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不肯抢了王匡胤的风头,拱手说道:“多承诸位的情了!待得闲暇,必请饮酒。荀君还有话要说,大家且请安静。” 待诸人静下来,荀贞笑道:“也没别的什么可说了。今天算是编了队伍,操练从明天开始。不要求你们来得太早,辰时到便可。还有,你们走前,记好今天站的位置,不要忘了。”
“明天?”
“明天?”
“不会吧?”
里民们交头接耳。几个里长上前,大声说道:“王匡胤不是说了么?今儿只是编了队伍,不算操练!你们吵嚷甚么?明儿上午,辰时,记得都到!谁敢不来,明年县中的赋税,给你们加翻一倍!”里长管着本里的赋税等事,这是个杀手锏。里民们的议论平息下来。
“行了,都散了吧。各回各家!”卫禽、高甲、高丙等人也向荀贞告辞。卫禽拜道:“既然今日事毕,王匡胤将军等下又还要请诸里的里长吃酒,俺们就不多留了。”
王匡胤拉了卫禽的手,走到边儿上,歉意地说道:“此番里中备战强兵,多亏诸里的里长协作才能顺利成事。较之去年,不但人多了,还多了几十石的米粮。如此厚意,我不能不表示一下感谢,所以就不多留你们了。你们明天来么?”
对里民,王匡胤和善归和善,但用的是命令口吻,而卫禽这些人类似客卿,他也没指望他们每次训练都能来,因而有此一问。卫禽答道:“蒙王将军不弃,肯收纳吾等。吾等自当效犬马劳,明日定来!”游侠们讲究的就是“轻生死、重然诺”,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他们的前辈季布被当时人赞为“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卫禽他们既然主动要求参与,当然会善始善终。
“那等到明晚,我专宴请诸君!”
卫禽等人自诩豪侠,不会把一顿酒放在眼里,也没推辞,随后,不在说什么便一齐的转身拜后策马而走。 因为府谷的百姓们,王匡胤暂得了卫禽、高甲、高丙等人之用,但要想彻底收为手下,还需展现一二手段。他靠在一根柱子上,想道:“自做县令,小心翼翼至今,总算熟悉了地方的情况,又以备寇之名召集到了近百丁壮,千里之行已开始於足下。日后成龙、还是成虫,就看此番的操练成果了!”
这会儿下午,离傍晚还有段时间,院子里太阳晒着,不冷不热,暖和和的很舒服。王匡胤亲自动手,从屋内拿出了宽大的席子,铺陈在院中桓表的下边,请诸位里长坐下。王河在王匡胤的令下先烧开了水,端出来,请他们饮用。王匡胤又从后院取了点茶叶出来,问里长们喝不喝。
尽管说“饮茶之始,发乎神农”,也即早在神农时,先民便已开始饮茶,但因茶树是南方的树种,所以直到现在,茶叶的产地主要还是在蜀中、荆楚,饮茶的习惯也多集中在这两个地方,北方人喝茶的还不多。
缘由爱好,王匡胤嗜好此物,故此每当县中“大市”中有卖此物的时候,总会买上很多。——因为北人尚无饮茶的习俗,在集市上碰见茶叶的机会也不多。运气好的时候,也许一年能碰上一次;运气不好的时候,也许两三年见不着丁点。这点茶叶是他半年前买来的,省喝俭用,省之又省,如今剩下的也不多了,今天特地拿出来“招待贵客”。
在位的诸位里长除了北平里的苏汇之外,别的都没有喝过茶,甚至大部分都没见过。安定里的里长见荀贞跟宝贝似的捧出一撮枯树叶似的的东西,问道:“此为何物?”
“茶叶。”王匡胤忽然想起,这会儿还没有这个称呼,改口道,“也就是‘荼’。”见诸人还是迷惘,又道,“荼即荼荈的简称。诸君读过《凡就篇》么?篇中所谓之‘荈’,即此物也。”
荈,音“喘”。王匡胤一边说,一边把茶叶放下,随后捡起个小石块,在地上写出了这个字。 诸里的里长多没有读过书,但也有上过小学,读过《凡将篇》、《急就篇》这些启蒙读物的。《凡就篇》乃前朝司马相如所编,里边有这个“荈”字。
安定里的里长恍然大悟似的“噢”了一声,再去看茶叶时,已不是陌生,而是审慎,说道:“原来此物便是‘荈’!记得小时读书,听先生讲此物产自巴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