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棺材里的血尸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石匣村山上的古洞中,两扇石门敞开着,一股股阴冷的气息从门内飘飘荡荡而出。整个敞开的石门就像一个恶魔张开的大嘴,接引着送死的人不断进入,有进无出???

    半个小时前,林繁茂教授与考古队的刘队长带领着一众工作人员将墓室的大门打开。为了防止墓室内的有毒气体置人于死地,负责开启墓门的工作人员都戴上了防毒面具,其他人则戴上口罩站在距离墓门很远的地方。然而,当墓门开启时,众人明显地感觉到一股股空气自墓室内涌出,虽然有些阴冷,但是却很新鲜。显然,墓室内部和外面的环境是想通的,里面的空气根本就是新鲜的,不会对人体有害。

    “看来当年建造墓室的时候,是设有通风口的,所以里面的空气是长期流动的。”林繁茂教授一边脱掉戴在头上的防毒面具,一边对众人说道。

    墓门开启,工作人员立即带着照明工具走进去布置。林教授和刘队长则一边观察墓室内部的格局,一边指导大家的工作。

    墓室内没有什么所谓的左右配室,只有一间主墓室。墓室中央是一口巨大的棺材,棺材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木料制成,而是一口石棺。根据目测,石棺所用的石料和墓门所用的石料一样,都是石匣村山上开采的青石。

    墓室里面并没有什么高档的陪葬品,左边是一些破碎的瓷器瓦罐,右边是一些刀枪器械,大部分都已经生锈腐朽了。

    “老师,看来就出土文物的珍贵程度相比,这里可没法和马王堆相比啊。”考古队的刘队长对林繁茂教授说道。

    “现在的确是这个样子的,不过明末清初的墓葬选择唐代开山建陵式的葬法,在国内的确是首屈一指,或许我们能解开什么历史疑团也说不定呢。”林教授说道。

    刘队长点头:“棺材还没开呢,也许里面能有什么名贵的陪葬品呢,再不济,出现一具不腐的尸身,那这里也出名了,哈哈。”

    张一凡等人虽然目睹了开启墓门的过程,但是并没有进入墓室,毕竟作为前来实习的学生,他们还没有进入刚刚开启的墓室的资格。而电视台的记者也不过是拍摄了墓门开启的过程,现在,他们也不允许进入墓室拍摄,以防止弄坏了里面的陪葬品。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赵晴,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我市长清区石匣村的某山头上,一周以前,村民们无意间在山上的古洞中发现了一个墓穴遗址。根据专家推测,这座墓穴建立于明末清初,至于墓穴中安葬着什么人,还要专家们进一步通过考古发掘才能说明。参加本次考古活动的除了省市级考古研究所的专业考古人员外,还有本市J大学的八名实习学生,下面,我们将一一采访他们。”

    洞穴外的帐篷中,张一凡等八人正接受电视台的采访。第一次出境,八人不禁有些紧张,纵然是性格最开朗的岳颖,面对镜头也有些拘谨,说话的时候连连出错。

    倒是平时比较矜持,不怎么愿意出风头的林诗音显的很平静,说话井井有条,对于本次考古活动的目的以及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到最后,林诗音俨然成了八人的发言代表,不过其他人倒也没什么嫉妒的心理。这件事,张一凡倒是心中颇有感触,大学为了区区几千块的奖学金、优秀班委、党员等的争夺,很多平时很要好的同学在背后相互捅刀子、反目成仇的事件屡见不鲜,真正的人性丑陋点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崭露无遗,也正是因为张一凡目睹了这些事情,所以当年的他毅然决然地退出学生会的竞选,在那里面,更多的丑陋让他觉得厌恶、恶心。

    “看来林同学对于各个朝代的墓穴特点很是了解啊,刚才我们也提到了这座墓穴是明末清初的产物,但是其建造模式却很像唐代的陵墓,那么林同学能不能说说唐代陵墓建造的特点呢?”电视台的记者赵晴问道。

    林诗音不好意思地看了大家一眼,并没有看到大家嫉妒的眼神,反而是充满了鼓励与期盼。林诗音顿时心中踏实了很多,说道:“其实我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唐代的陵墓主要是依山为陵,无墓门、神道等装饰性建筑,较难发现,故不易被盗。所谓的依山而陵,就是将山体从中央掏空,然后在里面建造陵墓,历代唐朝的皇室陵墓除了特殊情况来不及或者没有财力建造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是这个模式建造的。当然了???”

    “啊???”

    正当林诗音说到这里的时候,墓穴中突然发出一声惊叫,似乎里面的人发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接着,踏踏的脚步声传出,几名女性工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