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进城必经大道旁,一座修葺一新的酒楼前,一辆马车停下。从车里走出一个剑眉星目,身材欣长的少年,少年矫健跳下了车,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扶一个娉娉婷婷的少女从车晨走出来。
景福楼已装修完毕,乐思齐和苏玮一块儿过来瞧瞧。
新请的二掌柜方滨带了伙计们在门口相迎,见了苏玮,战战兢兢跪下磕头:“小的见过国公爷。”
苏玮伸手虚扶,道:“起来吧。”
两人身后,跟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入内坐定后,乐思齐对方滨道:“这位是大掌柜贾涵。”
这位贾涵就是苏玮帮乐思齐请的掌柜了。他是有名的孝子,因老母病重辞馆回真定在榻前尽孝,大夫原说他母亲诊治得当的话,最快明年春天病情能好转。苏玮帮华青办了一件事,华青才跑了一趟真定,特地给他母亲诊治。老人家已于十天前康复。
贾涵知恩图报,已于昨天赶回京城,这是第一次到景福楼。
才在城内一家小酒楼,乐思齐已见过他,对答之间,乐思齐肯定他确实对经营酒楼十分在行,不由向苏玮竖了竖大拇指。
回到车上,苏玮道:“这差事,我办得不错吧?”
乐思齐夸道:“确实不错。他七岁当学徒,二十七岁当掌柜,到现在也算个中翘楚,对京城中各酒楼的门道又熟,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苏玮涎着脸道:“既然办得好,是不是有赏啊?”
自从那天歇在外间后,他一直为自己争取值夜的待遇。不过乐思齐一直没给他机会。
“行啊,”乐思齐道:“回头我下厨做两个菜,犒劳犒劳你。”
“就这样啊?”苏玮有些失望,道:“能不能换别的?”
“不要啊?”乐思齐果断道:“不要拉倒。”
“要的要的。”苏玮忙不迭点头。上次说要下厨。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吧,什么时候真下过厨呢。
贾涵并没有让乐思齐失望,与方滨寒喧几句。开始转入正题,检查起了各处修葺齐整的房间。又对伙计们好生考察一番,最后才和方滨来到东家面前,道:“照小的看来,这儿临近京城,是过往商旅必经之路,来往客人匆匆,正是吃火锅的好地方。”
当时买下这酒楼。段勇嫌地方在城外不好做生意,乐思齐正是看中前面这条大路,才毫不犹豫买了下来。
这个位置,来往进出东城门的人。势必会就近用餐,如果价格公道的话,生意未必不好。
贾涵见乐思齐颌首,接着道:“可是只做来往商旅的生意却是不够。士子最喜吟士作对,呼朋唤友外出郊游。如果东家能请来一二名士在这儿题词题辞。景福楼不红火都难。”
乐思齐想了想,问苏玮:“韦雨轩还是当朝宰相吗?”
她虽然住在徐国公府,生性对政治不感兴趣,朝中的事儿,从来没打听过。苏玮知道她的脾性。也从不对她提起。
贾涵和方滨同时咋舌不已。
“好大的口气。”苏玮笑道:“当朝还没人敢对韦相公这么连名带地叫呢。你胆子可真大。”
乐思齐这才想起现在古代,直呼人家的名可是不尊重的人,不由伸了伸舌头,道:“他小儿子算不算士林中大大的有名?”
“韦哲?”苏玮惊奇:“你听过他的名字?”
贾涵已连连点头,道:“韦公子大大的有名,一直是醉仙楼的常客。”他满眼希翼望着苏玮,道:“不知国公爷能不能请韦公子在小店题诗?韦公子才情出众,一手颜体名闻京城,要是有韦公子的手笔,我们店不出名都难。”
也不知一年多没见,这小子还记得自己不。乐思齐踌躇道:“不知他有没有在京城呢。”见苏玮狐疑的眼睛,灵机一动,道:“你的字不是也写得好吗?题几首诗应该没问题吧?”
来自现代,唐诗三百总还记得几首,要不要抄袭一下呢?乐思齐很没节操地想。
苏玮已摇头道:“贾掌柜说得对。这个得读书人写的人才值钱,我的字再好,出自我的手,景福楼也只沦为攀炎附势的场所罢了。”
“这是什么道理?”乐思齐惊奇。徐国公可是勋贵,根正苗红的贵族,怎么字倒不如韦哲贵重呢?
贾涵知道东家几个月前才进京,也不以为意,解释道:“京中风俗,唯有读书人的诗文、字贵重。有名望的名士、大儒,更是一字难求。”
乐思齐“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貌似韦哲到处游山玩水,要找到他不容易,何况自己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