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坐进浴桶后就不想再动了,热水里加上了不知名的中草药浸泡着全身,令人放松惫懒下来。
晴雯用浴巾给他擦洗着身体,再拿来“肥皂”清理身上泥尘,之前贾环也以为肥皂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其实不然,早在中国南北朝之前便已出现了“皂荚”这等东西,最晚在南朝萧齐之时,已经有专门出售皂荚。
皂荚有十多个品种,去污能力有强有弱。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清洁皮肤的作用,亦为中国古代美容方中所常用。
用皂荚洗衣服,衣服不会变色,不会收缩,纤维不会受损和失去光泽。用皂荚洗澡,还能去风湿,治皮廯。
中国古人非常注重自我清洁,号召春天洗浴祛病的上巳节就是标志。
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
由于沐浴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对沐浴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身,更上升为隆重的礼仪。
《楚辞》中,就有“新沐必弹冠,新浴必振衣“。
先秦开始,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这已是个定法,表示内心洁净虔诚,称为斋戒。
秦汉之际,全社会的沐浴习俗,已经形成,《礼记·聘礼》载“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汉时,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一天假,称为“休沐”,让官员有空好好清洗。
唐代,“五日一休沐”改为官吏每十天休息洗浴一次,每月上旬、中旬、下旬为上瀚、中瀚、下瀚。
瀚,即浣的异体字,本意是洗濯,因为十天一浣的缘故,浣又有了一种计时的意义,一浣为十天。所以唐代制度十天一休沐,称“休浣”。
明代的名士屠本畯还将“澡身”与“赏古玩”、“名香”、“诵名言”并列,表明明代的洗澡,较以往更加讲究高雅。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人将洗涤分得极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沐,濯发也。
浴,洒身也。
洗,洒足也。
澡,洒手也。
可见中国古人对自身清洁的重视。
而在同时代,很长时间里,当时西方的教会,还在宣传洗浴是惩罚罪人的方式……4世纪时一位赴耶路撒冷朝圣的女基督徒,向人炫耀她已经18年没有洗过脸了,因此她觉得自己最“纯洁”……
像贾环这类贵族子弟而言,沐浴之用具更是要凸显其身份,大多用猪的内脏加草木灰做成的皂豆虽然听上去很低劣但是却极为复杂稀有,能用得起这个不单单是钱的问题。
最后再来个焚香把衣服弄得香喷喷的,真是感觉洗个澡整个人都升华了。
晴雯给贾环全身上下都抹过了皂荚,整个过程晴雯十分紧张,直到清洗完身子后,护理头发时才稍微宽松了些。
晴雯虽尽量避免不去看贾环的私处,却还是在无意中略过了几眼,令她满脸羞红,心中小鹿乱撞。
贾环也留意到了晴雯的紧张,但他没有打算就此作罢放过了她,她迟早要面对此事,让她慢慢适应过来就好,这也是贾环对她的“调教”,此时有机会不把握住,更待何时?
洗头发时贾环不能靠在桶边了,而是坐在桶内,头发方便晴雯梳洗,他则无聊地玩着水中的香料草药。
贾环把头转过去,看见晕红未消晴雯用“猪苓”仔细地给自己梳洗着头发的样子,贾环一时兴起想要逗她一逗。
“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