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门阵突来铜钵僧

    朝少林寺竟逢骨肉亲

    那银蓝长衫少年喝了一声,人却并未即刻入阵,他站在阵外端视了半晌,但他因年纪太轻,对五行八卦,阵形图式并不谙熟,所以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原来那太乙三门阵,乃是按生门、休门、死门的阵理所摆,与三才阵又有不同,这三门阵看虽三人三个方位,但这三人将配合的力量发挥出来,交错纵横,变化多端,会使入阵之人,目花头眩。

    这三门阵,分生、休、死三门,其中以生门为主阵之人,功力定是较高之人,休门为翼,死门为辅,这休、死二门之中,要以死门为最弱的一环,如进阵之人识得此阵,必定是选此死门入阵,扣住死门,就能要胁生、休二门,因为主阵之人,既将最弱的一环放置死门,一旦动起手来,不但失去控制之力,反要受人牵制,但是如果不懂阵式之人,一定是以主将为动手对象,一进招,便是先闯生门,这一来,本是势均力敌,再加上,死、休二门为翼相辅,闯阵之人,自是难讨便宜,更且一不小心,必丧在阵内无疑。

    此时,这太乙三门阵自然是以元利子为主,立生门,几位师兄对小师弟有一种自然的护让,所以让元幻子据休门为翼,元灵子则守死门,按实情说,元幻子虽然入门较五师兄元灵子为迟,但元灵子生性莽直,所以元幻子的武功也实较元灵子为高。

    银蓝长衫少年,看了一回,虽没有看懂,但他却有另外一种想法,他暗中打算,心想,我既与你们没有什么大仇深恨,在未弄清之前,又何必硬要拚命不可呢?

    但他一看元灵子,却有点气他对自己出言不逊,心中着实脑他,心想,我总要难为难为你,看你以后可鄙那等强横?

    心念既定,一声清啸。

    三个道人各守太乙三门阵的生、休、死三个位置,一听银蓝长衫少年,这一声清啸,知是来人即将闯阵,元利子长剑指天,三个人立时游动起来。

    银蓝长衫少年看他们游动的形势,乃是缓缓地绕着圈子,但却越绕越快,他看了一看,也不打话,身形疾动,银页扇展招进式,人已自元灵子攻去。

    元利子三个人,自是懂得这太乙三门阵的用途,一见银蓝长衫少年竟选择了死门,向元灵子发动攻势,都不由心中一寒,只道他懂得这罕见的阵式。

    银蓝长衫少年与元灵子交手,出手虽然没有用全力,但由于招式奇奥,形势自是十分的严紧,元利子虽想替换元灵子,但二人一交手,招紧式严,又无空隙可乘,想了想,只得立时发动阵势。

    元利子长剑左边一指,三人登时向左旋转游走起来。

    如若入阵之人不懂阵式,定然不会跟敌人旋转游走的,他必然是站在原地,接受三个着旋走不停的轮流攻击,在这三人交替车轮式的攻击之下,闯阵的人自然吃亏。

    元利子就是想利用这个道理,所以发动旋转的阵式,打算以这一原则,由自己接替下元灵子,和以自己为主,三斗这银蓝长衫少年。

    那知事实竟出了他的意外,银蓝长衫少年一见阵势催动,他却不是静站原地,竟然也同时跟随着阵势的旋转,游走起来。

    这一来太出元利子的意外,他随又一声低啸,猛抽长剑,反向身后右面一指,三门阵立时又转向右面游去。

    那知阵式变得快,银蓝长衫少年,竟毫不迟疑,也随着迅速变化。

    要知这银蓝长衫少年,既然不谙五行八卦,不懂阵图,何以竟又能不为元利子所算,却懂得随阵变动呢?说穿了,不过是碰巧罢了,原来他还是和闯阵选择了死门是一样存心作难元灵子,是以在三门阵一动之时,他也仗着身躯灵活,随着阵势变化跟定元灵子游走起来。

    元利子见这两式变化失败,心里却疑惑这少年深晓阵理,当下长剑指天,阵势立即停下,银蓝长衫少年依然是扇招直点元灵子。

    元利子长剑两点,似与元幻子暗中招呼,接着就见二人分向银蓝长衫少年攻去。

    这时二人攻法,并不是固分左右,而且两人交纵穿插,忽左忽右,乍前乍后,看去虽然二人是在左右前后的乱攻急袭,其二人步法与路子,仍然是按太乙的变化而行,绝不紊乱。

    但是这银蓝长衫少年在一场交手之后,竟似领悟了许多,他也体会出对方的用意何在,所以任二人如何穿走夹击,他总是顺势应变,自己始终是以右扇来攻元灵子兼应付元利子的侧击,以左掌单独对元幻子。

