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7月10日,星期五。在这个下着蒙蒙细雨的清晨,坐落在宾夕法尼亚大道的美国总统官邸看起来跟往常没什么不同,只是蹲守在围栏外的新闻记者略微较平时多了一些。早八点刚过,插着英国、日本、苏俄国旗的汽车便从白宫正门鱼贯而入,现场等候的记者们立即亢奋起来。
如果那些非正常渠道流传出来的消息属实,这注定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
上午10时许,在白宫外面等候的记者们注意到一群身穿礼服、头戴礼帽的人在白宫南侧的门廊前合影,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和国务卿亨利-****生赫然在列,人群中还有英国外交大臣尼维尔-张伯伦、海军大臣弗雷德里克-菲尔德,日本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以及较少在国际场合露面的苏俄外交部长李维诺夫。
通常情况下,全体合影意味着会议的成功举行——至少是阶段性的成功。到这时为止,美国政府的新闻发布部门仍拒绝向媒体透露任何有关此次会晤的具体情况,但这样的多方会谈很难做到绝对的保密,有关美英日苏在共同遏制同盟国阵营扩张问题上达成一致,将以秘密条约形式明确各国义务的内幕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几份惯用小道消息和花边新闻博人眼球的报刊还像模像样地刊载出了条约内容,有的一看就纯属臆想,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但不管怎么说,四国高层会晤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引得派驻华盛顿的各国外交官员、新闻工作者以及谍报人员四处活动。
大西洋对岸的欧洲时值盛夏酷暑,和往年一样,德国的王公贵族和达官显贵们纷纷前往乡野湖畔或北方海滨的城堡别墅度假消暑,国家行政机器由此调至慢速档。年过七旬的德皇威廉二世没像早年那样乘坐游艇长时间泛游北海,而是在勃兰登堡的无忧宫静养,精力充沛的皇储小威廉则搭乘军舰去了地中海巡视殖民港口、访问友好国家,仿佛美英日苏四国在华盛顿的密会跟德国毫不相干,但这显然只是外人看到的假象。就在四国外长在秘密条约上签字后,德国的军政首脑们很快收到第一手情报:秘密条约的各项条款基本跟之前探知的相一致,美英苏日基本形成了防御性质的军事同盟,但紧密程度较1915年以前的英法俄三国协约有所不及,即便德国对美英开战,日本和苏俄也依然可以保持中立;美、英、日决定绕开利默里克海军条约,按照标准排水量五万吨、主炮口径16英寸的标准秘密建造新主力舰和不加限制地建造新航空母舰,并加强在海军技术装备领域的交流共享,还有向苏俄提供海空军技术援助;美英和苏俄还将联合援助法国苏维埃政权,利用法国内战消耗同盟国的精力。
出乎很多国际观察家的预料,德国及其盟友没有立即针对美英日苏的四国秘约采取强有力的反击行动,也没有进一步扩充军备,而是仅仅通过欧洲的主流报刊向这些国家的首脑和民众发出警告:德国能够在1914年击败占据优势的旧协约国,就能在1931年击败处于均势的新协约国。沉沦的法兰西和残破的俄罗斯便是最好的教训!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借媒体之口发出的非官方警告往往是最无力的表现,但一些精明的国际观察家同时指出,务实的德国人早就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他们通过占领亚速尔群岛抢得了洲际战略的先机,使得英国本土在战时陷于孤立,苏俄获取外部援助的效率也将下降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德国人近期正加紧剿灭位于法国本土的革命武装,并在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俾斯麦群岛等南太平洋殖民地实施大规模的军事建设,对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进行要塞化,还通过强行租借法属凯尔盖朗群岛的法兰西港和马达加斯加的苏瓦雷斯港,从而建立了一条从东南非到南太平洋的海上供应线,增强了本土与东方殖民地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颇具战略眼光的布局。
无论国际观察家们怎么看、怎么说,国际形势如何发展,最终还是要由时间来揭晓。7月26日,161名德国伞兵从天而降,突袭了阿尔及利亚南部城镇瓦迪马的一处农场,对在此集会的法国苏维埃最高委员会成员们来了个一锅端,并当场捕获了来自美、英、苏俄的联络员,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