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成奸臣的妹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第8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对芸芸众生,对身份低贱者,对黎民百姓的仁心。
    冯老先生陷入深思。
    仁心难得。
    陈教谕放下文章,“先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我等为朝廷学官,为朝廷培养、遴选人才,士子者,修身、齐家、忠君、报国、济苍生,身患怪疾,和这些并不冲突啊!”
    县学这些学官,都有功名在身,少年时也都胸怀抱负,有挥斥方遒、辅佐君王、平定天下、为治世能臣的理想,可惜他们才学有限,省试多次不过,考不上进士,只得退而求其次,为地方学官。
    培养学生成才是他们的责任,也能让他们的抱负用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他们不想错过一个对百姓有仁心的好学生。
    但是天生怪疾实在是个大麻烦。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赞同陈教谕,或摇头反对。
    众人都看向冯老先生。
    冯老先生为官多年,见多识广,而且还曾参与过解试阅卷,由他来做决定,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堂中安静下来。
    冯老先生坐了很久,最终还是摇摇头。
    “仁心确实难得,可惜他天生怪疾,即使他心思端正,勉强举荐他,他也不会有什么建树,他终将在世人的嘲笑歧视中自暴自弃或是走上歪路。老朽这些年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天赋极佳,却天生残疾,命途不顺,有的人愤世嫉俗,有的人抑郁消沉,有的人变得阴森歹毒,仇视所有身体健全的人,甚至憎恨身边最亲近之人……”
    他最后道:“把他的名字划去吧。”
    陈教谕长长地叹口气,应一声是,找来名册,划掉一个名字。
    众学官留冯老先生用饭,冯老先生摆手:“不必留了,县学的饭太难吃。”
    陈教谕尴尬地笑。
    细雨绵绵。
    冯老先生的马车出了县学大街,直奔向城南。
    城南有家黄姓沽酒铺的酒酿得好,老先生喜欢他家的酒。
    马车出了城,拐进土路。
    雨天道路坑坑洼洼,冯老先生一把老骨头颠来颠去,心里焦躁起来。
    这时,几个赶集的村人忽然直接从土路上穿过去,吓得车夫连扯缰绳,大骂:“赶着去见阎王?不要命了!”
    冯老先生一头撞在车板上,愈加烦躁,掀开车帘往外看。
    又有几个村人从田间小路奔过来,追着刚才那几个村人去了,去的也是城南方向。
    “先生,今天是初六,正好是城外那些乡下人赶集的日子。”
    车夫一甩鞭子,马车继续晃荡。
    到了城南黄家沽酒铺,冯老先生要了酒,坐在窗前,一边小酌,一边赏雨。
    门外正对着一座土地庙,庙门前人头攒动,屋檐下排出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里的人有男有女,衣衫破旧,看样子似乎大多是穷苦人。
    冯老先生的下人问伙计,“这座庙里供着哪方神仙?怎么这么多香客?”
    伙计一边擦桌子,一边笑回道:“他们不是香客,是来请小先生念信、写信的。”
    “小先生?”
    伙计指指那条长龙队伍,慢慢道来:“小先生是县学里的学生,年纪小,本事不小!每隔半个月他来一趟集市,花钱请土地庙的庙祝支一个摊子,帮人读信、看信,也帮人写信,不收分文,连纸钱都不要。这些从乡下来的人,不会识文断字,连数都数不清,想给出远门的家里人写信,得花钱请人写,那笔墨纸钱可贵着哩!家里人有书信回来,他们也看不懂,请人读,也要花钱!”
    酒铺里有几个人在吃酒,听他们谈论小先生,插话进来道:“那小先生的信写得也好,比大先生们写的信还要好,我去年请他写一封信,托人送给外乡的兄弟,我兄弟请人读信,一下子就听懂了!以前给他写信,他总说不懂意思,耽误多少事!”
    “可不是,小先生的信好懂!”
    “字也好看!”
    “我看小先生人就是生得面相凶了点,其实多问他几句,他不会发脾气。”
    众人热烈讨论起来。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sskz.com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