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攻城,大部分是以75毫米口径火炮为主,因为再大口径的火炮,用骡马拖曳就比较费劲,难以伴随部队行动。
但是这种中口径火炮,只能杀伤缺乏工事掩护的步兵,或者顶多打打土木工事,攻城还是要以抵近爆破为主要手段。
然而时代变了,这次集中了150毫米榴弹炮、150毫米迫击炮、122毫米加农炮在内的大口径火炮,而且是直射城墙的战术。
这只是座县城的城墙,建筑形式为夯土包砖,本身就比较矮、比较薄。在大口径炮弹的持续轰击下,城墙根本就抵挡不住。
双方就是眼睁睁看着这城墙,被一发发炮弹一层层剥开,最终轰然倒塌,露出了一个缺口。
眼见缺口出现了,守城的鬼子立刻组织人员向缺口处运输建材妄图重新堵上,但是这时候轻型火炮发威了,一发发的中小口径炮弹落了下来,将任何敢于接近缺口的人员炸成碎片。
打到中午,西城墙和东城墙,都出现了数个宽窄不一、高低不同的缺口。
中午一点,天空升起了三颗拖着黄色烟雾的信号弹,总攻开始了。
坦克掩护着步兵,向着被炸开的缺口猛冲过来。
各种火炮则向着城头射击,掩护进攻部队。
鬼子和伪军试图向缺口处增援,但是城头之上一片弹片横飞的火海。守军根本抬不起头来。
而随着攻城部队靠近城墙后,爆破也随即展开了。
坦克不顾一切地冲上了缺口,然后协助步兵进行固守。用其那门45毫米坦克炮和车载机枪,射击阻击部队。步兵则帮助其消灭一切妄图靠近的敌人。
“轰隆”一声巨响,又一处城墙倒塌下来。
工夫不大,又是一声爆炸声传来,又在城墙上开了个口子。
城墙上的口子越来越多,鬼子终于顶不住了。
担任主攻的两个团,采取东西对进的方式,攻入了县城之内。
一部分则冲上城墙与残存的守城部队厮杀。
在炮火的打击下,整个城墙已经残破不堪,垛口大多被损坏。
城墙上到处是敌人的尸体,和炸开的工事。
遇到还能抵抗的工事,便呼叫57毫米无后坐力炮上来。
虽然很多工事是采用了钢筋水泥修筑,但是厚度不大,57毫米无后坐力炮轻松就可以穿透。
城内的守军,则利用各种暗堡进行顽抗。
这些暗堡大多修筑于道路两侧,为的就是阻止部队前进。
而部队则继续采取穿墙打洞的战术:不走街道,在房屋内掏洞前进。
但也不是所有的部队都适合这个战术,至少装甲部队就不适合。
他们必须沿着街道前进。
一辆坦克掩护着一个排的战士,刚冲上十字路口,就遭到了东、北两个方向的机枪射击。子弹打在装甲钢板上叮当作响。
坦克立刻停车,将炮口调整了十几秒钟后,对着正前方东面发射了一发炮弹。
轰隆一声,45毫米的穿甲弹击中了一座半人高的堡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