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回绝代奇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暗道:

    “据师傅和母亲言,江湖上,能知道这筝名的人,可以说绝无仅有,广陵荡天筝一词,这鬼和尚如何可以随口道出?”

    错愕间。

    那奇丑脏丐,立又笑道:

    “老秃,别在这儿卖古董了,虽是名筝仍在,谁有那种气魄,能弹牛鼻子所传留下来的奇怪家伙?我想不必在此多磨时间,上山作客去罢。”

    两人竟抢在百合和月婵的前面,一啸之下,如两只大雕,直朝山峰扑去。

    上山的人,真还不少,一批批,都是武功极高的人,而且从他们谈话声里,这批人,似都和武陵少年韩起龙,有极深的交谊。

    百合女原聪明通顶,突有一丝莫明其妙的奇异念头,油然而生,竟朝月婵道:

    “小姐,你恨不恨我们总帮主!”

    这话突如其来,使月婵颇感难于致答,但灵舒的事,始终盘环在她脑海,终于,一股愤火,直冲而出,语带怒意道:

    “她害死了我的义弟,我怎不恨她?”

    百合女不由机伶伶的打了一个寒噤,语音带着恳求道:

    “帮主少小娇憨,聪明绝顶,怀赤子心肠,和小姐正是天人一对,这次的事,罪在两江总监处置过份,与总帮主可无关联,以婢子愚见,小姐何不捐弃前嫌,共修盟好?”

    月婵见她似在为主人进说词,心中顿起反感,怒道,

    “除非她把韩起龙斩首谢罪,我决和她拼个死活。”

    对方长叹一声道:

    “这可难了!”

    “部属犯罪,必需按律惩处,否则作为帮主的人,就得负责,如果左难右难,我不惟她是问,找谁?”月婵怒透眉稍,话也逞口而出。

    百合女勉强笑了一笑,仍带着劝慰口吻道:

    “事情迟早必见分晓,此中原由,恕婢子暂时不能细说,惟望小姐,秉侠义心肠,惺惺相惜,则感激不尽了。”

    两人边说边走,已到半山之上,循着狭窄石径,可直达接天岩,这一路,竟埋伏着不少高手,几乎步步为营,此刻百合女已收拾谈笑之心,口中不时打出暗语,领着人往上直扑。

    山后折左,直似螺旋,怪石峥嵘,翠薇夹道,满山头一片青葱郁绿,风景醉人。

    前行间,左手灌木丛里,似发出一阵蟋蟀之音,百合女不由一怔神,身旁天狗,两耳直竖,朝地一伏,榴榴狂吠,立往斜刺里扑去,搜索不久,突地返回,口啮百合女的裙角,往旁便拖。

    此物极端灵慧,如无变故,决不如此。

    百合女忙往天狗搜索之处,进行察看,一俟拨开灌木,不觉心头鹿撞。

    原来溜木丛中,躺着一人,满面鲜血,口鼻浮肿,似乎身受重伤,但还未咽气,细看,原是刑堂最有身份的执事,赵瑚。

    刑堂三杰,以此人为首,武功得自峨嵋一派,平生深沉不露,智谋极多,功力精纯,毒药暗器,无一无晓,轻功提纵,造诣尤深,武陵同辈,都称他为毒手飞廉。

    执掌刑堂的人,原是一位年老寡妇,叫做莫三娘,也许丧夫的女子,久经煎熬,性情特别,所以她脾气之怪,每逾常情。

    长年扳着一付脸,拿刀子也难砍出血来,一七半月,不发一言,那是常事,而性情之固执,每每出人意表。

    按理,这种患有心理变态的人,执掌赏罚,最易愤事,但武陵总帮,辖沅沣两帮之众,湘鄂为雄,门下徒众,难免龙蛇杂处,莫三娘性情怪,辈份高,谁见她都有三分畏惧,拿她作刑罚象征,也可免除多少事故。

    刑堂三杰,赵瑚、饯忠、和孙碧煌,无一好惹,却是莫三娘的死党,换一位执掌刑堂,这三人就无法制住。

    别瞧三娘个性固执,对手下却是言计听从,恣意护短。

    总帮主聂秋娘,执事不久,此女身世,极为特殊,容后细论,其为人,除酷好武功以外,对全帮事务,极少亲自处理。

    赵逸如薛帮义,和此女关系颇深,对她自是忠心耿耿。

    秋娘在帮中,除就位时,会用蓝纱障面,惊鸿一现之外,余均坐在飞虹车内,临事,都隔幔指示机宜,辞简意深,语毕即去。

    御车的人,却是三位使女,铁菱女居左,燕姊儿在右,宋彩儿殿后。

    百合女和谭丽儿,仅随身侍候,从不御车。

    五女功力奇高,性情和主人一样,车不出来,绝少单独外露。

    莫三娘最讨厌这五位使女,但她们都是总帮主贴身侍婢,却也奈何不得。

    总监韩起龙,和刑堂三杰,私谊极佳,表面上,他与三娘也格格不入,但临事时,却又能彼此迁就谅解。

    百合女见赵瑚伤成这样,自然极度惊恐,忙低首问道:

    “赵执事,何人将你所伤?”

