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诸葛亮的机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诸葛亮自我标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世把他当作千秋万载的表率。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推崇备至,不吝溢美之词,但是书中有几处疑问,不知是作者的败笔还是伏笔。

    1、徐母之死

    徐庶被曹操骗到许昌,见了母亲,母亲勃然大怒:“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遂弃明投暗,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徐母独自转入屏风后面。过了一会儿,家人出来禀报:“老夫人悬梁自尽。”

    徐母愤而上吊自杀,完全出乎徐庶的意料。徐母之意,是要免除儿子的后顾之忧,让他一心一意辅佐刘备。

    徐庶离开新野时,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向他隆重推荐“卧龙先生”诸葛亮。怕诸葛亮不肯出山,又专程到卧龙岗,请他辅佐刘备。诸葛亮闻言作色:“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一点都不给徐庶面子。徐庶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诸葛亮躲在卧龙岗,一直在静观时变,待价而沽。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如果真是汉贼不两立,他投靠的主子只有刘备。但是徐庶告诉他已经把他推荐给刘备,他却装腔作势,不屑一顾,故作清高。

    刘备正在准备礼物去拜访诸葛亮,司马徽来了。司马徽听说徐庶在此,专门来和他相见。徐庶不在,刘备告之缘故,司马徽说:“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囚,必不肯驰书召其子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刘备大惊,司马徽说:“徐母高义,必羞见其子也。”刘备问徐庶推荐的诸葛亮如何,司马徽说:“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诸葛亮与徐庶既为密友,岂能不知徐庶到了许昌,其母必死,但是他就要装聋作哑。徐庶不走,军师的位置不知何时才能轮到他。

    2、庞统之死

    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两个都得了呢,天下唾手可得?非也。龙凤相争,必有一死。

    诸葛亮做军师,庞统做副军师,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刘备真高兴啊。

    张鲁准备兴兵取川,刘璋忧心如焚。张松献计,游说曹操兴兵攻打汉中。张鲁自顾不暇,自然无暇他顾。

    张松到了许都,得罪曹操,差点丢了小命。自觉有辱使命,就想到刘备那儿碰碰运气。刘备探得消息,派赵云前往郢州迎接。到了荆州地界,关羽已在馆驿恭候。次日,刘备又和诸葛亮、庞统到荆州城外迎接,备极礼遇。张松受宠若惊,卖主求荣,自告奋勇作内应,并献上蜀中地图。

    刘备得张松、法正之助,打着相助刘璋的旗号,兴兵入川。荆州乃后方根据地,由诸葛亮亲自镇守。庞统随刘备出征,出谋划策。庞统立功心切,劝刘备与刘璋相会时乘机杀掉刘璋。刘备以时机不到不从。听说张鲁打算攻打葭萌关,刘璋请刘备前去镇守,刘备二话不说带着兵马去了。

    刘备到了葭萌关,既得民心,就找借口向刘璋索要兵马粮草。刘璋敷衍了事,二刘翻脸。刘备决计进攻成都,用庞统之计顺利夺取了涪水关,商议进取雒城。忽报诸葛亮使人送来书信,言将帅凶多吉少,务必谨慎。庞统看了暗想:“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于是再三催促刘备进兵,在落凤坡中了埋伏,死于乱箭之下,年仅三十六岁。

    庞统自从投靠刘备,屡欲立功,最终一事无成,实在有负“凤雏”的盛名。庞统最大的缺点是心胸狭窄。诸葛亮算无遗策,一用激将法,庞统就沉不住气。心浮气燥是用兵的大忌,庞统稀里糊涂就完蛋了。如果庞统取了西川,诸葛亮还能大权独揽吗?

    3、关、张、刘之死

    庞统死了,诸葛亮乐得去取西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