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傅、少保),是皇帝宗室的参谋部,但都只是虚衔;政府最高权力部门是中书省左、右丞相,后来在1380年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力分散下放六部;六部(按照吏、户、礼、刑、兵、工的相对职位高低顺序)各设有尚书(正二品)一人,左、右侍郎(正三品)各一人,下设若干个清吏司,每司各有郎中(正五品)一人,员外郎(从五品)一人,主事(正六品)一人……和六部并行设置的主要监察部门有都察院、大理寺,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咱们就明白了,其实老吴是在记载了1380年,朱元璋处置胡惟庸的时候,顺便以后就不再设置丞相,以防掌权人的野心过于膨胀,于是将前中书省的权力下放给六个部门而已。
然而还不全,唐僧为何要有这么大的反应呢?几个小毛贼而已,又不是猛虎妖怪。原来啊,朱允炆登基之后,是也灭了“六欲”的。也就是说,他取消了三公和三孤这六个虚衔;有意思的是,在朱高炽即位后,却给恢复了。
果然唐僧的心动了,猴子的心动了,可俩人此前的遭遇不同,这心不是往一块儿想的啊。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的,就使性子跑了。到了龙王(1424年,即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五,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出狱,官复原职。因为他曾经鉴阻朱棣最后一次北伐,被明太宗给抓起来了。此时,朱棣已经驾崩,太子朱高炽主政。老夏便诉说原委,现在国家穷困,请暂停郑和下西洋,还有个更重要的就是,建议还是以南京为京师,不再南征北伐耗费民力。因为江南相对富庶,这打仗需要钱,那个时候大运河负责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京作为军饷等物,的确是个巨大的开销。大约就是在这段时期左右,朱高炽将北京改名为行在,开始讨论准备南迁国都事宜。此时有意思了,大明的国都名义上成了南京,但其实还是在北京。直到正统初年,才正式恢复北京的京师地位,取消了“行在”这个称呼。现在的东海老龙者,夏原吉也。)那里,被圯桥三进履的典故感动了,还又回去找唐僧了(那当然猴儿就高兴了,因为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大明的国都就是南京。所以,孙悟空就又去找唐僧了)。
不想唐僧已经被观音(此时书中的观音者,仍然是郑和也。在西元1424年,朱棣命令郑和着手准备七下西洋。然而该年七月朱棣驾崩,九月朱高炽继位,在夏元吉的建议下,就给暂停了。理由就是耗费国力,不能再大肆在南洋、西洋采办金珠,明朝政府缺钱啊。第二年二月,朱高炽下令郑和率领原班人马守备南京,是在做重新迁都南京的准备。四月底五月初派遣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朱元璋的皇陵,并负责相关迁都事宜。朱瞻基虽然去了,但心里对这个计划十分反对,办事也拖拖拉拉的。可巧,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然驾崩。朱瞻基即位后,没好意思将行在改为京师,就这么凑合着继续以北京为实际都城)交给了紧箍儿咒(紧箍儿咒者,“钱”咒也,是在隐指明朝的帝王要节省战争、远洋开支罢了),做好了准备,给猴儿下套了,戴上了就摘不下来了。来回折腾了几下子,便暂时老实了,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师徒继续西行。
那我们看啊,这孙悟空是顽性不假,不过呢,这个发生过程是必然的。就像猎人,上山甭管怎么着吧,逮住个猴儿,不收拾几顿子,那猴儿肯老实听话吗?除非是傻的不能再傻的快饿死的而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猴儿才肯,但是猎人会看得上吗?不一刀子就给捅死了,也是视若不见啊。
