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帝闻言,脸上看不出有多高兴,一路走来满地的血迹还没干涸,元宵节出了这种事,无疑是在挑战他的权威。
“那人呢,刺客呢?没抓住?”
于是刚进来的几位统领和指挥使还是得继续跪地,赵靖宜也撩起了下摆跪下来,身后的林曦自然只能跟着跪。萨木勒是从赵靖宜的手上跑走的,不管是不是他的责任也得背起来。
“皇上,刺客是胡奴二王子萨木勒,目的是刺杀达达,臣下不力,没有抓住他,请皇上责罚。”
林曦有些可怜赵靖宜了,他一个关门守孝的人,既要抓刺客又要救人,别院的守卫也不是听他指挥的,按理来说多亏了他,这个大王子才有命在,没封赏已经算委屈了。
当然更委屈的还是自己,他还从来没有动不动就跪地的,况且还没有圆蒲垫着,冰凉的地面,膝盖刺得麻了一下。
梁王小心地瞄了一眼皇帝的眼色,立刻求情道:“父皇,此事怎可怪罪睿王,说起来要不是他达达恐怕已经被得手了。”
“是啊,父皇,靖宜有功。”蜀王也出列请求。
皇帝也知道自家的侄子冤枉,看了眼身边,这位年纪跟曹公公差不多的来公公立刻上前了一步道:“王爷快起来……呀,您受伤了?”
来公公扶起着赵靖宜的左臂起来,不小心摸到了一手血,摊开血红一片。
林曦心里顿时一紧,那是给他挡刀的时候留下的,他之前忙着给达达止血倒是将这个抛到脑后,也没见赵靖宜吭一声,心下佩服之余又有些心疼。
“太医!还不赶紧给睿王爷看看。”蜀王站得近,立刻喊了一声,然而却见赵靖宜摇了摇头,“无碍,小伤罢了。皇上,现在最要紧的是尽快抓住萨木勒,为了阻挡臣下,达达刺杀不成他没有立即离开,现在应该还在京城。”
“苏扬,今日起加派人手,再让达达出意外,你提头来见。”
苏扬立刻叩首而拜,领命道:“是。”
接着皇帝的目光危险地看向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何北山,抓不住萨木勒,你便自己看着办吧。”
这个语气很平静,但是何北山硬生生吓出一身冷汗,今日出了如此大的事,他就感觉自己的位置不稳了。不过金口玉言,他没有办法拒绝只能深吸一口气,拜,“臣遵旨。”
皇帝再看自家侄子,心里怎么看怎么骄傲,可靠沉稳,能担起大任,就是……不太爱惜自己。
不过……夏景帝疑惑地望过去,虽赵靖宜侧过身体挡住了一大半,不过他还是看到一个陌生的少年正剪开他的袖子,替他包扎伤口。
“此人是谁?”之前林曦随赵靖宜跪而跪,站而站,人小又沉默一点也不起眼,被一直忽略着。
来公公眼珠子一转,四周一看就撇到了床边的药箱,心下了然了。
于是凑到夏景帝的耳边,悄声说了几句。
原来如此,夏景帝有些惊讶,听说过在满院的太医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少年一出手就救回了赵元荣。如今赵靖宜将他带过来恐怕也是为了达达。
来公公听夏景帝吩咐了几句便笑着点点头,朗声道:“这位可是林曦林公子?圣手闽行之徒?”
悄悄给赵靖宜绑胳膊的林曦闻言身体立刻一振,手上一不小心用了太大力,就看到赵靖宜眉间皱了起来,虽然没出声,但一定很痛。
顾不得讨好一下,深呼吸一口,便出列跪地大拜,“草民林曦拜见皇上。”
“起身回话。”
“谢陛下。”林曦颤悠了一下才稳稳地站住,就听到一声“抬起头来。”
心道所有的皇帝都一个样,便大胆地抬眼看过去,只见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接近老年男子,穿着一身华贵便服,不见地多英俊,但极有威严,上位者气势更胜于赵靖宜。
林曦只看了一息便立刻低下头老老实实地跪等着。
年纪看起来真是小,难得的是沉稳有度,夏景帝想到林曦的父亲又冤死狱中,对这少年不禁有些愧疚,便道:“起来吧,靖宜是朕的侄子,更是我大夏的中流支柱,你救了荣儿性命,便是对大夏有恩,当赏,可有什么想要的?”
林曦眼皮一抖,根本不需要犹豫,便俯身拜谢,“草民能得面见天颜,已是天大的福气,怎可厚颜再要赏赐,且草民也是大夏人,不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已是遗憾,如今有一技之长能帮到王爷,也是草民之幸。”
赵靖宜本还担心林曦在圣驾前失宜,得了冒犯,还想着怎样维护他,如今听此便立刻放下心来,只是忍不住深深地看了林曦俯身跪地的瘦弱脊背。
林曦的回答实在是标准且深得帝王之心,瞧这话说的,国家有难匹夫之责,就连个小少年都懂得。
“你小小年纪有这样的想法实在难得,不过你不求,朕不得不赏。”夏景帝看了一眼在一旁的两个太医,道:“荣儿的身体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可见你医术了得,可愿进太医院?”
林曦身体微微一振,他想过这条路径,进了太医院就是官身的,不过这不是他想要的捷径,可如何拒绝这个让林曦犯难了。
皇帝金口玉言,虽说是在征求意见,可还有谁敢反对吗?
“皇上。”
突然林曦听到身后传来了赵靖宜的声音。
“林曦虽医术尚可,可身体太弱,至今药石还未断,每次给荣儿整治之后就得修养几日,臣看进太医院也无什用处。而且他年纪还小,心性不够稳重,给贵人看病冲撞了也是不妥,反而辜负了皇上美意。”
夏景帝看着他家侄子面无表情地说着长句话,挑了挑眉尾,“那依你之见?”
“他还在孝中,等他出孝后若有意,臣再向皇上讨这个差事。”
夏景帝有些意外地看着赵靖宜,这么维护林家小子。不过既然是侄子第一次开口,而且只是一个小事,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那便赏黄金百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