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顾茅庐是一场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建安十二年,刘备到新野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这年冬天,刘表请刘备到荆州相会。刘表又为立长立幼烦恼,想听刘备的意见。刘备一时失言,被蔡夫人偷听,怀恨在心;再次失言,有藐视刘表,觊觎荆州之意。蔡夫人乘机怂恿刘表除掉刘备。刘表无可无不可。蔡夫人马上召见蔡瑁,决定连夜杀死刘备。伊籍探知,紧急通知刘备。刘备一行星夜逃回新野。

    蔡夫人一计不成又施一计。欲以在襄阳大会众官为由,谋害刘备。使者请刘备到襄阳。众人以为不妥,关羽不然。刘备决定赴会,赵云自告奋勇为刘备保驾。

    刘备和赵云到了襄阳,二人形影不离。次日宴会开始,蔡瑁用计把二人分开。危急之际,又是伊籍暗通消息。刘备不及通知赵云,单人匹马冲出西门,落荒而逃。蔡瑁带人随后追赶。

    刘备跑了一阵,前面有一条河,叫做檀溪,是襄江的支流。檀溪有几丈宽,挡住了去路。刘备调转马头,眼看追兵越来越近。他别无选择,只得强行渡河,下水没几步,坐骑前蹄下陷,衣服都打湿了。刘备加鞭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话才说完,那马从水中喷涌而出,腾云驾雾一般飞到了对岸!他回望对岸,蔡瑁已带人赶到岸边。

    刘备跃马过檀溪,好似鲤鱼跃龙门。他的运气从此一天比一天好了。

    刘备如痴如醉,策马信步而行。夕阳西下,一个牧童骑牛吹笛而来,好不悠然。牧童见了刘备,停牛罢笛,看了一会说:“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刘备吃惊。牧童说:“因常侍师父,有客到日,多曾说有一刘玄德乃当世之英雄。今观将军如此模样,想必是也。”刘备问:“汝师何人也?”牧童说:“吾师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颖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刘备又问:“汝师与谁为友?”牧童说:“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刘备说:“吾正是刘玄德。汝可引我去拜见你师父。”可见司马徽经常和客人谈起刘备,对刘备十分了解。

    刘备和童子在庄前下马,步行到了中门,听得琴声甚美。刘备示意他暂时不要通报,好好欣赏一下。琴声突然停止了,一人笑着走出来,说:“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童子说:“此即吾师水镜先生也。”刘备见其人仙风道骨,器宇不凡,连忙上前施礼。司马徽说:“公今日幸免大难!”刘备吃惊不小。童子说:“此刘玄德也。”童子多事,师父早就猜到了。二人分宾主坐定。司马徽说:“公今必逃难至此。”刘备据实以告。司马徽说:“吾观公气色,已知之矣。”于是问刘备:“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偶耶?”刘备说:“命途多蹇,所以至此。”纯粹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司马徽说:“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司马徽自然而然就把对话引到了正题,好给刘备推销人才。刘备不以为然:“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司马徽说:“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刘备遗憾地说:“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贤,奈未遇其人何!”司马徽说:“今天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刘备喜出望外:“奇才安在?果系何人?”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问:“伏龙、凤雏何人也?”司马徽抚掌大笑:“好!好!”确实是好,鱼儿要上钩了。刘备再问,司马徽说:“天色已晚,将军可于此暂宿一宵,明日当言之。”

    司马徽这一番话,很难说是即兴发挥,更象是预先做了功课,只等刘备来了,就照本宣科。

    刘备想着司马徽的话,夜不能寐。到了半夜,一人敲门进来,司马徽问:“元直何来?”刘备起床偷听。其人回答:“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及至相见,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故遗书别之,而来至此。”司马徽说:“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仕,奈何轻身往见景升乎?且英雄豪杰,只在眼前,公自不识耳。”刘备大喜过望,看来来人不是伏龙就是凤雏。想出去相见,又觉得卤莽。再说司马徽已经说了“明日当言之”何必如此冒失呢?