    “一位年事很轻的少年,匆促上山,却无请简,当我盘诘时,他乘我不备,拿掌在我胸口上应了一掌,现已震伤内脏”

    他说话喘着气,口鼻之内,竟又冒出血来。

    百合女一时也失去主张,忙从革囊里取出一瓶粉药,并乞月婵惠赐援手,她略感踌躇,但终于蹲下身子,挥掌朝伤者胸前,轻轻按去。

    赵瑚口中,不断嘘气,闻来似有一股奇腥,这东西不是血腥,而有异寻常,月婵好洁成癖,颇感不耐,微蹙双蛾,身后突响起一种类似枭鸣的冷笑,背部竟有人用掌轻轻抵住,语音冷峻无比,缓缓说道:

    “女娃儿,你上当了!”

    月婵把手一松。

    赵瑚却借机挺身前跃,金鲤穿龙门,身如闪电,奇快无比,脱出婵儿掌力范围之外。

    月婵回首反顾,不由心头一凉。

    原来身后立着的人,却是一亿白发满头,长眉皱脸,身披黑衣,五指奇瘦,形如利爪的奇异老妇,她直挺挺地宛如一具僵尸,两道精芒,形如利剪,月婵目光和她接触以后,她立即沉声喝道:

    “你如再动,马上就叫你倒地横尸!”

    百合女被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形,怔在当地,举止不知所措,忙闪退一步,冷声问道:

    “莫堂主,婢子奉总帮主之命,引贵宾上山,为何中途伏袭?”

    “来人上山卧底,侮辱本门,本堂主奉帮主救令,捕人上山,而且刑罚之事,老身自有全权,你如横加干涉,莫怪我按规惩处。”

    “难道总帮主出尔反尔,以她为人,绝不至此,贵堂虽执掌刑罚,也未便胡乱捕人!请堂主随同婢子一道返洞,待当面请示总帮主以后,再作决定如何?”百合女义正辞严,朝对方发话。

    莫三娘又是阴恻恻地冷笑一声,续道:

    “并非帮主出尔反尔,而是兵不厌诈,命令出手,义无反悔,再行请示,未免多此一举。”

    月婵被人制住之后,本可用真气护住全身,拼着一击,疾回头,竭全力反扑敌人。

    但是来人掌抵自己的脊心穴,穴在肋骨末梢分歧点,脊梁骨缝,适当其冲,神经中点,亦位于此地,不但为麻瘫要害,而且伤者功力全失,瘫痪而亡,这一拼,轻则两败俱伤重则当场死亡,而胜负之数,自己仅能占十之一二,不如忍辱待时。

    突地,她感觉心头作恶,气血上翻,一股热流,从丹田直冲而上,直透脑门,于是全身一软,眼花耳鸣,心地恍惚,自己意志,似乎全无主宰。

    莫三娘这时哈哈一笑,随手把月婵古筝取下,背在自日的背上。

    百合女大怒道:

    “三娘,你身为堂主,这种行为,真是下五门江湖宵小,武陵名望,岂不断送你手?”

    莫三娘扳着一付罗刹鬼脸,慢条斯理道:

    “你不用逞强,一同乖乖听话罢!”

    说也奇怪,百合女与月婵一样,顿觉迷糊,一身软绵绵的,头脑不清,人如醉酒,直僵僵的兀立着。

    赵瑚闪近前来,附掌大笑道:

    “堂主,此计如何?”

    刑堂莫三娘,阴恻恻的冷笑连声道:

    “我倒不知你还擅施迷药,而且装伤作死,非常逼真,连这两个厉害婢子,也不疑有诈,这一来,实可减去前途不少阻碍,事成真是一件大功。”

    赵瑚又笑道:

    “诈伤还宾不易作呢?为示忠心,连舌头也得嚼破,而且口含迷药,利用口头呼吸,使上钓鱼儿,身受感染,一经中计,毒及大脑,无本门解药,不论经过多少时日。也醒转不来,这一点,为其他各门各派的解药,万所不及”

    这位心计特殊的恶徒,正讲得唾沫横飞,莫三娘突然将他止住,附耳密语,赵瑚面有喜色,立朝两女大喝一声,

    “速随我同见总帮主,就此走罢!”

