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微妙的权力游戏,嬴耀心中明了,却不点破大臣们的策略。
他们借新皇登基的机会,低调处理问题,尽量减小影响。
尤其是今日午间之事,即使杀胡亥的震惊,也比不上始皇退位、嬴耀即位带来的震撼,更比不上帝国气运金龙显现的壮观景象。
在这些戏剧性的转变中,胡亥皇子与世族巨头无声地被除去,既消除了新皇的污点,又悄然削弱了始皇的权威。
这是一场无声的权力转移。
与帝国的官员共事,需要多加谨慎。
自己的计划和布局,没有三五十年的沉淀,难以完全实现。
李善长、狄仁杰、包拯、张居正和海瑞,这些人物都具有卓越的才能。这些优秀的文官,他们的出现让李斯和王绾感到压力山大,若不能尽职,他们就必须退位让贤,让更有能力和魄力的人接掌大权。
同样,萧何这般的贤能之士已经在地方身居高位,季善长等人也需要在中央历练,同时推进嬴耀的政策全面实施。
显然,帝国现有的官员储备还不足,嬴耀还需继续征召人才。
目前,他还有一百多个名额尚未启用。
十次微小的召集,代表他能唤起九十九位,之所以未能即时召唤,是因为他预留了一些特殊的情况。
这些文官,是当下亟需填补的重要空白,关乎大秦改革的推进与执行。
“真是没想到,做了皇帝后,对文官的需求竟如此巨大。”
嬴耀心中暗自感慨,原以为地方郡守不乏能人,但经过清理世族,却发现这一层级的官员空缺众多。
秦王嬴政手头的政务繁忙,亟需新鲜血液注入,特别是那些务实型的官员。
诸葛亮对此心知肚明,私底下为他推荐了一串名单,首当其冲的是谋士庞统,其次则是荀彧和两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主父偃与晁错。
主父偃以其“推恩令”的智慧备受瞩目,他的策略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然而他的社交手腕略显不足,被贴上了智商高、情商低的标签。
晁错则以削藩主张闻名,可惜生不逢时,未能遇见像始皇帝那样强势的君主,结局并不圆满。
在嬴耀眼中,主父偃和晁错是推行政策的急先锋,他们的才华不容忽视。
诸葛亮在深思熟虑后才敢于提出这二人,而庞统作为与诸葛亮齐名的“卧龙凤雏”,其能力得到了当时人的高度认可。
尽管庞统英年早逝,但他和荀彧一样,都是国家栋梁,为曹操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嬴耀盘算着,一旦仙门之事告一段落,他将着手组建一个改革推进机构,或许会削弱左右丞相的权力,增设几位副丞相,以便他们直接负责特定领域的事务。
他绝不会效仿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而是借鉴明朝的行政架构,认为它更为完善。
对于孔明的深思熟虑,嬴耀微微感叹,他已经预见到这位智者会利用召唤来平衡本土官僚的势力。
但他对此满怀期待,因为九十九个名额的扩大,召唤贤才变得顺理成章。
待国内改革完毕,他将目光转向军事,因为帝国的威胁来自万族和仙门,军事扩张刻不容缓。
当前,首要任务是选拔治理内政的人才,只有解决了人才问题,大秦才能真正强大。
一旦国家实力稳固,军事扩张自是水到渠成。
至于明日出征之事,嬴耀深知,只有拔除仙门在秦地的假祖殿,大秦才能安心发展,否则一切规划都将成为空谈。
时间紧迫,郡县一级的官员任命不能再拖延,他决定尽快行动。
他并非未曾栽培出一些人才,只是他们尚未达到真正的巅峰。
在成长过程中,他召唤的那些人才则有所不同,他们都具备执政的经验,各自拥有独特的治理策略和体系。
对此,每个人都心照不宣。
特别是诸葛亮的举荐,实则是他诸葛亮意图在大秦取李斯和王绾的地位,需要一个由他主导的核心团队。
诸葛亮正在大汉内部编织一张网,围绕自己构建一个势力圈,形成一股新兴的力量。
李善长也在考虑,他打算向赢耀推荐那些他熟悉的精英,例如张居正、李善长、海瑞等属于大明集团的官员,他们与诸葛亮的亲近程度不相上下。
大汉系的官员如诸葛亮、贾诩、郭嘉,也同样紧密结盟。
赢耀对此并不介怀,自古以来,派系林立本是常态,试图消除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只要有全局的稳定,他不会过多干涉。
只要臣子们的行为不违背他的规则和原则,他都会默许。
他们的忠诚毋庸置疑,毕竟他们都是他召唤而来。
根据守护者和人祖殿长老的信息,赢耀带着一万修罗卫和一万铁鹰锐士,径直奔赴人祖殿。
想起父皇曾濒临力竭,自己却只能在外观战,将闾心中的悔恨愈发强烈。
若他也能达到通玄境,定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战斗。
对化神境来说,通玄及以下的修士就如同微尘般不起眼。化神强者对他们的杀戮易如反掌,这股愤怒在他的心中悄然膨胀。
他甚至愿意代替父皇去面对这一切。
他明白,看似父亲对他严厉,实则是出于保护,为他在赢耀那里留下良好印象,以便达成未来的期望。
对于胡亥的背叛,尽管胡亥被处决,将闾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哀伤,若非顾及皇家颜面,他甚至想过亲自出手。
可以说,从胡亥意图谋害赢耀的那一刻起,胡亥在他心中已成死人。
在赢耀特训并提升铁鹰锐士和修罗卫的过程中,将闾主动提出参与消灭伪人祖殿的行动,他以此表达对父皇深深的敬意。
令赢耀意外的是,这位兄弟对父亲的情感远比他想象的深厚。
回忆起年少时,至少作为兄长,他会挺身而出保护弟妹,这一点他不能否认。
白起和夜的实力,经过赢耀用化神精血的强化,已经晋升至化神境。
有了他的指导,他们在化神境的突破和应用上更加得心应手。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