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忆起此事商议那么久,竟亦没个结果,不能再这样久拖了,议和使臣就要到了,西北的战事亦要平息,赏罚分明,这是不可缺少的。“韩爱卿、江舜卿,朕着你们协同吴王就左肩王所提的十二条治理的西北建议拿出细致的章程。”
韩尚书第一次觉得自己与江舜诚亦能说到一块,重要的是他和江舜诚都想为西北将士赢得更多的利益,一心为西北,为朝廷,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
“臣谨遵圣谕!”
皇帝捂额,“都退下吧。”
“臣告退!”
韩尚书与江舜诚退出御书房,立定之后,彼此相互对望,会意一笑。
江舜诚抱拳道:“韩大人,本相对于军中事务多有不懂,还得劳韩尚书早拟章程。”
“江丞相一心为西北将士,我替他们多谢丞相。”
“韩大人客气了,我们都是为皇上办差、为朝廷办差,尽责尽心当是本分。”
二人又寒喧了几句,这才各自回家。
韩尚书坐在骏马上,看着江舜诚远去的轿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居然有人说江丞相是奸相,他哪里奸猾了?”
一边的小厮笑道:“江丞相行事谨慎,态度随和,便是如此,都察院的人,也是鸡蛋里挑骨头,总能找到他的错处来。”
御史们是做什么用的,可不是就挑百官错处的么?
就算是圣人搁在他们前面前,他们也能挑出几条来,何况是江舜诚这样的世俗之人。
韩尚书看江舜诚,怎么看怎么都是个良臣、贤臣,人家能一心为西北将士想到那么多,这点就不错了。
七月二十五,西歧翼城告破。
杨秉忠带着近三十万雄兵挥师西北,浩浩荡荡的将士意气风发,士气大振,如乌云压顶,似大山围攻,令拓跋昭连连失利之下无力还击,不得不撤退翼城,往鄯州撤离。
八月初三,西歧鄯州城告急,杨秉忠采用素妍围而不攻,先断其翼的建议,陆续攻下了鄯州左右的两城。
八月初七,鄯州成为一座孤城……
皇城,西歧议和使臣抵达,却连连听到北齐反攻告捷的消息,急得火烧眉毛,西歧皇帝令人八百里加急送来催促议和的文书。
再这样打下去,于西歧极为不利。拓跋昭的三十万雄师,如今还不过只有十余万人,士兵和战斗力远不及北齐。
使臣与周辰、韩尚书在驿馆谈了五日,也没个结果,周辰更是漫天要价,说是这场战争本是西歧挑驳起来的,北齐损了四十万将士,有近两百万余百姓无家可归,更有八十余万百姓死于战火,这一百二十万余人的损失就该由西歧来补偿。
谈不拢,那就不谈了。
西歧使臣与周辰、韩尚书磨着功夫,可几日下来,周辰倒也些心软,偏韩尚书就是半步也不敢让。“你们不答应,不要紧,昨儿我们得到消息,杨元帅已攻下鄯州,正打算往西攻打西堡城……”
西堡城,西歧大都西南二百里的一座城区池,与大都毗邻。
这不过是八月,怎的战局就发生改变了,北齐居然挥兵大都方向,这不是要西歧亡国么。
使臣令人打探了一番,知这消息是真的,近来在皇城都传遍了,连百姓们都个个喜逐颜开,说是西北战事好转,给北齐长脸。使臣抚额,汗水淋漓。
韩尚书大着嗓门:“议是不议了?耶律大人,听说阿保金将军是你的妹夫?还有,贵国的四皇子殿下如今已至皇城,大人可要瞧瞧啊?”
北齐人手里不仅有十几万被活俘的将士,还有四皇子、阿保金、瘸军师这样的人质啊,十几万将士与四皇子不容出现差错。
使臣抱拳道:“二位大人请容我想想!”
韩尚书看了眼周辰,“周大人,我们走吧!让他慢慢想,这一觉醒来,明儿说不准就传来攻下西堡城的消息,再拖几日,杨元帅、左肩王可就打到西歧大都了,哈哈……”
城下之盟,指的就是不公平的盟约,现下的西歧与北齐便是如此。
西歧使臣是想再拖,可他已经没有拖延的资本了,越拖到后面,西歧败得越惨。可他不能私自做下任何决定,脑子里只有无数个“怎么办?”。
西歧资源贫乏,不如北齐富庶。北齐有粮食、丝绸、肥沃的土地、众多的百姓。西歧多是游牧民族,有大批的牛羊、草场,却缺乏能种植粮食的土地,人口远不如北齐多,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北齐过得得富裕。
一万万六千万两白银,这不是要绝了西歧的后路么?
以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