    说也奇怪,两女竟如奉纶音,随着赵瑚,如飞而去。

    莫三娘那付罗刹脸上,竟带着一丝诡秘笑容,拿袋子将荡天筝套好之后,佩在背上,微一薇腰,拔身而起,转眼即不知去向。

    接天岩翠薇洞后,却是一道狭长深谷,就在绝壁半腰,有一处深蘧同府,表面上,很难使人看出,洞府之内,会潜踪二位绝代奇援。

    桃源灼姬聂秋娘,原是武陵开山帮主聂长松之女,聂氏幼年,即醉心武学,由于家中广有财富,弱冠之年,即踏遍名山大泽,访求名师,穷十年之力,据云得异人传授,功臻绝顶。

    夫人易氏,为大家女。

    桃源聂易两姓,相处至为融洽,互通姻好,时有所闻,而指腹为婚之事,亦属屡见不鲜。

    易氏极为美名,自视亦高,常称:“得夫不必显贵,但必文武兼资,风流倜傥,否则,宁愿老死闺房,终身不嫁。”

    由于过份挑剔,求婚者均被挡回,以至周围百里的人,谈及这位易姓才女,莫不视为畏途,而轻簿之士,自然怀恨,于是飞短流长,蜚语中伤,乃至华年二十有五,犹是云英未嫁。

    大抵姻缘自有定命。

    聂长松返里之后,与沉江帮主赵逸如互结知交,更因赵而与薛邦义相识。

    薛与易氏为中表戚,知之颇详。

    长松文武兼资,朗目修眉,武功一项,更是其测高深,薛为之惊服不置,终于怂恿长松,求婚之事,毋妨一试。

    长松笑道:

    “令表妹眼大于箕,桃源不少名士,均难人选,聂某何人,敢动求凰之念?此事殊难应命!”

    邦义正色道:

    “吾兄文武兼资,倜傥不群,正堪人选,历来佳偶天成,为何吝于一试?”遂不由分说,代为安排,果然一拍即合。

    结离之后,情好弥笃,易氏婉丽温和,竟也醉心于武功,聂长松雅爱乃妻,遂选择武陵,作为修练之所,五年之后,终由赵逸如薛邦义之助,在武陵成立总帮,饮水思源,奉立一位酷似吕纯阳的道长,为开派祖师,此人身世,聂长松讳莫如深,赵薛虽然询及,仅笑答,暂时无可奉告,日久自知,此一哑谜,赵薛亦无法穷根究底,只能听任其事。

    在当时,武林之小,出了一位极其神秘的人物,沅沣两位帮主,均败在此人手底,赵逸如并还带伤,长松得讯,遂怒离武陵,一幌五月,全无音讯,易氏至为着急,遂问计于赵薛,经数度磋商,天罡手赵逸如,遂决计踏入江湖,明查暗访。

    还未动身,聂长松竟翩然而入,逸如不由惊叫:

    “大哥,你回来了么?小弟正待身人江湖,踏遍天涯海角,前去找你。”

    长松微笑道:

    “这次的事,虽费了不少周折,总算结果圆满,今晚我们就在翠薇洞,摆酒欢聚如何?”

    逸如自然满口赞同,不久邦义亦至,遂齐集门中有头脸的职司,参见总帮主,一时翠薇洞里,欢声沸腾,喜气扬溢。

    夫人易氏,闻夫君已返,竟从后洞跑了出来,妇人心细,不免动问经过详情。

    长松朗声笑道:

    “此间情形,一言难尽,留待今晚列席欢聚之时,再行细说好了!”

    当晚,翠薇前洞,筵开北海,酒冽肴香,凡稍具头脸的职司弟子,一律入座,按照江湖帮派惯例,任何庆祝聚会,女子都在后堂,严禁男女混杂,武陵帮规至严,故夫人易氏,也未能与夫君同席,酒肴已上,座无余席,长松不但毫无即席开动之意,且在自己左边,加上一付杯箸。

    一国难有二王,一帮不能两主,这是天经地义之事,赵逸如和薛帮义不免大疑。

    邦义性格较直,且在帮主同桌,肃容动问道:

    “盟嫂席设中洞,除她以外,任谁也不能和帮主并肩而坐,此人为谁?”

    长松笑道:

    “此人和愚兄相比,我万难及一,特设席以待,不久便见分晓。”

    语毕,洞中微风习习,烛影摇红,酒席之前,突多了一位身着蓝衫,年龄和长松相若的中年男子。

    此人臆相威严,武功之高,不可臆测,因为百人席上,竟能不动声色,突然而来,使人不觉,自非小可。

    赵逸如和薛邦义,不由哟了一声,惊得从座人站了一起来,正待喝问。

    聂长松早已推座而起,纵声大笑道:

    “韵梅贤弟,果是信人,愚兄也略备酒筵,虚席以待!”

