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派人在彭城开始了拉网试的寻找,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梧县将马上就要离开徐州前往豫州的华佗找到了,彭城国相阚泽亲自前往接迎。华佗这才知道徐州城附近流传了瘟疫。华佗本是来就是个救死扶伤,医德高尚的人,听到有瘟疫,二话没说立即带着自己的几个徒弟跟随阚泽前往下邳。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约生于汉冲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现在这个时候也就五十来岁,阚泽救治刘风心切,派了几辆马车和数骑兵护送华佗日夜兼程的赶往徐州城,就是这样路上还是走了十来天,因为华佗年纪大了,他经不起这路上日夜不停的折腾,路上还是不时的停下休息。等到华佗干到了徐州城的时候,刘风已经是处于再次昏迷的状况中。
华佗一到就被陈宫和荀攸请到了刘风的营帐之中为刘风治疗,为刘风把脉之后华佗告诉大家,刘大人的问题很严重,如果不是他的身体强壮,换做一个平常人,那么他坚持不到今天,就算自己能把他治愈好,至少要两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以前状况。大家听了非常高兴,这就是说刘风有救了,只要有救别说是休息两年,就是休息十年主公知道了也会愿意。随后华佗又吩咐众徒弟给其他的染病的百姓和军士观察治疗。同时又让荀攸派人在营区里架起了六七只大锅,用来熬制汤药。起初众人还不知道华佗的用意,后来才知道病人太多,所以只能用这样的大锅来熬制,不过刘风喝的汤药是华佗用小瓦罐亲自熬制的。煨制好的汤药都是貂禅给刘风喂下的,连吃了华佗的汤药两天后,刘风又苏醒过来了。貂禅看到后高兴的说道“大人你不会有事了,华佗神医来了,你就是吃了他的药醒过来的”刘风很想回答她一些话,但是没有力气说,貂禅看了连忙对他安慰道“大人你不要说话,你现在身体还很虚弱,先好休息吧,蝉儿会好好的照顾你的”
两个月后,徐州城附近的瘟疫终于被控制住了,但集中区有一半的病人还是没能抗住,其余的三万来人都差不多治愈了,不过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修养和康复过程。刘风终于可以下床走动了,只是原本十分健壮的他现在消瘦的形削锁骨,貂禅还是每日扮做小兵在他帐前伺候。李海来信命令刘风立即回到光明城去好好修养。徐州的工作全部交给陈宫和荀攸。刘风收拾了一下随即带着貂禅就上路了,不过临走的时候他没记将华佗师徒也一起带上,这段时间通过和华佗交流,刘风已经和华佗结交成了一对忘年的知己。因为华佗来到病员集中区后,发现这种将病人集中隔离的方法是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防止瘟疫蔓延的方法,以前还从来没人这样做过,后来从荀攸口中得知这一切都是刘风命令做的,并将刘风焚烧垃圾和用生石灰消毒净化水源,因为穿梭于病人之间才染上病的事都告诉了华佗,华佗听了非常吃惊,对刘风这样一个不懂医术,却能想到这么有效的防治方法感到惊奇。特别是刘风有一颗善良救助百姓之心,让华佗感觉到刘风很有天赋,是个学医的绝好人才。谈到这事时刘风告诉华佗,自己只不过是懂得一点最简单的方法来控制瘟疫的蔓延,如果天下的百姓都能懂得一些简单的防范措施,能多有几个华神医,那么就是发生瘟疫也不怕了,所以希望华佗能和自己去东莱大学里面教授那里的学生学医,提高青州的郎中行医水准,这样就能更多的救治天病人。
华佗听到青州竟然有专门的医学学校,觉得大为惊奇。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时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名医弃医从政的例子很多。这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同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入仕做官也是华佗的人生目标,从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该书还记载,沛国相陈珪荐举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辟他做官,他都不去。这又是为什么呢?那是华佗在行医的过程中,他已经迷恋上医学,不愿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华佗想到竟然还有如此看重医学的人,特地发将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开设学校,不由的感触极深,于是他决定听从刘风的话,前往东莱的学校看看,如果真的是如刘风所说,那么他觉得就此可以将自己毕生的所学传授给学生。
