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叩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爱卿免礼。”
冷无为站起身,直视上面的那位,只见太后微笑着看着他,神情慈祥,但又不乏威严。
“冷爱卿,最近朝中的一班大臣对你放弃北魏一事颇有微词。北魏的国土是咱们好不容易才打下的,现在却要拱手相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冷爱卿如此作为?”
冷无为暗道:果然是冲这事情来的。当下微微一笑,道:“回太后,我大汉乃礼仪之邦,昔日与魏签定同盟协议,定为盟友。如果我朝夺下北魏的国土,那我朝的信义何在何况,北魏现在国力不支,已经沦为我朝的附属之国,只要和他们商议让他们每年纳贡即可。再者,北魏经历几百年,民心安定,如果我们硬是强占其土,恐遭其百姓反抗,那时我朝将再次陷入战火之中。更让臣担心的是,经此一战,我朝已经隐约成为这大陆之上最强盛的军事大国,铁骑之猛已经拉紧了相邻国家的警惕和戒心。一旦我军在北方陷入战争泥潭,一旦他们发起攻击,我朝将首尾不能相顾,这样一来就白白浪费了我朝崛起的时机。请太后明见。”
太后闻言不置可否,只是以疑虑的语气问道:“不知道冷爱卿对南李的事情是怎么处置,从传上来的战报来看,南李的皇室已经撑不下去了,他们已经数次要我朝排援军,这也是哀家为什么多次催爱卿回京的原因。”
“太后,南李之国土已经是我朝囊中之物,断没有拱手相让的道理。我朝与南李并没有信义之盟,虽然是我朝附属但已经腐朽透顶,无论是谁已经很难再扶起来,现在他们乱对咱们是有利的。臣已经派二十万大军驻扎在南边,一旦皇室濒危,我朝将以援军的名义乘机拿下,然后夺其国土。至于以后用什么名义,想来礼部会写出很不错的文章出来。”冷无为笑着说道。
太后也不禁莞尔“爱卿果然是深谋远虑,不愧是我朝第一重臣。不过哀家倒有一事不明,爱卿对长公主的参政到底有什么看法,当初让长公主参政是因为皇上年幼,哀家初掌宫廷一切都有赖于长公主的协助。但如今,皇上都八岁了,哀家对朝政之事已经略有心得。长公主似乎不应该再继续参政。祖宗家法有规定,女人是不能参政的。哀家如果不是因为皇上年幼,哀家也不想再过问这劳心之事。冷爱卿你怎么看呢?”
冷无为愣了一下,顿时明白太后是公然的要自己表态,让长公主下野去,一旦长公主下野,那么权力必然集中在太后的手里,谁还能与她抗衡,这个念头迅速的在他脑子里转了一下,说道:“太后,长公主乃皇室之人,当初让她参政也是太后您定的。按说这是太后您的家事。既然是家事,臣这个外臣又岂能干预。何况,臣在外久已,对朝廷之内的事情还不太熟悉。长公主的势力到底有多大,她离开朝廷会产生什么样的动荡,臣一时也难以估计。如今,外寇已去,正是我朝官员奋发图强的有为之时,朝廷能不乱最好还是不要乱,先帝之愿还未行,新政虽已见成效,但还未成为朝廷之律法,整顿吏治的事情也一直没有执行,长年战争国库之况大不如前,朝廷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望太后深思。”
刚才还有一丝柔和的眼神,现在全都不见了,太后的眼神顿时变的很冷,强笑了一下,道:“还是爱卿所虑周全,那你就和其他的大臣赶快商议拿出一个章程出来,要做什么事情最好想个周全,别再出什么岔子。还有,对有功之将领也要从优厚赏。皇甫飞云哀家看他还是很不错的,将门之子又在战场上历练过,京城的防卫交给他哀家觉的甚好,冷爱卿以为如何?”
冷无为怔了一下,赶忙道:“太后所思甚好,臣遵旨。这就让兵部下道文书,封其为武显将军(二品),统领京城外二十万驻军。”
太后脸色缓了缓,道:“就这么着吧。”
冷无为躬身告退。
一出宫门,小寇子连忙让人带轿子过来“爷,咱们现在就回去吗?”
冷无为看了看天色,已经快到黄昏了,眉头深锁,忽然道:“你觉的这个皇甫飞云这个人怎么样?”
小寇子愣了一下,应道:“主子,您不是曾说过此人是个可造之人吗?小的看他也是文韬武略都行,但就是有一点,小的说出来怕主子不高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