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干涉军的撤退,留给了红军宝贵的消化战果的时间。城市里,红军加快速度转移工厂,做了在上海打长期战争的准备,而农村则加快土改力度。而对于国内各地的军阀,高层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希望召集各路军阀实力派进行和谈,建立联合政府云云。
来自后世,深知这个时代中国各国军阀德性的林汉,对这个时代中国各地的军阀实力派,全都不抱啥希望,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他的主张和红军高层差不多。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敌人要一个一个地打倒,再强的势力,也不能一下子和所有人为敌。目前的情况,帝国主义干涉军才是新生的共和国最大的敌人,至于各地军阀实力派,不过冢中枯骨尔。能对现在的红军造成的一定的威胁比较难打的,也就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一路。
李华梅与林汉都和红军上层讨论过这个时代中国各路军阀的实力和“节操”。
山西的晋系阎锡山一脉,这人有一定的民族底系,一旦日本全面入侵,基本不会变成汉奸。种田和搞军工方面,阎老西倒是很用心,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实力基本盘靠的地主士绅,也就是一个加强版的“土财主”水平。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倒是未来阎系人马中分离来的傅作义系,由于在历史他上他学八路学得被人称为“七路半”,无论是抗战时还是内战时部队的战斗力都很强。
此时的傅作义,虽然象历史上一样刚刚担任绥远省(现内蒙古中部地区)主席,不过这个位置却是他凭实力争取来的。现在的他虽然象历史上一样实行“移民、实边、发展生产、巩固国防”政策,不过他的种田工作才刚刚开了个头,根基还没有扎稳。一旦日本在1935全面侵华,他能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穿越至今已有六年,林汉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其实是极有限的,要做大事,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组织,聚集一群志同道合者才能成大事。傅作义能历史上的那些作为,能在解放战争时给解放军带来那么大的麻烦,那也是他靠着抗战八年,种了八年的“田”,培养了八年的人才,拥有了自己的人事体系后才能有所作为的。
回想起自己穿越前看的那些穿越民国的小说,那些作者笔下的主角,空降到这个时代,什么基本功都没练,就靠动动嘴皮,虎躯剧震再震,人才滚滚而来,小弟个个忠诚一百外加锁定,林汉现在只想吐糟,真他妈的yy啊!
京津地区的另一个实力派军阀,张学良的东北军,两年前在和林汉交谈过后,张少帅听了他的建议,对现有的东北军重新进行了正规化的建设。派了一批军官出国留学,同时也请来德国教官进军校帮忙培训军官。但是东北军的问题太多,山头林立,从前的“历史债务”也太重,这两年的时间下来,其战斗精神和抵抗意志能有多大的改变,林汉也说不清楚。考虑到历史上张少帅在西安事变时的作为,林汉也只能比较肯定地说,他应当不会当汉奸,但手下的那些将领,就无法保证了。在民国时的各咱军阀中,东北军的战力是垫底的。川军虽然内战表现差,但在外战时,却可以称为“真汉子”。
杨虎诚部的西北军,装备太差,士气战斗力,看看历史上他们西安事变前在陕北“剿匪”时的表现,也就可以打个分。西北军和东北军,虽比东北军好点,但也就是五十步笑而百步的距离。
北方最危险的地方,不是和东北沦陷区紧邻的京津地区河北一带,而是紧挨江苏省的山东省。
山东是韩复榘的地盘,他在中原大战前脱离冯玉祥投靠常凯申,也就是郑三发子郑志清,在山东韩击败了晋军为常凯申巩固了前沿战线。主鲁后韩誓要‘ 变鲁为齐‘ ,他澄清吏治、禁烟、剿匪,并大力发展山东教育事业,建设模范新乡村,并号召山东农村大力学习模范乡村,以提倡经济保障。韩在山东杀人较多,大多都是土匪、烟贩。除此外韩还视察下乡亲民,以微服私访的形式考验山东的各官员。但这人的抗战时的表现,也是很不堪的,和孙元良一般,都是有名的不战而逃的长腿将军。日本人真地从山东青岛登陆作战,此君不战而逃一溃千里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其表现绝对不会比东北事变时的张少帅好多少。
