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丁奇,头发已长成披肩长发,胡子拉碴,如果再穿上动物毛皮制成的衣服或干脆在下身围一块兽皮,他就真和原始人一样了。脸上的稚嫩早已被成熟所取代,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身上没有一点儿赘肉,如果被原始时代的女人看到,那他绝对是一个超级明星,是她们争先抢夺的目标,还是死缠烂打的那种。
在准备的建屋材料里,瓦片的制作比较复杂,烧制时间也比较长。为减少流程时间,方便铺设,丁奇制作的瓦片较大,与现代社会农村的红瓦相似,但却都是平的。瓦面背后顶端中间位置有一个突起,这是用来挂靠到屋面的泥中,挂靠得结实一些,不至于轻易从屋面脱落。
制瓦与制砖、制土坯一样,都在事前做了几个模子出来。将调制好的一团团粘土扔进模子里,铺成长宽、厚度皆一致的瓦坯,稍稍晾干之后就取出摆放到一边继续晾晒,达到一定数量就堆进洞窑里,铺满木炭一起烧制,出来的都是红瓦。
所有材料都准备齐全,丁奇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开始奠基。房屋的地基选在了原来木屋后面大概十五米远的地方,等时间充裕了可以和前面的屋子连成一体。
所谓黄道吉日就是当天早上丁奇吃饱喝足之后,奠基其实也就是挖好房子地基、夯实基面、洒水再夯实,填埋碎石头、撒生石灰和土、再夯平地基就算完成。
砌墙要用砂浆,丁奇只能用泥和熟石灰和成的石灰砂浆当成粘结剂来使用,比例为2:1。不管是烧出来的红砖还是土坯,都用这样的砂浆来砌墙。
整个房屋的高度、形状和以前的木屋一样,前后墙高三米,东西墙最高处三米五。前后墙都开了窗户,朝南的窗户大,卧室起居室各一,北面的两扇窗户小,每扇窗户都用结实的木棍嵌入墙体,显得很结实。墙体的四角都用红砖垒就,实际效果要比之前的计划要好,看着更耐用。
墙体建成后,丁奇从森林里伐回来七棵小树,粗有十几公分,截成六米长,架在墙上作为檩条,屋脊一根,两边各三根。檩条超出的部分延伸到外面。椽子使用收集回来的一些拳头粗细的结实木棍,每根之间相隔十公分,比较密集。没有钉子,每根椽子只能捆绑在檩条上。为了能将檩条和椽子搭上去,丁奇又制作了两个人字形梯子,方便他上下搭建各种木料。
房子整体框架已成,只差最后铺设苇笆和瓦片,由于没有提前准备苇笆,因此丁奇只得暂时停下最后的收尾工作,转而将注意力放在苇笆草的收集和火炕的搭建上。
由于离河边较远,芦苇不好收集,丁奇就在山坡下面收集那些纤维长韧性足的杂草作为苇芭来使用。这种草的收集花去了丁奇整整两天的时间,收集回来的草都堆在屋子旁边,待晾干后再使用。
土坯制作时丁奇很卖力,用水、泥和杂草混合做成,做得很结实,用来做火炕的烟道和炕面都没问题,不用担心它的结实程度。
丁奇先是在卧室和起居室之间的墙外面用多余的红砖垒了一个灶台,灶台与墙相接的右上角开了一个口子,这个口与火炕烟道相连,点火后热烟就从这个口进入火炕里面。
由于三面有墙,所以火炕只需要垒一面就可以。垒好的炕高五
十公分,里面用土坯竖起摆放成过道的形式,烟就在这个过道里流动,从尾部墙体那里开的洞出去。烟道上面摆放上土坯,缝隙用石灰浆堵住,再铺一层黄土来调整炕面的温度。热了加土,凉了减土,直到温度合适不冷不热即可。
火炕建好后,丁奇又开始给内外墙抹灰,灰浆使用熟石灰和一些泥土、细碎的杂草混合而成,使用起来强度足够,室内采光将会更好,而外部墙面看着更舒服。
墙体抹过灰浆之后,作为苇笆的杂草也晾得差不多了。丁奇将它们捆扎在一起,平铺到椽子上,随后将水、泥、杂草做成的屋面基料堆放到杂草苇笆上,抹平后将瓦片从左向右、从下往上进行铺设。瓦片顶端的突起则直接摁到泥里,等干了之后就更加结实。
屋面瓦的铺设和瓦的制作一样,占用很多时间,不过等建成之后,整个屋子看起来非常漂亮。红瓦白墙,绿树成荫,浓浓的田园味道,如诗如画,让人回味无穷。虽然田只是一块蒲公英田,只有一间像样的房子。
房子建好,丁奇在灶台那里还有屋里分别点着火,用来加快墙体、地面、火炕等干燥硬化的速度。这些内容就是他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和经历的事情。燃烧的火焰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与墙上熟石灰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其实就是石灰石,干燥的环境下能保持墙体不会变形,看起来整洁光滑,而火堆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水的蒸发,干燥得更快。
对于灶台和火炕烧火的问题,丁奇主要是担心湿的灶台和火炕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对人体造成危害,甚至是产生生命危险。所以,丁奇决定在使用前一定要把屋里收拾好,才能安心入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