    刘备傍晚才到司马徽庄上,徐庶半夜就来了,说明他即使不在襄阳,也在附近。刘备弃席而逃,襄阳众官都知道了。徐庶在刘表那儿,不会不知道。刘备逃到了哪里,他也应该知道。他就是这一带的人,深通兵法,熟悉山川形胜。

    司马徽居然不知道徐庶去投刘表。果真如此,徐庶离开刘表,又何必夤夜前来告诉司马徽。司马徽半夜三更吹捧徐庶,有什么必要?徐庶投刘表,不会今天去明天就走吧。他早不走晚不走,一定要今天走?就是今天要走,也没必要半夜三更跑来向司马徽汇报。

    司马徽的庄园那么大,偏要安排刘备睡在进门旁边的房间。半夜三更的,他们说话也不小声点。他们都是有教养的人,不会不懂得基本的礼节。

    他们就是要给刘备演戏。如果刘备听不到,就没办法往下面演了。

    好不容易等到天明,刘备求见司马徽:“昨夜来者是谁?”司马徽一点也不吃惊:“此吾友也。”仿佛刘备早就知道了。刘备请求相见,司马徽说:“此人欲往投明主,已到他处去了。”“且英雄豪杰,只在眼前”怎么又到他处去了呢?刘备问其姓名,司马徽不答;又问伏龙、凤雏到底是谁,还是不答。昨晚才说“明日当言之”天亮就不认帐了。刘备请司马徽出山,司马徽说:“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又把刘备的胃口吊了起来。

    刘备回到新野。次日送别刘琦回城,忽见一人长歌而来:“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刘备想:“此人莫非水镜所言伏龙、凤雏乎?”司马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下马相见,请他同到县衙,此人说:“我乃颖上人也,姓单,名福。久闻使君纳士招贤,欲来投托,未敢辄造;故行歌于市,以动尊听耳。”刘备大喜,待单福为上宾。单福以“的卢”妨主考验刘备,刘备生气地说:“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单福笑着道歉:“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刘备通过考试,单福也取得了刘备的信任。刘备于是拜单福为军师。

    刘备真是糊涂,听一个陌生人吟了几句诗,又说了一通道理,就信以为真,还拜他为军师,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他。万一他是曹操派来的奸细,岂不落入圈套之中。然而有了司马徽的铺垫,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或许刘备有他的用意。他要向“遗贤”表明,他刘备求贤若渴不是假的。素不相识的人,都能深信不疑,委以重任。伏龙、凤雏应该主动上门了吧。

    还有一种可能,刘备知道单福就是元直,故意不点破,看他怎么表演。这种策略也颇符合刘备深藏不露的性格特征。刘备听过元直和司马徽的对话,对他的声音应该似曾相识。刘备刚回到新野,他就前来投托。早不来,晚不来,应该跟司马徽有关联。

    刘备离开司马徽庄上时,徐庶肯定没有走。徐庶化名单福,应该是和司马徽商量的结果。

    徐庶为何不光明正大投靠刘备?因为他一旦挑明身份,就要和伏龙、凤雏扯上关系。司马徽把伏龙、凤雏吹得天花乱坠,刘备又要追问:“伏龙、凤雏果系何人?”现在还不到诸葛亮出场的时候,搞得越神秘越好。

    曹仁手下吕旷、吕翔来攻新野,单福从容不迫,指挥若定,杀得二吕大败亏输,兵败将忘。曹仁气不过,倾巢而出,发誓踏平新野。单福料定曹仁后方空虚,略施小计,乘机夺了樊诚。刘备大喜过望,视单福为左膀右臂。现在刘备可以放心了,曹操即使要使反间计,也不至于把偌大一座城池作为赌注。

    曹仁败回许昌。曹操问:“不知谁为刘备画策?”曹仁说是单福。曹操不知道。程昱笑着说:“此人乃颖川徐庶,字元直。单福乃其托名耳。”曹操说:“徐庶之才,比君何如?”程昱说:“十倍于昱。”曹操说:“惜乎贤士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