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在的闺阁流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要是在京城上千的勋贵仕宦家庭中搜罗一番学习琴棋书画的姑娘,任何人都只能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就如贾家的李纨李宫裁,她任职国子监的父亲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论调的拥簇之一,不但多次在国子监内提出这个说法,并说家中的女子都只读《女四书》。
但事实上,不管是李纨,还是黛玉在前生见过的另外两个李家姑娘,都是熟背韵书,能写诗论词的。至于所做诗词的好坏,那是另一回事。
闺阁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游戏也有诸多限制。真要是一天到晚读女四书,做针线,能有几人能甘之如饴?
明淑郡主又是个爱交际的。她提出群芳宴的时候,便例举了不少喊着“女子无才”的官员的女儿做例子,证明她们琴棋书画至少精通一项。
而太孙妃心知肚明,又补上不少。
这就成了群芳宴一开始就反对声寥寥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朝中的鼎足重臣中没有这种论调的强调者,也是一个缘故。太孙殿下的功劳也不能不提。
太孙将此事说给皇帝听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琴棋书画,是为圣人雅训,陶冶性情之用,非为实干之才。是以本朝不以此取士,女子通晓,亦不能干涉外事。且若见咏絮之才,也可见父皇文治之功,便不见于正传,也可为青史留一雅名。”
某些想要反对的文臣们先被人从内宅揪住了把柄,又不能不认“圣人雅训”四字。且“女子通晓琴棋书画便能效仿则天吕后”、“琴棋书画能移了性情”之类的话,也未免太过强词夺理……
引发争辩,对各方的好处都有限。
何况在紧张的朝局中,各种小手段都已经使得差不多了,太孙“多此一举”举办群芳宴,也未必只有他一方能得到好处……
种种因由之下,群芳宴自始至终不曾遭到太多的外部干扰。
当然,这也和另一个原因有关,那就是那些说着“女子无才”最终又以“不问内宅”为理由纵容了姑娘们学习才艺的士大夫们,几乎没有哪个,心中没有“*添香夜读书”的念头!
也因此,接到了群芳宴帖子的姑娘们,基本上都没有推拒邀请的。而她们身后的家族,也许囊括了现在朝堂上所有的派别。
而在安排院落的时候,元春等人也已经对这些地方做出了考虑。因此才能在几天的时间里,大家都相处得相安无事。
但是就在这一天……
半下午,黛玉一如既往的待在房间里。但她这会儿没在合香,而是倚在榻上看书。对她来说,合香算是一件有趣的事,但要她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合香上,那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反正闭门不出,也没人监督她的所作所为,所以黛玉经常性将时间放在看书之类的事情上。她的行李里面,几卷经典占了相当的比重。
然而,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就在黛玉看一卷《资治通鉴》看得颇为入神的时候,探春丝毫不管礼仪的推门而入,脸上红扑扑的“林姐姐,出大事了!”
这短短的几天里,探春和黛玉越发的亲近起来。
探春本就因为贾家经历的那些事情而放弃了对黛玉的疏远。而黛玉对她前生那些势利的选择也并非全无理解,又知道她已经慢慢走出了原本的窠臼……
且在这个别庄,也就是她们的年龄最相近。
因此,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以探春的性格,在亲近之后,便没那么注重礼仪,何况这次的事,她也急切的希望有人能和她讨论。
“宋清涟在温泉里晕倒了,她说她见了鬼!”
探春飞快的说出了之前发生的事故。
黛玉放下书,坐直了身体,诧异道“你是说,她醒过来以后说自己见了鬼?”
探春忙不迭点头“就和那两个宫女一样,说什么白衣黑发的……之前她晕倒的时候林姐姐你没听见?”
黛玉摇了摇头。
她没去计较这个细节,反而迅速想了一番——那宋清涟是什么人她也有谱。这可不是宫女那样的分量了。她是这次群芳宴里,唯二的阁老孙女之一。她的祖父宋谨,乃是内阁次辅。
就是她的父亲林如海,如今已经定了年末进京——群芳宴后不久她也就能看到了——进了内阁之后,也只会是普通的大学士。
宋清涟晕倒在温泉倒还没什么,说自己见了鬼,那就是大事!
可是……
黛玉的目光往窗外一扫。虽为了明亮,〖房〗中已经点了灯,但还是看得出,外面最多不过是黄昏时分。
“这种时候见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