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玉兰把家里两个新新的细竹大篮子洗刷干净,找出两块干净的白棉布放开水锅里煮了煮,又熬夜把衣服改好,一切准备妥当,睡下没两时辰又赶紧起身发面,等到面发好了,灶台上的蒸锅开了,才叫陆小乙起来帮忙。
“盆里是刚舀的热水,你要嫌烫就添点冷水,哎!这么早把你喊起来,怪心疼的!”玉兰一边揪面剂子一边说道,其实,苦活累活她早起来做完了,见女儿起来帮忙,心里还是不好受,当母亲的都是如此吧!
陆小乙心里暖暖的,快快洗漱干净,帮忙放馅儿塞模子。
蒸馒头的蒸笼叠了四层,白白的面团儿均匀的摆放整齐,然后盖上蒸笼盖,大火开蒸,玉兰点上一支香来计时,然后点燃另一个边灶膛,开始熬粥。
这时,院内的公鸡才开始打鸣,陆忠很快起来,挑着水桶去井边打水。
等到馒头蒸好,玉兰把蒸笼分开静置,让它们慢慢冷却,让陆小乙把粥锅看着点,转身开始忙着早饭要吃的咸菜。
陆小乙一边往灶膛里添着柴火,一边看着忙碌的玉兰,天天早晨她都这样在灶膛前为家人准备吃喝,累是肯定的,但她脸上带着笑,行动间透着爱,全身散发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让人舍不得挪开眼去。
小丁和小庚随后也起床了,灶房里顿时叽叽喳喳全是他们的声音,小丁跑到陆小乙身边帮着她烧火,小庚瞪大眼睛看着陆小乙,吃惊道:“大姐,你今天起得比我还早!你真厉害!”
陆小乙得意的笑,“知道大姐的厉害了吧,以前都是我让着你!”
小庚很好骗,马上一副感动模样,并再三保证道以后不叫她懒虫了!
玉兰道:“好啦,准备吃饭吧,别耽误你爹载客!”
饭后,陆小乙穿上厚袄、套上陆忠的旧衣、戴上防风棉帽,带上两大篮馒头进城了。距离上次卖篮子,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官道两旁更加萧瑟凄凉,路上行人少了很多,陆忠车上也才坐了四个人。
可进了城就不一样了,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依然是那么繁华。
“爹,咱们还是去上卖篮子那条街吧,那儿人多,地方也熟。”
陆忠点头,把几个客人放下,赶着驴车往西大街去,到了地方,陆忠跳下驴车,再把穿的圆滚滚的小乙抱下车,说道:“馒头太多你也提不动,我先陪着你卖一会儿。”
陆小乙点头,看着川流不息的街道,不由得精神一震,把头上的棉帽正了正,粗着嗓门就吆喝起来。
“诶诶!梅花馒头呢!又香又甜的梅花馒头,保管你吃一个不够,吃两个没饱,吃三个还要呢!梅花馒头!一夫城独一份呢!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呢!”
陆忠吓了一跳,前几次卖草篮子他没有全程陪同,只听陆寿增说小乙能干,没想到能干成这样,刚下车就扯开嗓子吆喝起来,而且吆喝的特别起劲特别顺溜,跟那些常年吆喝的小商贩有得一拼。
陆小乙哪里知道他爹的内心活动,自顾自的吆喝着,有了卖篮子积累的经验,如今卖起馒头来毫不费劲,张口就来,加上一副少年装扮,更没顾忌,“梅花馒头,新鲜出锅的梅花馒头,香味独特甜味十足,保管你买了不后悔,吃了还想吃!”
陆小乙对自己临时取的‘梅花馒头’很是满意,同样的面团,她靠的就是外形像梅花这个噱头招揽顾客,还有就是刺玫糖馅儿这个独特的味道招揽回头客,她敢拍着胸脯保证这个味道是一夫城独一份,外人要模仿暂时都模仿不来。
果然,很多人被吸引过来,纷纷问价。
陆小乙热情道:“粗面馒头一个三文两个五文,细面馒头一个六文两个十文。”
有妇人觉得贵,陆小乙解释道:“婶儿,现在红糖啥价?面粉啥价?你去饭店看看,粗面馒头都卖两文钱呢,更别说细面馒头。而且,我这馒头里还加了最特别的一种花瓣,和着红糖吃了能美容养颜美白祛斑。”说完,瞅了这位妇人一眼,夸赞道:“婶儿这么年轻漂亮,更应该吃点梅花馒头保养保养。”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个妇人笑的脸上跟朵花儿似得,抬手摸摸脸,啐道:“这小屁崽子胡说八说的!”
陆小乙暗道:晕,忘了自己扮的是少年郎,幸亏这个中年妇人不介意,要是遇到矫情的年轻女子岂不是骂她出言轻薄,拉她去见官都有可能!
有人问:“说的这么好听,能尝尝吗?”
“可以啊!”陆小乙让他爹端出事先切好的馒头块儿。
马上就有人拿去尝,先前嫌贵的妇人道:“味道挺好,就是太凉了。”
陆小乙笑道:“婶儿,你看看这是什么天气,再热的馒头拿出来很快就凉了,劳烦你回家放蒸锅里溜一溜,马上变得白白胖胖软软乎乎,咬上一口红糖流着走,我可得提醒你哦,我这馒头里红糖放的多,当心烫着你手!”
一番说辞下来,果然有人购买,卖的最快的是粗面馒头,细面的稍微慢些。
陆忠索性也不去找活儿了,帮着收钱递馒头,父女协作,很快把粗面馒头卖光了。
忙得时候不觉得,这会儿顾客少下来,陆小乙才觉得冷,脚已经冻麻了,手也冻的通红僵直,她赶紧把手套戴上,拍着手跺着脚取暖。
陆忠心疼道:“咱别卖了,我看你冷的遭不住,剩下这半篮子细面馒头咱带回去吃。”
陆小乙吸溜着冰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