但孙悟空一个条件也不符合啊,何况本事还挺大,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同时,猴儿的善良感恩天性也是不少的。这也告诉大家了,孙悟空是个能善能恶的猴儿,有二心很正常。
此时老吴描述的历史时期,应该是1424-1443年之间。多说几句,明仁宗朱高炽,在永乐二十二年九月登基,十月册封张氏为皇后。这个张皇后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是洪熙皇帝的贤内助,是儿子朱瞻基的好参谋,更是孙子朱祁镇少年登基时候的实际掌权者。就差垂帘听政了,不过张氏坚决反对群臣的此举建议,甘当幕后女英雄。
朱棣对朱高炽这个儿子始终就不满意,怎么看怎么像是“刘禅”啊。又胖还稍微腿瘸,动不动就伤感抹眼泪,喜爱诗书丹青,迷恋女色,性格懦弱。要不是明太宗百分百肯定这的确是自己亲儿子,恐怕决计不会立其为太子的。明成祖的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正确的。明朝刚刚建立不过半百载,是需要一个坚毅果敢的帝王来继承自己的帝位。好在朱高炽有个好老婆,朱棣对儿媳妇张氏很满意,对孙子朱瞻基更是刮目相看。没有张氏,何来的朱瞻基。因此,朱高炽能够坐稳太子后来继位,很大程度上是人家张氏的功劳。
张氏在嫁给朱高炽后,二人共同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谨慎对待父皇、兄弟和群臣,可以说是经历了诸多风雨,终于见彩虹。由意味的却是,朱高炽始终精神压抑,张氏则锻炼出来了,不断的给丈夫提供建议和做了大量的开导工作。
朱瞻基即位之后,张氏给儿子主要是做参谋工作;在1435年孙子朱祁镇登基,但由于还是个孩子,便由奶奶张氏负责管理朝政,处置的还相当不错。
可惜啊,张氏1443年薨逝。在世的时候,对朱祁镇和王振看管的很严。在1446年,三杨全部去世后,彻底没了旁人的束缚。明英宗开始真正亲政,刚好20岁。
西游记第十四回题目就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心猿从这里开始,就成了孙悟空的专利外号了,皈依佛门了,灭了六识之魔。该继续上路生各种的心,灭各种的魔了。但是要注意,这一回其实是全书第一个小结,或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而且,这回书中,有大量的“释疑解惑”在内,需要我们细细寻找。
西游记这几回书,无非是在讲述朱元璋的统一大明之后,朱棣(明太宗,后来被嘉靖改为明成祖)和李世民(唐太宗)一样,都发动宗室内乱,一个是靖难之役,一个是玄武门兵变。这俩太宗都很心虚,于是纷纷对佛教表示出好感来。吴承恩对朱棣有太大的偏见,书中随处可见一斑呀。那也没办法,谁让朱棣诛杀了方孝孺,抢了侄子的江山呢?偏偏朱允炆得到了儒家的赞扬和支持,建文帝可不是唐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啊。否则的话,这个八戒估计就是“净坛无量佛”了。
很明显西游记第九回书,是逐渐的将笔锋又折返回去,引向了明太祖时期的一些名臣的状况,比如李善长、胡惟庸、刘基等人。
那么我们的猜测是否符合吴承恩先生的意思呢?前面已经稍微提及了,就是关于唐太宗、傅奕、萧瑀在大殿上论佛那一段的故事,其实它真实的发生在西元624年,此时却是唐高祖李渊的武德七年,而不是西游记所说的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十三年。主角之一是李渊,更不是李世民。吴老爷子肯定是知道的,那为何还是要写到唐太宗身上,是为了故事情节集中好看么?目的主要是隐晦罢了,而且明朝的开国“高祖”是谁,“太宗”又是谁?恰恰是指的明太祖朱元璋(可不是明高祖啊)和明成祖朱棣!
再度联想,书里第九至十三回,三次提到了贞观十三年。那么第一次提到的贞观十三年(西游记第九回),其实是明太祖的洪武十三年!在这一年,爆发了“胡惟庸”大案!很明显了,那个泾河龙王就是小人胡惟庸,袁守诚就是李善长。因为胡惟庸那时候是丞相,而老李已经退休并给老朱守祖陵事宜。那么书里所谓的下雨三尺若干点,指的是胡惟庸贪墨。或许还隐约的说及,从洪武十三到二十三年,当时有三万多人被诛杀,一尺就是一万!
