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我?”姜轩的情绪出现一丝细微波动,有些愕然,恭敬地说:“师尊,请您教我修炼,以及告诉我怎么样才能回去。”
“哈哈,不急。”
道一哈哈笑起来,拿起石桌上的茶壶,里面不知什么时候又装满了水,他倒出两杯茶水,一杯递给姜轩,一杯自己喝了起来,道:“在这之前,你得先做两件事,倾听和实践。”
“师尊,为什么您不直接教我,非要我做完两件事?”姜轩感到很迷惑,不太明白。
用手拍了拍姜轩的头,道一没好气道:“你们华夏古人拜师求道之前,都会焚香沐浴更衣,除了凸显此事的隆重外,很大原因就是让自己平心静神,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懂了吗?”
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姜轩点点头:“嗯。”
“敖宁,我要开始讲道了,你们也来听吧。”
道一传音给敖宁,一群飞禽兴高采烈的聚集了过来,立在附近怪石嶙峋的山石上,数百双眼睛眼巴巴的看着那位十分威严的身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纯净带有磁性的声音缓缓传出,道一他讲的并不是自己所走之道,而是老子所创的《道德经》,经由他口,《道德经》似乎多了几分韵味,增加了道一自己的理解。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脸上露出迷离陶醉的神情,摇头晃脑,心境和思维在不知不觉中缓慢提高着,身体无比舒畅,身心仿佛都经受过大道的洗礼一般。
明明这《道德经》根本没讲什么修行之法,明明他早就看过,姜轩此时听来却觉得奥妙非常,内心无比满足,就连他的修为都蠢蠢欲动,好似要突破。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一小时后,道一说完《道德经》,他没有任何停歇,马上又讲起了《论语》,这本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很好的表现了孔子的思想。
道一缓缓讲来,一人分饰数角,扮演孔子及其弟子,活灵活现,仿佛是变成了那个人,说得不快不慢,完美阐释了儒家的思想主张。
恍惚间,姜轩似乎见到了数千年前,孔子及其三千弟子坐而论学,谈论学术、道理的场景,让他加深了对“仁”的理解,体内浩然正气不自觉运转起来,变得愈发浑厚、浩大。
“《易经》第一卦《乾》。乾: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论语》说完,道一接着讲的是《易经》,他坐在那一动不动,却宛若与这个天地、这个宇宙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周身散发出种种奇异的波动。
《易经》包括三部,分别是《连山》、《归藏》、《周易》,前两本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就算是未来的联邦时代,亦是如此,可谁料到道一竟拥有全本,讲完《周易》,他没有
停止,继续讲《归藏》。
这部经书确实玄奥异常,包容万象,讲述了宇宙生化的过程,世间万物的变化,何谓阴阳,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天道运行的规律,事物的常变……
姜轩刚开始还能理解,到后面就有些跟不上它的节奏,《易经》这本书实在难以想象,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他能死记硬背,记在心里,有些糊里糊涂,却好像又了解了一点什么。
他觉得自己好像开窍了一般,想通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东西,就连修炼仿佛也简单了不少,整个人飘飘欲仙,好似遨游在宇宙星空中。
整整讲了一天一夜,道一才把《易经》的三部易书讲完,姜轩与一众飞禽面带笑容,宛若忘记了一切烦恼,无忧无虑,与周围环境相融,化为一个有机整体。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
……
若之前,姜轩觉得道一是个高深莫测的修行者、前辈,在此刻,姜轩对道一有了新的认识,他是一个学者,是一位集百家学说,诸子之所长、思想的大家。
正如道一所言的那样,他行走在地球数千年,见识了无数风流人物,无数才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