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敌舰方位036,距离13100;二号敌舰方位033,距离13600;三号敌舰方位032,距离14400;四号敌舰方位030,距离15000。”
一组组测距数据从“怀俄明”号的射击指挥室里传出,经历了先前的炮击,又面临着步步逼近的强敌,这艘美国战列舰上的气氛愈加肃穆,甲板上已经看不到有人走动,各露天炮位上全副装备的水兵们个个严阵以待,尤其在战舰的右舷,军官们手持望远镜不住的观望远方海面,他们脸上的沉重表情连带使得普通水兵也变得异常紧张。
战列舰上的水兵尚且如此,在那些最多只有轻武装而防御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货轮上,船员们显然已经将自己的性命搁在了完全不受自己主宰的大赌盘里,任由命运的跳子在诸多格子之间不断跳动,没有人知道它最终会停留在哪一格——生,亦或是死。
不多时,领头的两艘同盟国战舰再度开火。大雨瓢泼的海面上,赤黄的火光伴随着团团黑色的烟尘突然出现在深灰色战线右舷。留给美英官兵准备的时间很短,仅仅十数秒之后,那可怕的炮弹便呼啸而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瞬间冲击着人们的耳膜。几枚炮弹落在了“怀俄明”号左舷近旁,另一些落在了右舷外,站在指挥室里的美*官们顿时大惊失色:敌人重新开火后的第一次齐射竟然形成了跨射!
在这还没有导弹的年代,舰队炮战除了炮弹威力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射击精度,由于双方舰艇的距离相对较远,再加上风浪对船身稳定性的影响,舰炮瞄准的难度往往要比陆上炮战大得多。现役战斗舰艇通常装备6门或6门以上主炮,它们齐射时每发炮弹的弹着点并不会重叠,而是较为均匀地分散在一定地区域,这就是所谓的散射。当散射区域能够覆盖目标舰船的全部或大部分时,也就意味着敌舰被笼罩在己方火力范围内,这就形成了跨射。
“右转10度,全速前进!”
在哈罗德-斯塔克的指挥下,笨拙的战象一边加速转向一边发出震天怒吼,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周围弱小无力的羊群。厚重装甲保护下的指挥室里,不少军官转身面向右舷前方。在他们的注视下,“怀俄明”号射出的炮弹带着巨大惯性在远处海面上激起高大的水柱,从某些角度看,德国舰队仿佛在刹那间被抹去了,但另一些位置上的船员却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看到己方炮弹连德*舰的皮毛都没有碰到——和德国人精准的炮击相比,“怀俄明”号战列舰主炮手们的表现令人感到遗憾。
就在人们以为战场将出现一边倒形势的时候,上帝却伸出了他那神奇的手。尽管两艘德国战巡的第一轮射击就获得了极佳的弹着点,可炮弹却始终跟目标差之毫厘。拥有硕大身躯的美国战列舰在浪涛和水柱之间顽强的抗争着,航速缓慢加上身处整个船队之中令它在战术机动上显得非常笨拙,但它的每一次还击仍令德国人心惊肉跳。
等到美舰炮火逼近本方战舰,“德弗林格”号发出了“随我机动”的命令,两艘高速航行的德国战巡以演练多次的套路整齐划一的向右急转舵,待美国战列舰打来的下一波炮弹落下时,它们又将美国人的炮弹远远抛在了后头。
铃铃铃……
主炮齐射前的警铃声响起,威廉-马沙尔和他的僚属们静静矗立在“德弗林格”号上拥有厚重装甲防护的最佳观测位置,看着一波又一波炮弹跨过上万米的距离去蹂躏那些无助的美英商船——看似可怜,可正是它们将数以千吨计的作战物资和成千上万的作战部队运往亚速尔群岛,使得这场激烈而残酷的争斗得以持续下去。
“目标起火了!”这句话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好几个人口中蹦出来,站在靠前位置上的威廉-马沙尔自然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远处海面上那抹鲜艳的亮色。接下来的几秒,指挥室内谁也没有说话,但当又一阵几乎同样明亮地光在远处海面上跃起时,终于又人忍不住喊道:“太棒了!又打中目标了!”
一支烟的功夫,两艘德国战巡又以最快速度进行了数轮齐射,炮弹击中钢制舰体后引发的重量级爆炸不断转换成为照亮夜空的火球,而从射击观测室传来的报告也证实了目标中弹起火的状况,它的航速明显降低,先前那样的频繁转向规避已经不复存在。对于这样的报告,舰上的德*官们都感到非常兴奋,乐观的情绪迅速蔓延,仿佛人们已经亲眼看到了“怀俄明”号正在下沉似的。
然而,5钟、10钟,直到一刻钟之后,目测依然可以看到那艘美国战舰上炮火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