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在读初中的子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过去在亭林工作。1994年底,金山县委、县政府要办一份机关报,人手不够,经朋友介绍,我就来到了这份内部小报工作。

    到县城工作后,对韩寒读书的考虑余地也就大了起来。当时县城朱泾镇有一所初中叫罗星中学,教育质量在全县属于比较高的,特别是里面办了几个特色班,几乎集中了全校的尖子,中考进入重点高中的比率很高。所以除了朱泾镇外,其他乡镇的学生进去借读的也不少。当时韩寒在亭林中心小学读六年级,我打算让韩寒到金山来读初中。所以1995年韩寒升中学时,我就在朋友的帮助下,让韩寒借读到了罗星中学。

    让韩寒读罗星中学,我还出于另外一种考虑:罗星中学几乎聚集着全县的读书尖子,今后县内社会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很有可能出在这里。让韩寒到罗星中学读书,拥有这么一批同学,对他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足和发展会有好处。

    罗星中学不愧是罗星中学。进去时摸底考试,三门功课韩寒考了273分,平均91分一门。韩寒心里想:还好,也许可以进入班里的前五名。后来成绩单出来,一看排名,只有42名,倒着数反而方便。这事对韩寒的信心打击很大。我们希望他努力,让名次上去一点,至少得弄个中间偏上一点。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在"分数就是一切"的教和学的环境中,你努力,人家也在努力,而且比你更努力。所以几乎是整个初中阶段,韩寒在班级中的名次一直在40一50名之间,而他们班级共有54名学生。罗星中学当年共开设了4个特色班,但全校一共有14个班级,所以尽管韩寒当时成绩总在班级倒数"前十名",但放在全校比较,也还是全年级中间略偏上一点。

    我们每次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上,但韩寒总是一次次让我们失望。

    一次次失望后,我们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上。我们总认为韩寒不笨,成绩不好是不认真和粗心的关系,只要他自己要了,有紧迫感了,认真了,那么成绩总会上去的。

    为了照顾韩寒读书,我们就把家搬到了朱泾。他母亲的工作单位仍在亭林镇,她宁愿每天在朱泾和亭林之间来回奔波,挤公交车上下班。

    开始,我们借住在亲戚家一间空房间里,条件很艰苦。晚上陪着韩寒做作业,不敢开电视,怕影响韩寒。这是一片老公房居民区,房间里没有卫生设施,居民"方便"素用便桶和痰盂,"方便"起来很不方便。于是,一些想大展身手的居民便把目光盯向了弄口唯一的公厕。我也嫌在很小的房间里那种很小的容器上"方便"不方便而加入了公厕阶层,而且习惯于在早上上班前把那件私事办掉。公厕里只有四个位置,去得不巧便只能在外面恭候位置。如厕者大多十分自觉地提高位置周转率,没有拿了书报在那里随"便"翻翻磨蹭时间的,更不见"占了茅坑不拉屎"的。有些房子住得远一些又讲究珍惜时间的人,骑着自行车远道而来,一见里面客满、外面排队,只得又骑车到别处去另谋位置了。

    韩寒还算本事大,有时来了便意,离上学的时间又很紧了,便采取"忍"的态度,还自嘲说:"忍是一种美德。"

    应该说,韩寒虽然名次偏后,但一开始各门功课的成绩还是比较均衡的,尤其是他刚进校时的第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我,令当时的副校长、韩寒的语文老师彭老师赞不绝口。

    韩寒后来对数学不感兴趣,还殃及到对物理和化学也不感兴趣,应该说,与他的班主任数学老师有一定的关系。

    韩寒的数学老师是罗星中学的业务骨干,教数学很有一套方法。她出于对韩寒的关心和爱护,平时对韩寒的要求很严,而韩寒又不习惯这种管理,所以有抵触情绪。

    学生对老师一旦有了抵触情绪,那么肯定会影响到学生对这位老师所任的课的兴趣;而一旦没有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反感,那么他也就没有了学好这门课的动力。

    韩寒令老师感到头痛的事情一般不外乎丢三落四、作业不完成或者找不到、上课不遵守纪律等等。

    为此,韩寒还遭了罚。有一段时间,韩寒被罚一个人坐一个座位,而且几乎和老师"平起平坐",即和讲台齐,位置比第一排还超前。这样一来,其他同学可以过一段时间整排换一个位置,但韩寒因为有讲台挡着,所以只能永远坐在教室的一侧,几个月不作调整。侧得厉害,又离黑板很近,要看清黑板上的字就很吃力。有一段时间,韩寒的视力急剧下降。所幸韩寒的眼睛还算质量可靠,没有造成斜视,但从此落下了轻度近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