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批货大概五万五千两白银,主要是因为年初登州水师封锁,无法送到旅顺,我们前后几批货物都被迫囤积在登州仓库,直到前不久打通这边关系,才一次性将8ooo匹棉布、3ooo斤新茶、5ooo担粮食以及库存的砂糖、瓷器全部出货,本以为万无一失,却没想到毛文龙突然被杀,我们的货物当天就在港口被扣,福伯他们现在也下落不明……都怪我太轻率了,如果当时不那么着急出货,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萧义山面有自责之色。
“这不能怪你,当初开辟这条贸易线路已经想到了这种风险,况且这次东江镇之变不仅是你,我想没有人会料到”
明末边陲的走私贸易是历代以来最为活跃的阶段,但凡有些底蕴与门路的商贾世家都会参与到其中,因为走私的利益是最大的,商人逐利,有一倍的利润,就有人挺而走险,有十倍的利润,有人敢冒杀头的风险,敢践踏一切朝廷法律,更何况大明官僚贪弊成风,只要找对路子打点好,回报往往是几倍甚至几十倍。
明代民间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制糖业、造纸业、印刷术都十分达。这一时期不仅技术上有新突破,而且生产规模也有了较大展,如棉纺织业工具搅车、纺车、织机均有改进,制糖业已明了糖车。依托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需求,民间手工业地域生产中心开始出现,如苏、杭丝绸,湖州生丝,江西景德镇瓷器,广东佛山的铁器,江、浙、闽、赣等省的漆器及浙、闽、赣、川等省的多种纸产品等等,并且手工业专业化倾向有所加深,如松江府号称“绞布二物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1
而产量的提升也伴随着需求的日益扩大化,北方的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为了生活,特别是为了满足蒙古、后金贵族奢靡的生活,需要大量来自中原、江南的商品,例如茶叶、砂糖、瓷器、铁器等。
萧家是吴江县乃至苏州府数一数二的商贾世家,丝织作坊、瓷器作坊、茶园更是有十一二处之多,贸易网络遍及江南及东南各地,甚至远销售安南、琉球、日本、南洋。只不过因为南北商帮流派之争,作为浙商派别的萧家一直难以在北方打开局面,直到萧思琪的父亲去世,萧家长房在无男丁的情况下将二八年华的萧思琪推到了前台,她也没有辜负长房及母亲的期望,用三年时间就建立了北方的贸易网络,更是通过一些隐晦的渠道将生意延伸到了与后金、蒙古部族的走私贸易之中,并获利颇丰,奠定了她在萧家独特的地位。
“义山,我觉得此事并没有这么简单”,萧思琪思索片刻后越觉得此事太过蹊跷,萧家这条走私路线一直都非常隐蔽,为了安全起见,甚至没有打萧家商号,而是她另外投钱建立了一家名叫丰隆的商号经营,并且为了打通里面的关系,她走的是登莱巡抚王廷试的门路。
“二掌柜意思是,有人出卖了我们?”,看着蹙眉的萧思琪,萧义山觉得有些惊骇。
1:援引南昌大学郭学礼关于《明代私人海外走私贸易兴起的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