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政权完全崩溃。
共和派所创造的传统已经成为政治统治甚至社会关系的新基础,顺从让位于劝服、传统让位与革新、狂热让位于理性的共和主义、世袭让位于选举和动员,他们是第二共和的先驱。
虽然也曾被海内外的保皇派打垮,然而们为建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提供了希望,他们一时的失败掩盖不了长远的胜利。
第一共和失败以后,李氏复辟,百姓的共和国瓦解,这也意味着代表传统的保皇派势力依旧雄厚,甚至预示着哪怕到了第二共和时代,皇族的影响力依旧像一个幽灵般,随时威胁着共和国的存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欧洲和印度的新文化史研究中,人们发现革命者经常将律师的职业训练带到议会之中,从而影响了革命的修辞,比如“公民”一词,本是律师需要接受的古罗马修辞训练的产物,结果却伴随着革命者们的演讲传遍世界。
就此而言,主导大顺革命的却是像洪秀全这样的教育工作者。
由第一共和、第二共和缔造的现代中文里,恐怕蕴含了不少本来专属于教育工作者的修辞方式。
例如导师、教员一类的词汇,经常被运用到政治领域,或许就是发轫于此。
选举法的改变造成了政治文化的重大变迁,一大批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成为了当时顺朝政治舞台的参与者。
这可说是大顺中后期政局的一种特殊情况,在一般国家,主导政治者往往以大学教授、律师、记者、企业家和科学家为主,甚至于工人组织首领、群众性运动领袖,主导地位也都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之上。
只是由于第二版新宪法的选举法,加之当时大顺国情的特殊性,造就了一段时间内政局主导者的特殊性。
而竟然由这种偶然性的因素,影响到了整个共和革命的发展,影响到了理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又是可谓奇迹。
小而弥坚的领导者们积极前进,世祖李来亨绝想不到他为后世精心设计一系列政治架构,最终会将历史导向这样一种奇特的结构里。
李来亨倒在开封皇宫的寝殿里,骤然升起日暮途穷之感。他的精力是日渐衰退的,而膝下诸子的斗争却越来越激烈。
罗颜清和刘幼辞,都相继去世,走在了李来亨的面前,只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个无奈的老人。
他能说话的人有大长公主李徽柔,但近来李徽柔介入政局也越来越深,使得李来亨不愿意再向她开口了。
方以仁多年前就回到了桐城老家隐居养老,方党在朝堂上势力渐渐自动消解了。
李来亨是很想下诏请方以仁回到京城,让他们两个人再好好聊聊的。
可是方以仁年迈的身体,恐怕支撑不了这样的长途跋涉。
李来亨自己呢?更没有办法去桐城见一见这位老友了。
他的时间越来越少,好像死亡已经清晰可见,可李来亨又总觉得自己留下的遗产尚不够丰厚。
人就是这样的贪得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