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宣讲,只有数千维护次序的治安署警察的咆哮。
操场外的一棵大树下,王伦架起了一个两米长宽的大黑板,他是十年前王家村收留的孤儿之一,经过王家村内部十年的教育,他己经被天授驸马认可为初中学位毕业生,他今天的任务就是组建长安书院一年级第二十三班,他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而他们班的学生数量,高达三千人。
没有教室,没有课桌,每个学生只能允许自带一张不超过一尺高的凳子,因为凳子太高会阻挡别人的视线,而书写,则是在他们自己的膝盖上完成。
没有人会担心学生们有没有认真学习,如果他们顶着烈日的暴晒是来玩的,也只能说他们太会玩了。
王伦每一堂课只讲半小时,他怕讲的太久学生们的皮肤会被太阳晒伤,而他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几乎不会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因为他们想让老师的讲课声清楚的传到每个学生耳中,就这样,一堂课教会学生们写三个字,都是值得他高兴的事,他永远不会忘记学生们第一次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时的喜悦神情。
长安书院这样的教学情况或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没有一个老师会抱怨,一想到自己一年就教出了三千个学生,每个老师都像打了鸡血似的,直到第一次季度考试的到来。
“一个很难以相信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那些在风吹日晒的环境下学习读书的学生,及格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百,升学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而那些付了高昂学费进教室读书的学生,居然有百分之三不及格,升学率也只是百分之二十左右,这还是因为他们人少的原因,同志们,能告诉我什么原因么?”
面对阳林的质问,所有的老师们都在反思着,学习环境并不会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会更坚定他们的向学之心,而小学的课程,只要你人不傻,有心学,肯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从此,教师们收起了对那些年纪不均,家境贫寒的学生的轻视,而在大太阳下求学,大树下讲课,也成了长安书院的一道风景线。
光阴如梭,时光飞逝,三年多的时间弹指而过,贞观十五年秋,长安书院建设全部完毕,也迎来了他的第一批初中学子,足有五千多人,对于几何,物理,化学这样的课本他们只是好奇,并不能看懂,而他们也终于见到了那个传奇中的人物,长安书院第一任校长,天授驸马阳林。
“很高兴能成为初中年级理科总导师,我叫阳林,就那个你们平时总想见却也总是见不到的天授驸马。在上课前,我允许你们对我提三个问题,任何方面都行。”
巨大的礼堂式教室,阳林优雅的站在讲台上对着最新式的麦克风道。三年多的时间里,大唐的科技又有着巨大的进步,比如这间新落成的万人礼堂,就装有电灯,麦克,音响等物,大唐的科学总体水平不说接近民国时期,至少也有了晚清时期的水平,少量的电力设备和大量的蒸汽设备已经被制作出来,并应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