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东线战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一个事实,它凌驾在我们的历史运动之上,它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我们全部的历史它同时是我们政治伟大之重要的因素和我们精神软弱之真正的原因,这一事实,就是地理的事实。”

    这段话是一个俄罗斯人说的。

    辽阔的大地给了俄罗斯人一种安全感,他们身处大地的怀抱中,相信俄罗斯母亲会帮助它、保护它,不会感到任何恐惧。然而正是巨大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却又造就了俄罗斯人的惰性和依赖性。生活在这广袤无垠的沃野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俄罗斯人只要稍稍费点力气就可获得可观的果实,满足起码的生活需要,而无需积极进取,努力创造财富,也无需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更何况寒冷冬天,到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黑夜漫漫、白天短促,既不适宜、也无法进行户外劳作,人们宁可聚在室内酗酒、跳舞,发泄内心的喜怒哀乐,也不会去为生存与寒冷拼搏。

    抛开林云对俄罗斯人的厌恶,他对于那段地理事实影响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还是很认同的。这一点无论是任何国家,都无可避免。

    从俄国人的角度来看,俄属波兰的领土,象是从俄国本土伸出来的一个“大舌头”它的三面都被德奥两国的领土包围着:北面是东普鲁士,再外面就是波罗的海;南面是奥地利的加里西亚,其后面是喀尔巴阡山,掩护着通向匈牙利平原的一切通路;西面则为德国地西里西亚省。

    当战争爆发以后。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曾经挥动俄军迅速侵入东普鲁士,以便减轻德军对于自己法国同盟者的压力。

    俄队被动员起来,他们集结兵力的准确时间只有上帝才知道,当尼古拉大公因为法国盟友的催促而逐渐失去耐心的时候。他怒不可遏,大发雷霆,然而这并不能立即改变俄军那低下地效率。

    因为和德国相比,在德国边境的各省中,到处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网,而波兰也和俄国本土一样,交通道路体系很不发达,因此。德国人拥有一个重大的优点,能够迅速集中自己的兵力来迎击俄军的进攻。

    在这一点上,不能不提到林云曾经给克拉克元帅提出的建议。由于大量生产军用卡车,并且建设了多条重点公路,德军的集结能力,机动能力远比仅仅依靠铁路而提高了许多。有人曾如此评价德军地机动能力:“你不知道他们(德军)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当你的情报显示他们在洛林地区进入战略准备时,可能他们实际上已经绕过了比利时你不能用旧有的眼光去衡量这样地机动”

    不过,德军统帅部也充分认识到,德军如果自己首先发起进攻。那么,他们向波兰和俄国境内深入得愈远,则这种优势也就会逐渐地消失。所以,根据历史的经验即可看出,德国方面最有利的战略,就是要把俄军引诱出来,使其脱离原来位置。林雷逐渐靠近德国。待他们进到对德军有利的地位以后,即发起反突击把他们压倒。

    然而德国地兵力是早已计划好的。在东线。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师加上奥军与俄军对峙,这种后果固然避免了让俄军能有足够的时间来逐步集中兵力,能够充分地发动他们那架既笨重而又生了锈的战争机器。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到去年底,东线地战争态势始终没有达到过战略初期的预计。

    因为在这上问题上面,德奥两军统帅部有着意见分歧。虽然双方都表示同意,认为最为迫切的任务是要在6个星期之内阻住俄军的前进,以便德军首先击败法国,而后,德军调头东向,与奥军会合,共同对付俄军,给俄军以决定性的打击。

    但是所谓意见分歧,也只不过是行动方法问题而已。

    德国方面坚持,首先要在法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因而只想在东方保留最少量的兵力。但是一些政治上地原因妨碍了德军统帅部从东普鲁士撤军,迫使他们改在维斯瓦河地区进行扼守。这一行为导致了东线战场上地尴尬局面,虽然在战争结束后有的军事专家认为,如果德军从东普鲁士坚守而不是在维斯瓦河地区与俄军对峙,东线地战况必然会走向另一种结果。

    而奥国人则受了他们总参谋长康拉德的影响,希望立即发动一次进攻,以便使俄国的战争机器抛锚。因为这个想法可能对德国有利,能使德军在法国进行决战时不至受到俄军的干扰,所以德军统帅部也就同意了奥国人的建议。

    康拉德提出的计划是,首先用两个军团的兵力从东北方向攻入波兰,再以两个军团的兵力部署在它们的东面,以便从右翼掩护这两个军团的进攻。

    在敌人营垒当中,情况也是一样。同盟者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战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无论从军事原因,还是从政治原因来说,俄军统帅部都是希望首先集中全力来对付奥国。因为在此时期,奥地利正是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很容易被击倒。

    如果只留下一个德国,就可以等候全国完成总动员以后再来从容应付。可是,法国人的看法却与此完全不同。他们希望首先减轻德军对于他们本身的压力,因而力主俄军同时攻击奥国和德国。

    结果,俄国人只好同意,除对奥国实施进攻外,同时也对德国发动了一路进攻。但是,他们对于这个额外的进攻,在兵力和组织方面,都是事先没有准备的。

    这对于战争初期的德奥联军来说。不啻是个非常有利地情况。

    在西南正面上,俄军有4个军团,分编成两个集团,各辖两个军团,预计采取向心方式。同时进攻加里西亚境内的奥军。在西北正面上,俄军有两个军团,预计用来进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