无论如何,这么多的人惨死,难道就没有被冤枉的么?朱元璋真不清楚吗?很明显,老朱心里是知道的,所以心里肯定有阴影。而且天下百姓对此也颇有议论,于是在洪武十七和二十年,朱元璋命智光大师出使西域,彰显王化,或许就是为了堵住悠悠众人之口,也想求个自己心安。
此时的“女真人”到底是谁?这个时候的观音菩萨应该映射了北元蒙古部落或是日本的某位首领,因为胡惟庸最大的罪名就是通元、通倭试图谋反。但估计也算不上是什么太重要的人物,就不再详细考证了。
1368年大明建立,朱元璋手下的文武大臣此时配合还比较默契,没有什么大的冲突。西游记第九回出现的俩贤士,渔翁张稍和樵夫李定。樵夫李定者,宋濂也;渔翁张稍者,朱升也。
朱升(官拜翰林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官儿不大,却是朱元璋的心腹重臣)老先生功劳甚大,心里一片明镜,于是便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在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便归隐山林,得以善终;宋濂呢,他虽然也先是翰林院学士、中大夫、知制诰,但还是看不透形式,和朱升不一样,老宋继续在朝中任职。1370年七月被降职为翰林编修;1371年二月,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1372年,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同年升任太子赞善大夫;1373年复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此时的老宋才明白了朱升的做法,自己也不肯也不敢再谋求升官了,只是将精力放在了帮助朱元璋培养太子朱标身上。同年,坚决婉言谢绝中顺大夫的封官,不复从政。1377年宋濂退休,此后为自保,每年都要去南京给朱元璋见上一面的。1380年其孙子宋慎卷入胡惟庸案,结果宋濂一家遭祸,其孙子和儿子都给处死。好在弟子朱标和马皇后求情,老宋才得以被赶往四川茂州。1381年五月,病逝于夔州(恰恰对应了下面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我若遇虎遭害”,虎者,胡也,胡惟庸)。
看西游记原著,关于张稍和李定的部分内容。“他二人既各道词章,又相联诗句,行到那分路去处,躬身作别。张稍道,‘李兄呵,途中保重!上山仔细看虎。假若有些凶险,正是明日街头少故人!’李定闻言,大怒道,‘你这厮惫懒!好朋友也替得生死,你怎么咒我?我若遇虎遭害,你必遇浪翻江!’张稍道,‘我永世也不得翻江’。李定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张稍道,‘李兄,你虽这等说,你还没捉摸;不若我的生意有捉摸,定不遭此等事。’李定道,‘你那水面上营生,极凶极险,隐隐暗暗,有甚么捉摸?’张稍道,‘你是不晓得。这长安城里,西门街上,有一个卖卦的先生。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今日我又去买卦,他教我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抛钓,定获满载鱼虾而归。明日上城来,卖钱沽酒,再与老兄相叙’。二人从此叙别”。
此时,肯定是老吴在回放历史,1369年朱升退休归养,临别时劝诫宋濂,这一别恐怕就是永诀而已。果然这个“渔翁”张稍没有说错,朱升“永世也不得翻江”保全了自己的一世英名,但也造成了其在历史地位和后人心目中算不上很高(这个看怎么说了,不好妄加评测。不过呢,李春芳老先生的偶像恐怕就是这个朱升啊,处处效仿人家,退休后便用很大的精力来配合帮助吴承恩撰写并校对修补了《西游释厄传》。如果老李要是学习宋濂的话,说不定哪天就得遇“虎”遭害,那么这本《西游记》是否还能流传下来,真的不好说了。什么是成败,什么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大家各自理解罢);而“樵夫”李定却下场悲凉,宋濂最后心寒而终。“水面上营生”者,明朝初期官场也,风平浪静国泰民安却波涛汹涌暗流涌动。看来朱升是看透了李善长的为人,知道自己如果留下来的话,恐遭厄运。
在1370年,明太祖大封功臣,此举固然显示了老朱不忘众人的功劳,但不可否认的是,下面的人开始逐渐貌合神离。正式形成了四大帮派,即淮西、浙东、陇西、荆襄。尤其是前两者,分别以李善长和刘基为首。李善长作为第一功臣,成了中书省左丞相,爵位韩国公。徐达等人都是淮西派的主要人物;刘基仅为诚意伯,宋濂和杨宪也是浙东派的重要代表。
最初朱元璋的意思是淮西主政,浙东监督。然而这两派却开始内斗不休,虽然不是出于李善长和刘基的本意。但是旁人可不管这一套,既没有那个度量,更没有洞察入微的本领,光凭着一己之好,就互相攻讦。杨宪本来前途大好,因其作为监督(或许说是特务也行)职能干得有声有色,被朱元璋委以重任。老朱为了限制李善长,便启用杨宪从政以掣肘老李。结果杨宪和李善长咬起来了,时间长了,朱元璋还是维护了李善长,便在1370年就诛杀了杨宪。宋濂一看这个情况,就明白了朱升去年给自己说的话内容含义,也就对政途之好看淡了。可惜的是,老宋心里清楚了,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孙,终于被连累。