    元利子、元幻子错综交袭,银蓝长衫少年也忽前忽后的顺势应变,三条人影围住了元灵子像流星一般的滚动,像蝴蝶般的穿绕不息。

    以银蓝长衫少年适才与元灵子、元幻子过手的经验,心中甚是有数,只要自己在扇招上,用自己所学的八成功力,必可将二人击败,现在纵然是加上一个元利子,那么以自己八成施为,也足可与他们周旋,可保立于不败之地,现在过招已在二三个回合,自己只不过是保持一个应付的局势,他暗中想了想,知道这定是人家什么三门阵的变化,配合得严密巧妙,所以自己才觉着无懈可乘。

    他想念间,又已刷刷刷,过了三招,他忽又想到,自己以一敌三,总是吃力之事,何况自己体力受限,经验不足,再说自己身入敌窠,现在拖下去,人家是否还会增援,如若人家七星全到,自己可是定然不济

    想到此处,心中本是一时豪气而来,这时不由得暗自心焦,打算速战速决,如若自己胜了,到时再追问他们何以跟踪之事,若是不幸自己落败

    临阵过招,最怕的就是分神,这银蓝长衫少年,吃亏就是在此,他因欠缺临敌经验,与人过手之时,心神竟分到思念别的事情上去,不能专心一致以全神对敌。

    这时他因用心思索,手上自是要受影响,右扇微慢,正击迎了元利子一剑,那边元灵子已猛击“期门”要穴,这一剑来势疾猛,还未来得及拒迎,那元利子一见元灵子剑势一招得逞,一抖剑花,振剑而上,直点“天柱”穴而来。

    就在同时,元利子也乘机挥剑指点“儒臂”穴。

    三个道人,功力都已是名满江南江北的成名人物,用剑为何不狠吧,这三剑,皆是运用的恰到好处,一招发,三招动,眼看就要丧在当场。

    但好一个俊秀的少年,他虽然临敌经验不足,但竟然临危惊觉,丝毫不乱,提吸一口真元,力贯右腕,钢骨银页摺扇,挥动如风,一招“虎跃山涧”明虽一招,却是一招三变,似是学那山虎跳涧的身法一般,内蕴变化。

    只见他身形回旋,快速绝伦,就这一旋身之间,摺扇一张一合,又一张,这一招三变的招式,正好是压、挑、砸三式。

    第一式,是张扇猛压,元灵子那里是他敌手,这一压之势,已逼得他剑势疾沉,膀臂发麻。

    第二式,是合扇反挑,这是顺着第一式变化而来,合扇反挑,元利子刺向“天柱”的一剑,反被他这一挑之势弹震回去。

    第三式还是张扇,是利用适才一招未克之势,翻腕张扇,反向元幻子的剑上切去。

    元幻子已知他厉害,自是不敢硬接,忙不迭抽身,回身撤剑,想避开他这凌厉的馀威,但是银蓝长衫少年这一招,因要力拒三处强猛的袭势,是以出招甚力,势如骇浪狂飙,元幻子虽然想避,已是撤剑不及。

    但是元幻子乃“青阳真人”最心爱的末座弟子,同时也跟随“青阳真人”时日最久,自然窥悟到师门许多不传之秘,他一见银蓝长衫少年银页扇已将切迎自己执剑的右腕,他心知如被他这一扇切到,那一条胳臂虽不会断落,也必落个残废不可,那里还敢大意,立时运用武当武艺精髓的“黏”字诀,丹田提气,运气于剑,一吸一收,长剑就宛如磁石一般,与银扇胶着一处。

    银蓝长衫少年,万没有料到他有这一着,只觉那长剑之上含有一种莫可抗拒的吸引,自己心想撤招,竟也是没有来得及

    就在他二人剑扇胶着之际,那旁元利子又已仗剑而上,一招“长虹贯日”直取银蓝长衫少年运扇右臂的“曲池”穴。

    而元灵子这时也暴喝一声,猛力送出一剑,一招“直指南天”直逼“章门”大穴而来。

    银扇被制,敌招逼至,而当面的敌人又都是早已成名武林的人物,剑势来如电奔,这时银蓝长衫少年,情势自是危急,险象已呈。他自己心中也不由冷冷一凛,但时间紧迫,如火燃眉,已没有时间容他考虑。只听他清啸一声,奋起神勇,左掌拍出一股劲风,直击元幻子面门。

    元幻子这时当然先求自救,微一撤步,手上“黏”势微松,银蓝长衫少年立即趁机运功右掌,同时清喝一声,银页扇已随身疾合,扇面一小,与长衫胶着的面与力也立时缩小,只见他抽回摺扇,却不向元幻子点向“曲池”穴的长剑上迎去,竟回身反臂翻腕向元灵子那一招向“章门”大穴逼到的剑上砸去。