    来人却长揖为礼道:

    “小弟无颜列席,特向大哥执事之前,专程请罪!”

    长松却一把挽着他的臂膀,推诚介绍道:

    “兄弟们,驰驱大江南北,以旋风掌震撼武林,甚至逸如和邦义贤弟,至今对他还芥蒂难消,此君真名实姓,愚兄五月之力,才得摸清,竞技结交,共同生死,韩韵梅三字,从此亦与武陵共存亡。”

    筵前,响起一片惊呼后,立又默然。

    长松恐帮中人互有异言,遂从革囊里取出一把匕首,解开衣服,露出膀臂,目视来人一笑,两人神光闪烁,往前扫掠一周,筵前一片沉寂,银光一幌,长松拿着巴首,在臂上猛戳一下,鲜血如注,旋举起巨觥,接血数滴,和之以酒,立将匕首往韵梅一递,来人含笑接过,如法泡制,鲜血也流在同一巨觥之内。

    长松举杯喝了半觥血酒后,立派酒觥递与来人,韵梅毫不迟疑,接过余酒,一饮而尽,逸如邦义,相顾动容,暗中叹息一声,相率而起,朝着长松一礼道:

    “一切全凭总帮主之意,小弟等绝无异言!”

    从此韩韵梅以两江总监身份,加入了武陵总帮。

    长松三十八岁,获一爱女,取名秋娘,夫人易氏,爱逾性命,越三年,复举一男,取名云生,自获子女,长松豪气顿消,而帮中大权,都掌握在韩韵梅的手上,好在情谊尚笃,武陵总帮,迄无变故。

    秋娘和云生,童年对文武两途,天票极高,武术尤甚,长松遂将师传心法,倾囊而授,并为着这姊弟两人,便于修练,乃至迁至翠薇,另辟新居,洞在岩后绝壁之上,除赵薛两位帮主,略有过往外,其他弟子徒众,均严禁擅人。

    聂韩虽有插血之盟,但自长松另辟新居,韩韵梅绝少人见帮主,任何大事,每与赵薛一经议定,立即付诸实施,倒也次序井然,有条有理,赵薛两人,虽不以义兄为然,但还对他一秉初衷,不改素志。

    刑堂莫三娘,原是武陵怪盗胡德之妻,夫妇武功,均出自旁门,但胡德本人,总算盗亦有道,终以天不永年,行年三十,即暴病而卒,莫三娘虽仍继承夫业,但威望已远不如前。

    长松迁入武陵时,这位个性奇特的寡妇,竟当场一言不合,彼此动手过招,缠战三十余合,莫三娘使出九幽修罗功,卒被长松用道家纯阳罡气破去,于是一举慑服,待开帮立派,遂执掌刑堂。

    莫三娘个性偏执,但震于总帮主和韩韵梅两人武功,却也能奉命维谨,而且执法森严,帮中弟子,无不畏服。

    韩韵梅自云家居巴蜀,每隔一年半载,必需返里数次,习以为常,有一天,却从家中带来一位年青子弟,那是他远房族侄韩起龙,年龄虽是十六七岁,但两太阳穴,却凸起老高,使人一见,即知道他内功造诣不凡。

    韩起龙少年倜傥,自视极高,胸有城府,功臻化境,有一天,韩韵梅与赵逸如等,闻立翠薇洞外,畅谈各派武功时,适起龙自山下而来,事为韵梅瞥见,突摄口一啸,意即出声招呼。彼此相隔,少说也有百丈开外,逸如笑道:

    “如果提纵术练到绝顶时,声落人到,那便是武林罕见高手了。”

    忽闻身旁有人笑道:

    “愚侄叩见世叔,望恕鲁莽!”

    这一下,把赵逸如惊得目定口呆,对少年所具身法不但佩服,简直见所未见。

    从此韩起龙在武陵帮里,大露头角,武陵要事,不但可以参与,乃至能代乃叔亲作决定。

    秋娘和云生姊弟,自迁入新洞之后,即不见人影,不但如此,连乃母易氏亦一同隐遁。

    聂长松偶而出现,如被人间及妻儿时,则含笑相答:

    “易妹随同秋娘云生,为了锻练武功,不惜杜门九年,绝不与外人相见,据我看,这娘女两个,直要疯了!”

    逸如邦义,也只好相顾一笑。

    转瞬便是九载,计算时间,应是秋娘武功完成之日。

    突闻洞内“榴榴”之声大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