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直说:五六月间,麦子已经成熟,应在麦秆还带有青色的时候,收刈一半,合熟时收刈一半。如若熟过了头,便会造成抛撒浪费。每天傍晚,将刈下的麦子运回到麦场上堆积起来,用草苫子围盖好,预防着天下雨。苫,应当在农闲时编制好备用。如果来不及搬运,便可在田中堆积苫盖好。假使天气晴明,也可以连夜搬运到场上,并可随时摊开一两车,要摊薄一些,容易晾晒干。碾打过一遍,将麦秸翻过来再碾打一遍,即可把秸秆起到场边堆起,将麦子扬净收起。秸秆没有脱粒干净,等到麦子全部碾打完毕,将未净秸秆,一并合起来再碾打一遍。这样做,可以每天碾打一场,等到田中的麦子收刈完毕,已经将三分之二的麦子碾打完毕。农家的忙碌,再没有比得上蚕老麦熟的季节了。古话说:“抢收麦子如同救火。”如稍有耽误,碰上天下雨,便会立即变成灾害。另外,如麦收工作费时过多,也会误了秋禾的耘锄工作。
注释
1引自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引文有节删。
2暵地:即将地用犁翻起,敞着垡垄,任风、雨、日光,吹淋曝晒,让土壤熟化,今日农村称为“晒垡”
3齐民要术-种大小麦原引作“五月一日菑麦田”但同书耕田篇则引作“五月六月菖麦田”农桑辑要依据后者引作“五月六月”“菑”即翻耕灭茬。
4黑坟:即疏松柔和的微带黑色的肥沃土壤。
5虫而有节:节:指节间。先时的麦子,生长不畅茂,茎秆敛缩,节间短,故节多。吕氏春秋-审时篇说:“先时者,茎杀而不遂。”亦为此意。
6浆:即酸浆。关中农村用煮面条剩下的面汤,听其发酵,做成酸浆,味微酸。可用来煮面、泡菜,甚有风味。
7麦:四民月令“四月可籴穬”注:“大麦之无皮毛者日穬。”李时珍释“黑穬麦”“是大麦中一种皮厚而色青者”当系稞大麦的一个品种。
8快日:齐民要术和农桑辑要的各种版本,有作“映日”或“伏日”石校本作“快日”解为“十分晴朗干燥的日子”
9緫:“总”的俗写字,皆也。
以上孝经援神契氾胜之书、“崔寔曰”、“青稞麦”数条引文,皆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孝经援神契一条在黍檫第四,余在大小麦第十。
此段引文与唐韩鄂著四时纂要“六月”篇中的文字完全相同。只有个别字的写法略有不同;另外文字亦稍有节删。
毒热:即极热,如热到烫手。
众手出麦:要众人一齐动手,是为了争取麦子出仓快速,晒麦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麦子开始生虫后再晒,恐无什么益处”的说法,并不正确。实际情况是,越有虫越要赶快晒,否则麦子会全部被蛀空。
“士农”二字原缺。据石校本补正。殿本缺“如此之甚也”一句。
彭祖:传说是颛顼帝的玄孙,名叫籛铿,寿八百岁。农谚是说:作为一个农民,哪怕活到彭祖那样的年纪,也不能糊涂到忘了“养早蚕和种早麦”的程度。
本条和下条农谚,皆说明为了赶农时,农夫们在争分夺秒的情况。“回耧”、“回牛”均指种完一垄,让耧(牛)回过头来种下一垄,这样的动作,通常是较费时间的,所以为了赶农时,便要“争取快回耧(牛)”
合熟:按照麦子的成熟度,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枯熟期。乳熟期根本不应收刈,蜡熟期收刈亦会减产和影响质量。黄熟期是收刈的最恰当的时期,故称“合熟”
抛费:“过熟”或“熟过”均系指“枯熟”期。枯熟期收刈,便嫌太晚了,容易断穗落粒造成损失。
苫:草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