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国家应当步入真正的统一,而解决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通过武力解决,二是通过相对和平的方法。”
“那么说说第二种。”
“迁都北京,将国府的政治中心全面北移,使南北政治的融为一体。”
“国会方面对此议案将会是什么态度?”
“如果先生同意第二种话,可以强行获取多数议席通过迁都。”
“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的态势呢?”
“这将给未来的政府留下很大的遗患,先生可以信任冯玉祥,但是他的继任者怎么处理,而且其它人会怎么想,我认为我们不能冒险。”
“武力解决?”
“是的,当然这些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
“如果动用武力解决,是否会导致战事的扩大化。”
“若选择第一种方案,三个月之内可以迫使冯玉祥下野,但可能会造成一些社会动荡。当然,若国会通过迁都的议案,而冯玉祥拒绝先生北上的话,请求先生授权我采取武力行动。”
孙中山同意了,离全国统一只剩余下最后一步了,外兴安岭的国土收回了,西藏、蒙古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中国只剩下半个新疆和西北军的问题了。
冯玉祥在北京已经得到了消息,不过他反对迁都北京。对于迁都北京的提案得到北方议员的支持,南方的议员却普遍反对。孙中山阐述了迁都北京的重大政治、经济意义,对此提议,国会进行了三天的讨论。多数西方国家支持迁都北京。在三天的讨论期间,杨洪森展开了行之有效的行动,这使得孙中山的迁都的议案得到了通过。不过消息传到北京时,冯玉祥有些做不住了,如果孙中山来北京,那么中央军也将进入北京,那么他的西北军去什么地方,南方?这种可能性显然不大。最可能出现的情形是他们西北军将会被打散分配到各地。
杨洪森向北京的冯玉祥发去一份邀请,一份建议。
如果杨洪森身处在冯玉祥的位置会怎么样,他会接受光头的政治呼吁,还是搏上一把呢?杨洪森不知道怎么选择,因为现在做选择的不是他。
全国的人都在注视北京的一举一动,河南的张之江、山东的李鸣钟致电劝其接受南京的建议。
段祺瑞、曹锟、吴佩孚都在做着冯玉祥的工作,呼吁和平统一。可是冯玉祥不愿交出军政大权,因为西北军的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他私人的印记。他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的迫使南京政府放弃,但是他的作法很快就失败了,在这一领域他根本不是杨洪森的对手。
南京方面不会一直这么待下去的,杨洪森向冯玉祥发去了最后一份电报,希望他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家统一的需要。中央的舆论机器马力全开。
冯玉祥一方面寄希望于谈判维持现状,眼看这条路走不能,便开始为武力抵制迁都做准备。
段祺瑞拒绝了冯玉祥的邀请,在南京期间他看清了对手到底有多强大,以南方现有的工业和经济水平,冯玉祥最多撑上半年就要向南京求饶。再者,杨洪森把他留在北京这是什么意思?
段祺瑞可是被称为政坛不倒翁,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气沉丹田,以不变应万变。
曹锟也是政坛摸爬滚打成精的人物,自然不会给冯玉祥当枪使。
东北吴佩孚有点英雄惜英雄的味道,致电让冯玉祥主动去除西北军番号,交出军政大权,接受中央的整编。
相比较而言,蒙古的徐树铮就比较阴险,他直接将冯玉祥的电报交到了政治部。徐树铮也是出了名的人渣,为了借机从蒙古回到关内,他狠狠地踹了一脚冯玉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