在前往青州的路途之上,华佗还给刘风介绍现今天下的另外的一名神医,华佗说道“此人叫做张机,他才是治疗伤寒病的高人,要是这次是他在这里,就不会象自己这样还会死了那么多百姓。”刘风摇摇头说没听过。要华佗好好给自己介绍一下这个人,看看能不能也将他请到青州来。华佗说道“张机字仲景,南阳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自小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在下有幸拜读过他的伤寒病著伤寒杂病论,这是现今最完整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方剂,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我这次为大人和徐州百姓用的都是出自他的药方”
刘风听完以后说道“张仲景我这个名字我倒是听过,只不过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叫张机,真是惭愧啊!”说完刘风看着华佗笑了笑。刘风接着说道“华神医知道最好的救治百姓的方法是什么吗?”华佗不解的看着刘风,他觉得好象这里面话中有话,于是华佗说道“刘大人你觉得呢?虽然你说你不会医术,但是你问我这样的问题,我想你一定有你自己的答案,可否说给老头儿我听听”刘风觉得华佗不愧是人老鬼精,一下把问题抛回给了自己。
刘风笑了笑,然后慢慢说道“华老这么看的起后生我,那我就大言不惭的说说我的看法吧!现在这个动乱的年代,诸侯连年混战,民弃农业,城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就算有华老和张机这样的神医,就算你们跑断了腿,又能救治的多少人呢?所以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结束诸侯的混争,整治水利,防止水旱灾害,让百姓生活在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之中,这才是减少百姓伤亡的最好办法。先生你觉得我说的有理吗?”
华佗很是惊讶的看着刘风,看着他那目前略显瘦弱的身躯,可以看得出此人在生病之前一定是位彪捍的将军,奔波于战场的他能有这样的见解,可见这个人不简单。刘风说的很对,一个医生再厉害,他一生救治的人也许还赶不上一场战乱,战乱才是夺去人生命的最大元凶。华佗想到这里看着刘风说道“大人能有此见解,老夫深感敬佩,我相信大人日后能为平息这混乱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的,那样你比跟着我学医还能救治更多的天下百姓”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聊,十多日后到达了泰山,刘风对华佗说道“华老随我去见见我的主公吧,我想他见了你以后会很高兴,因为我的主公是个最欣赏先生这样有知识有本领的人。”华佗笑笑说道“我看我这个行走江湖的老郎中还是不去打扰你主公好了”“先生你说错了,我主公可不是这么世俗的人,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心里装的是天下百姓,哪怕你是个屠夫他都不会介意的”刘风笑着对华佗说道。自从生病以来,刘风似乎连说话的语气都改变了许多,不再象以前那样性子急大嗓门。华佗以前没见过刘风,所以他不知道刘风以前是什么样子,这些只有貂禅感觉到了。
李海将刘风和华佗等人迎接到了泰山俯内,宾主落座。李海知道面前的这位仙风鹤骨的老者就是名传华夏几千年的神医华佗,这种人才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瑰宝,只可惜他的毕生所学的精华青囊书这本医术经典没能流传下来,否则我国现代的医学水平绝对要比西方先进,也许主导世界的医*流标准就是中医了。如果将华佗的这笔宝贵财富通过自己的努力保存和发扬下去,那么也是自己回到古代后对后代社会作出的一个巨大贡献。
李海想到这里于是起身说道“李某久闻神医高名,今日能得所见,乃是我李海的天大荣幸,在此我忠心的感谢华神医不辞辛劳,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使我徐州的数万百姓和内弟刘风免去疾病的痛苦”说着李海起身深深的向华佗鞠躬施礼。华佗一看连忙起身还礼说道“多谢李大人的赞誉。救死扶伤,济世医人本就是我等行医之人的宗旨,,大人能如此看重行医之人,老儿我已经深感欣慰,怎敢受大人如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