李善长和刘基都是聪明人,便纷纷退休,脱离这个是非“水面上的营生”。汪广洋和胡惟庸则逆流而上,最终皆惨死。
西游记书中的泾河龙王,也就是胡惟庸啊。老龙在贞观十三年被魏征给宰了,胡惟庸则是在洪武十三年让朱元璋给咔嚓掉。这俩“十三年”不是巧合,是吴承恩先生精心安排的。书里面第一次出现贞观十三年太宗在殿上让傅奕和萧瑀论“佛战”,其实是唐高祖李渊时候的事情,决计不是李世民。
西游记第十一回书里面紧接着说,“太宗召太仆卿张道源、中书令张士衡,问佛事营福,其应何如。二臣对曰,‘佛在清净仁恕,果正佛空。周武帝以三教分次:大慧禅师有赞幽远,历众供养而无不显;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太宗甚喜道,‘卿之言合理。再有所陈者,罪之。’遂着魏征与萧瑀、张道源,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众皆顿首谢恩而退。”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这个有关法律的典故,真正的发生在元朝中后期,而不是在唐朝,也更不是明朝。但是在大明呢,朱元璋倒是为此专门揍死了李仕鲁老先生,就是因为老李对佛看不顺眼,屡次力争请求对释教下狠手,就忘了明太祖曾经也当了几年和尚了。那么此时的贞观十三年,也就是隐指了洪武十三年,既说的是当时佛、道、儒之争,又真正的在表达处理胡惟庸巨案!还有就是,鉴于西游记第十二回书开头便提到贞观十三、岁在己巳、九月望三的内容,那么上面提到的“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的典故,到底有什么说法么?洪武十三年八月底,明实录记载了,是月更定《大明律》,并全国颁发实行。甭管如何,《大明律》的确是残酷的。儒家对此批评甚多,法家则认为治乱世必用重典。这些也都能说明,朱元璋那时候算是个法家,他从心里真正看不上那些个儒家。等国泰民安了,老朱便才“三教合一”利用僧道儒来辅助治理天下罢了。
注意看还是西游记第十一回,首次唐僧登场亮相,“太宗闻其名,沉思良久道,‘可是学士陈光蕊之儿玄奘否?’江流儿叩头曰,‘臣正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教他用心再拜明僧,排次阇黎班首,书办旨意,前赴化生寺,择定吉日良时,开演经法”。
其实老吴真正说的是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薨逝,朱元璋痛定思痛,考虑再三隔了近五个月,才在九月初七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感情用事的败笔,此时老朱的儿子还有二十几个呢,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还健在,旁的不说了。然而老二和老三在封地的名声不好,多有不法之事,朱元璋是绝对不会容忍的,要不是朱标生前给二人求情,说不定真给咔嚓或是禁锢喽,就更别提会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了。老五在老朱眼里已经彻底没戏了,只是老四朱棣的名声不错,但他毕竟是老四,前面还有俩哥哥呢。朱元璋曾经说过要传位嫡长方为正统,那么要是立了朱棣为太子,岂不是打脸?还有更关键的,老二和老三肯定要借机闹事。家和国兴,无奈之下只好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说实在的,也真难为洪武皇帝了。然而老朱就忘了,举贤尚不避亲,何况关乎国家未来。正统理念,有时候会害人误国)那么西游记第十一回最后说的,“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此时的“水陆大会”,就是分指了朱标规模宏大的葬礼和朱允炆的皇太孙成立仪式。
然而西游记第十二和十三回中提到的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之映射对象已经悄悄的由朱元璋给变成了朱棣!朱棣在登基后派遣智光大师再度出使西域,1405年令郑和下西洋。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而不是在1402年。朱棣对朱高炽不是很满意,经常想让朱高煦取而代之,但是群臣反对的太多。在永乐十三年,解缙死于狱中,最重要的却是改封汉王朱高煦于青州做藩王。最早朱高煦的封地是云南,后来墨迹朱棣一番,留在了京师。直到朱棣渐渐察觉朱高煦对形势不满有谋逆的念头,便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将其给硬推到山东去离开京师。这标志着朱棣对朱高煦的真正放弃,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得以真正巩固。西游记第十二回书中的“水陆大会”,也就变成了朱高炽的太子典礼和“郑和下西洋”。
书里唐僧的“御弟”称号,不过是在说明仁宗朱高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堂弟而已。此时的唐玄奘,已经乱了,一会儿是朱高炽一会儿又是朱允炆,十分不好分个清楚的,这哥俩的一生都是相当的坎坷,异曲同工。
毕竟这一去,后面又有甚话说,请听下回接着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