    同时间,左掌功力不散,猛一旋身,变掌如虎爪,由侧方反向元利子脉门搏去。

    元利子乃是“青阳真人”第三位弟子,见识何等广博,但对银蓝长衫少年,这一招,与他对敌卸招的身法手法,实在看不出是出自何门何派,竟使他有莫测高深之感。

    这时骤见银蓝长衫少年,这一招似拳似掌,直击自己脉门,实乃罕见罕闻的招法,只得一曲手肘,抽撤剑招,以求自保。

    银蓝长衫少年见元利子果然停步回剑,立时五指一直,张掌如箕,疾收疾吐,一股巨大的内劲,已平击而出。

    元利子剑势刚一收回,本想挺剑变招再进,那知对方掌风又到,而且这一掌,威力更大出自己意料,只觉得掌尚未到,已有一股令人窒息的劲风逼到,只得跨步斜让。

    银蓝长衫少年就在这旋身扣搏元利子脉门,与推拍掌风之际,右手摺扇早已摆脱出元幻子的“黏”劲之外,遂即“叭”的一声全面疾张,翻腕由上而下,直击元灵子“肩井穴”斜切下去。

    元幻子见银蓝长衫少年,一掌一扇,先后逼住了二位师兄,太乙三门阵的阵式,竟吃他一掌一扇所乱,立时步踏丙寅,抢前两步,长剑划起一圈银虹,已从翼侧护住了三师兄元利子的主位。

    元利子自然知道小师弟的心意,见他从旁刺出一剑,自己当即掌剑齐举,以剑护胸,以掌驱敌,这招果然与元幻子配合得巧妙无比,威力立见,逼得银蓝长衫少年不得不佥收攻势。元利子、元幻子,两相呼应,同时抢位峙立,才又保住太乙三门阵的阵法。

    三人抢回太乙三门阵式,元利子长剑指空三圈,三人同时一声清啸,阵式骤变,生、休、死三门立时活动,演出活三门的变化,威力较适才大增。

    银蓝长衫少年虽然不明他们阵式变化,但已觉出他们的剑势较前更为绵密,而三人的位置变换,也与适才不同,当下冷冷一笑,扇掌并进,用出了武林未见的身法,猛攻疾袭,但听掌劲扇势,风如虎啸。

    这太乙三门阵虽是改用活三门,但也未能即时困住银蓝长衫少年,但银蓝长衫少年,也因对方配合紧严,一时之间,也再不易将阵式冲开。三剑一扇,银光如滚,衣衫飘飘,渐渐的但见几团银影紧裹住几人身形,如旋风卷尘在那里滚动翻腾。

    四人又斗了三十多招,依然无法分出高下,青阳宫道人都在四厢围观,但谁也不敢大声出气。

    就在这时,由前面闪进一个肥大身躯,方面大耳,手托铜?的僧人。

    这手托铜?的僧人,一进重殿,就已听得呼呼啸风,与兵器兵鸣之声,忙的驻足凝视,瞧了一阵,只念了一声佛号,大袖一拂,带动起宽袍,一个肥大的身躯,已凌空飞起,疾向太乙三门阵中落去。

    这僧人在即将跃落太乙三门阵之时,猛然大喝一声,道:“三位道兄与小施主请住手”说话时,人已落入阵内,铜?往中一隔,同时大袖提卷,巧用出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往四人隔架而去,这时四人已听得有人呼喝,也已同时撤招退步。

    那僧人待四人退步站立,向银蓝长衫少年,合什施礼,道:“小施主可否赏贫僧片刻时光,待贫僧与元利子道兄说句话?”

    银蓝长衫少年点点头道:“可以,可以,大和尚只管请便。”

    那肥胖僧人向元利子,低说了一阵,只见元利子脸色陡变,长长的“啊”了一声,转脸对两个师弟望了一眼,又对银蓝长衫少年望了一眼,然后又与那僧人说了几句。

    那僧人略略沉吟,又跟元利子说了几句,然后两人一起向银蓝长衫少年立身之处走去。

    元灵子、元幻子也收剑回鞘,随着二人身后而行。

    那僧人含笑向银蓝长衫少年,道:“阿弥陀佛,相见就有三分缘法,贫僧今日有一事与小施主相商。”

    银蓝长衫少年道:“大和尚请说。”

    那僧人道:“今日贫道由福建赶来,就是要找这两位道兄,因仙霞观现有重要之事,故需立时赶回仙霞观,此地之事,果能解说开来,那最好是一笔勾消,如若不然,好在青山不老,留待他日再谋解决,不知小施主以为如何?”

