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马。”
刘备点点头说:“是呀,一个士兵是不能一下子看得住一大帮的俘虏兵。有时俘虏兵多了,还要杀死看守兵的呢。捉俘虏就像吃饭一样,胃口有几大,就吃几多饭。贪吃就爆肚子。”
刘备看了诸葛亮画的简单作战地图,又问了地名。方知道诸葛亮早就去那儿勘察过了,并拟出了迎敌方案。相比之下,他刘备作为新野驻军的主将却没有去过魏军来犯必经之路勘察过。而诸葛亮却在担任军师一职不久,就利用空闲时间,跑去了解那儿的地形地势,将那儿的地势了如掌网。而他身边的所有文武官员,谁能像诸葛亮有这样的敬业之心呢?
从跟诸葛亮商讨一事来看,刘备懂得,战前,要做到知彼知己,扬长避短。若要战胜敌人。战前先要了解战场的地形地势,再定作战方案。
刘备非常赞成这种战术。他决定在保卫新野,抗敌曹军的这一仗,让诸葛亮当全权的指挥官。他试试看诸葛亮指挥才能如何。失败了,只不过失去新野小城,他还不是在跑回荆州城,再跟刘表要兵马来再夺新野城。获胜了,那就证明诸葛亮胜任军师一职,日后就可以放手使用诸葛亮了。
诸葛亮是巴不得刘备让他独个人来指挥作战的。不让他独自指挥军队打仗的话,他这个军师,是白当得了。然而他却说:“我就是为主公作战方案,由主公来部署兵力吧。”
刘备说:“军师,我把全权交给你了。你怕什么?”
诸葛亮说:“主公是信用我,我感激万分,但是军中可能有的将领是不服我的。”
诸葛亮深知他在军中,年纪都比关张赵几员大将小,况且他又是刚来,身无寸功,现在就去号令他们,他们是不服的。
刘备说:“我已任命你当军师了,军中谁还敢抗命!你是不是对自已的方案信心不足?”
诸葛亮说:“亮是保证能用几千兵马打败夏侯悖的十万兵马的,就是怕关张二将,不听号令。如果主公想打一场大胜仗的话,那么,主公把帅印和指挥剑借给亮用一下。”
这是诸葛亮伸出手要权。
诸葛亮懂得,刘备对他的口头许偌,只是虚权;他要到了帅印和宝剑,他才有实权。
刘备很想只用几千兵马,打败夏侯悖的十万兵马,取得一场以少胜多之仗,来鼓舞军心,赢得民心,好让以后更的王业打下好基础。
刘备懂得,以后他能以少胜多,才能在诸侯雄起的时代,争到立足地盘,才有争天下的资本。因为以前他不会打少胜多的仗,才至今还没有根据地。
渴望胜利得刘备当场把象征权力的帅印和指挥剑,交给了诸葛亮。
刘备心里一直记着,关张二人曾在他面前讲过,诸葛亮这么年幼,有甚么本领的话。如果诸葛亮没有这两样东西的话,关张二人就凭借他们是结拜三兄弟的那层关系,来干扰诸葛亮排兵布阵。
诸葛亮拿到了剑印,非常感激刘备对他的信任,感激刘备给了他舒展才能的机会。
如果刘备像别的君主,一听到了谋士献出妙计之后,就讲,你所讲的,正合我之意。就这么轻轻一句话,把谋士献出来的妙计,变换成了他君主的东西。等到仗打胜了,史官就把功劳记载君主的头上。献妙计的谋士啥也不得到。从这一点来讲,他诸葛亮来投奔刘备,没错,择主择对了!
刘备之所以放手让诸葛亮全权指挥军队作战,因为他手下的谋士几乎是零,并不像曹操的那样,谋士云集的那么多,曹操爱用不爱用谁都行。
刘备必须装出非常尊敬谋士的姿势,以后才有的谋士来投奔他。当然刘备的军事才能也不如曹操,他就像东吴的孙权,事事都要谋士为他出主意才行。
刘备和孙权尊敬谋士,而弥补了他们的不足点,因此他们也能成一番帝业。
那时,刘备心里想,现在诸葛亮刚到军中来,在军中他还没有帮派,给他掌管一阵军权也不要紧的。等到诸葛亮要拉帮结派时,他刘备再把军权收回来。正是刘备这么想,他才放手给诸葛亮掌管军权。后来,刘备又得到了庞统,他就重用庞统,把诸葛亮放到一边去。这是后话先说的了。
诸葛亮虽然拿到了剑印,但是他心里还是担忧关张二人不服从他的号令。
后人有诗云;
将士征战年连年,
出生入死难升迁。
巧舌论说,
无功孔明揽军权;
唯恐关张不听命,
忙求刘备赐印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