穿越前,林汉在网上百度百科看到韩复榘的抗战前的这段历史时,就曾在网上对网友吐糟到:这家伙和阎老西一样,都他妈的太象起点作者笔下的民国军阀文的主角了。
只是历史不是小说,这些历史上的大人物,除了常凯申这个造不如买的奇葩(当然,常系人马会这么干,是因为他们是以买办为势力基础的阶级利益使然造成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外,其余的各路军阀其实多少都懂得“种田”的重要性,有点理想的军阀,其实都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地种田,发展经济和军工业。
当然,由于他们最大的问题依旧是依靠的“阶级利益”有大问题,想玩工业化,“大种田”,受到牵扯的坛坛罐罐实在太多,能做到阎锡山那般已是民国军阀的极致了。工业化,是一个海量的体系工程,除了海量的投入外,更是一个需要长期“亏本”经营的觉悟,只有拥有铁腕手段和铁腕意志的领导人和政治团体才能完成——比如后世被人妖魔化的斯大林或者新中国的某个人。
但在民国时代,各路军阀的势力基础都是以士绅和地主为利益靠山,这个团体哪里可能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长期地割肉放血咬牙切齿地进行工业化改造。工业化是一个体系工程而不是建几个工厂就叫工业化。资金的投入是一回事,资本的利用率是一回事,前期的亏本经营又是一回事,此外人员的培训,人材的贮备培养,这些全是可怕的无底洞。
早在1934年九月的秋季攻势后,红军取得了大胜之后,湖北红军就联合四川红军,派出一支三万人的远征军远赴陕西,在那儿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改善了红军在北方影响力不足的困境。当时的红军已是中国最强大的政治实体,底气十足,沿途“过境”时,各地的小军阀,根本就不敢拦截,反而一路地“箪食壶浆”,“喜迎王师过境”,巴结得不得了——当然,骨子里其实是胆战心惊地送瘟神。
如今在陕甘宁地区活动的红军,实力已膨胀到五万人,装备武器也大大改善,并占领了延长油田。今年年初,一批进口的采油设备很快送到了陕北根据地,当地的石油产量有所提高。(注:历史上1935年到1949年,红军在此地共采油3193吨)
陕甘宁根据地的巩固,让红军在北方拥有了一个重要的桥头堡。而在拿下湖北全境和河南两省后,南方红军和陕北的联系更得到了一进步的加强。一旦日本陆军从东北入关进攻山西和河北,河南与陕北两地的红军,就会借机进入这两省,然后象历史上一般,在太行山地区建抗日根据地。而江苏的红军也会在山东战事爆发后,北进山东。
在红军制定的预案里,山西,河北,山东这三省,将是未来中国抗日战争的大战场和大泥潭。今天不是1937年而是1935年,还没有消化完东北的日本如果想在这时候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贪心不足的他们将会深陷在这三省的大泥潭之中。
“抗日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整体战,必然是一场漫长而持久的战争,妄想通过几场战斗的胜利就取得速胜是极可笑的。”
这是林汉昨天发给红军上层领导的电报,这一看法也得到了红军上层的认同。按他们的设想,一旦全面抗战暴发,整个北方都会是一个大战场,而且这将是一场比拼耐力和意志的持久战。
即使借助空军,取得了上海周边空战和海战的胜利,但红军上层以李润石为首的领导,在这一点上还是极清醒的。
他们此刻正乘船顺江而下,将总部迁到南京来,以方便指挥。不过南京是个易守难守的地方,并不适合建都,在红军高层的设想里,地处内陆,且拥有军工厂的武汉才是重心。不过来的未来的建都,自然还是选择历史上的北京。
而中国南方的局势,广西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从历史上两人的表现,他们倒是不可能成为汉奸,陈济棠虽然和红军多有冲突,但这人也称得上是一个有节操的军阀,也不可能象北方的那些人那般。
只是这两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