    银蓝长衫少年点头一笑,道:“今日之事,也不必急在一时,他日也定可弄清,如若不然,我可到青阳,或是去仙霞观都是一样”

    元利子斗了半天,不免斗出火来,此时听他竟说要找上仙霞观,心里觉得这少年也未免过于自大欺人,当下冷哼一声,道:“你果有兴到我仙霞观一趟,贫道等开山门相等”

    银蓝长衫少年,以为他笑自己不敢去,也冷冷截道:“你以为我不敢到你仙霞观去吗?”

    元灵子也接口道:“你如”

    那僧人知道元灵子不善言词,怕他把事弄僵,赶忙插口说道:“既是如此,话便好说,你们两下之事,他日贫僧也愿到场,以求了结,现在,你们还是先赶回福建要紧。”说到此处,又对银蓝长衫少年道:“贫僧乃少林弟子,人称铜?僧了缘就是,小施主”他本想询问少年的出身姓氏的。

    但银蓝长衫少年,忽而朗朗一笑,道:“幸会,幸会,一日之间,连会武林泰斗的少林、武当两大门派的高人,今日之事,暂到此为止,三位可迳往福建,在下正要前往嵩山,拜访少林寺,待由少林回来,再作处理,也还不迟”

    了缘和尚一听,不由一震,道:“小施主准备前往嵩山吗?”

    银蓝长衫少年道:“正是要前往少林,以瞻仰这领袖天下武林的盛处。”

    铜?僧了缘大师,微微一怔,低宣了一声佛号,道:“既是如此,贫僧也得返嵩山一行,但不知小施主何时前往,贫僧也好”银蓝长衫少年,未待他说完,就道:“我也拿不准,不过我必然要去一趟。”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道:“我一个月之内,定可赶去。”

    了缘大师向元利子与银蓝长衫少年笑道:“小施主既要到嵩山少林,依贫僧之见,你们双方之事,不妨借机在少林寺解决如何?”

    元利子略一沉思,道:“好,一言为定,一月内,我也必定赶到嵩山就是。”

    那银蓝长衫少年,这时却会错了意,只道他们到时想以少林,武当的声望相压自己,是以冷然应道:“到少林寺解决也可以,难道少林寺是什么龙潭虎穴不成?”

    了缘大师知他误会,但一时也不便解说,当下微微一笑,道:“小施主,贫僧等这就告辞,缘法无边,咱们嵩山再见。”说罢,相偕元利子、元灵子、元幻子转身而去。

    元利子突然回身,对银蓝长衫少年,道:“约期之内,你可不能趁我等不在此处,向青阳宫的徒众惹事生非”

    那银蓝长衫少年,只冷哼一声,也未理睬,回身缓步返城而去。

    他返回旅店,夜晚躺在床上,思索着青阳宫道人何故对自己如此,觉得十分不解。

    又想起与了缘和尚之约,本来自己虽然有心去嵩山少林一趟,但那纯粹是因慕少林之名,前去瞻观一番,但如今前往,用意便自不同,如若一个不妥,说不定又要再起事端,引起一场纷争

    想到纷争,不由得联想到日间与仙霞观七星剑相斗之事,据理推断,这“七星剑”定是久已成名的人物,而自己第一次踏入江湖,想不到自己所学,竟能独斗三剑,而且还单打什么太乙三门阵。

    自己虽然不懂这阵法,但从阵名上看来,也必定不是普通的阵式,自己身入阵内,又无临敌经验,就凭一扇一掌,竟能不被伤在阵内,甚且还足有馀力再斗下去,将来鹿死谁手,还难预料,以自己本身的感觉,和打斗的情形而论,自己这单掌只扇,不仅不输给人家,还控制了人家,自己依然操握先机,如若不是那什么铜?和尚来,自己似乎稳操胜券,以这种种情形来说,自己目下的武功,实已不弱,如果自己剑扇并用,那威力一定要比掌扇并用来得强猛。

    想到这里,不免心生豪意,心想:此次去嵩山少林寺,定要携带长剑前往,如若少林寺铜?僧以礼相待,那就罢了,如果少林寺也跟着青阳宫的道人一般不讲理,哼!哼!少不得要仗着一剑一扇,会一会天下武林尊为泰山北斗少林寺。

    窗隙吹进一股夜风,带进来袭人的夜寒,他不由微感寒意,身上一凉,顿时纷至杳来的杂念倏然一佥,心中也清静许多,他自己暗暗责斥了一声,心道:“我怎么一时竟会生出这种种杂念呢?怎会尽在争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