进门就是门厅,白石做的地当地人叫埕,门厅左右两间房间叫护厝,厝在闽方言中就是老房子的意思.埕加护厝构成了第一进,当地人叫这‘下落‘.
进了下落,就是一个天井,左右两个厢房,当地人称‘榉头‘.正房当地人称"正厝",或"上落",中间是前厅,后轩,左右各有前后房屋四间,正屋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庭院.
当地人以东大间为上房.秦炼等人把那间房留给了梅兰妮住.
蚵壳屋的墙是用蚵壳砌出来的.砌蚵壳需要精湛的手艺.精明老练的师傅砌得错落有致,片片如鱼鳞.墙厚度在三十六厘米,这种墙防水,而且冬暖夏凉.并且十分的牢固,有‘千年砖,万年蚵‘之说.这房子被弃了近百年,屋顶,内壁早已破损坍塌,而房子的四壁还保留了下来.
秦炼等人对里面进行了改造,内层加有护墙板,窗户都扩大,而且装上了玻璃,采光极佳.还建造了洗手间,装有抽水马桶,又引来的山泉做自来水.离石屋几步之遥,有地热池,可以泡温泉.
秦炼向梅兰妮介绍环姐,家中的女佣.
梅兰妮见她年记约有三十,但还留着刘海梳着辫子.身穿淡清色的短上衣,黑色宽脚裤.干净利落的模样.
环姐带着梅兰妮去了她的房间.
梅兰妮想和环姐做些交流,无奈语言不通.只能几个简单词语.
梅兰妮的房间里有一面墙做成了壁橱,房中放着几件当时的常用卧室家具.有架子床,上张着的是华记的纱帐.有床头柜,万历柜,床后放着挂衣架,有个小小的书桌,几把椅子.
梅兰妮非常满意.
行船其间没法洗澡,所以,梅兰妮第一时间去泡了个舒服的温泉.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到了掌灯时分.
饭厅设在后轩,梅兰妮来到时,四个儿子都坐在那里等她.
晚饭是丰富的,有清蒸蛏子,有面拖梭子蟹,有清蒸对虾,有红烧大黄鱼,凉拌海蛰头,一桌子的海鲜.最让梅兰妮中意的是烫麻蚬.
在苏州,生活是繁华,但是由于运输的关系,无法吃到新鲜的海鲜,来到琅琦,让梅兰妮狠狠地过了把海鲜瘾.
晚饭后,几个人坐到了厅堂左边的起居室,谈起了家里的生意.
秦炼对梅兰妮讲了她的行程,过两天,他将陪她去泉州,巡视一下泉州的贸易行和码头.
秦炼向梅兰妮详细讲了这几年南方的生意.
梅兰妮问起去日本贩铜的情况.
原来,想去日本贩铜,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自从一七一五年日本正德五年,实行了正德新例,限制出铜量.规定清朝的贸易船每年三十多艘可以赴日採铜,每艘船的装铜量是八百余箱.日本方面每年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