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廖平跑到甘肃肃州开办了报纸,专门在上面讨论学问和一些治理天下的道理,康成向曹跃询问,如果这传出去,被京师的人知道了怎么办?曹跃也有些担心起这些学者们搞出什么事儿影响自己的大忌,于是对胡聘之说着暂时不能办了,起码在光绪二十七年前不能办——至于什么时候能办,光绪二十七年之后再说。
胡聘之问其原因,曹跃笑而不答,只说先生只需要遵守就是,我这么做有不得已的苦衷。胡聘之能够有施展才华的地方已经觉得很好了,自然不会再为难曹跃,便不再为难曹跃。他找到廖平,对他说这等文章好是好,但万一被京师知道了咱们在这里暗中实施维新变法之政绩,恐怕会连累大家。
廖平当然不会不知道轻重,只是感觉郁郁罢了,连半个报纸都不行,这慈禧老太后太过霸道。
廖平回到家中不久,有一访客前来,居然是曹跃的幕僚杨度来了。杨度带来了一笔资金和曹跃的意思,报纸虽然不能办了,但河西文化不能停顿下来,除了兴办小学之外,河西还要有经学和西学的学院,效仿京师大学堂,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学习西方、学习工业、学习机械等等。
曹跃为这所立于西北的学校取名为西北大学堂,并叮嘱廖平说:“你的任务就是帮我建立一所全世界第一流的大学,远远甩开京师大学堂(后清华大学),但一切从零开始,廖先生若是愿意我支持你,若是不愿意我不强人所难。西北大学堂建立之后,校园正中央树立您的雕像,让后世人永远记住你是第一任校正。”
廖平激动不已,虽然曹跃拿出来的钱不多,但他的理想却打动了自己,中华大学堂,在肃州建立的中华大学堂!自己是首任校正!老人家随即投入百分之两百的热情开始找老朋友,老同学,尤其是知晓西洋知识的人,连张荫恒也客串教授。
河西走廊的一切虽然瞒着京师,但瞒不住甘陕总督陶模,曹跃立即来到甘陕总督府向陶模如实汇报。陶模见曹跃还算老实,交代的一切比自己了解得多得多,也深入得多,欣慰曹跃对自己的忠诚。只是陶模隐约担心起来,曹跃所做的一切已经明确地释放了一个信号,他不甘与人下。
陶模问道:“百川,若是太后追究,你讲如何应对?”
曹跃笑道:“无他,西北望天下。”
陶模大吃一惊,此言等同于谋反了。
曹跃随后解释道:“我等帮助朝廷拱卫西北,进稳定中原,退维护新疆蒙古西藏,可谓国之要塞,中华之咽喉。朝廷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就不能随意调动西北。大人,君不见南方官员三年五年一换,西北七年十年才一换?西北复杂,轻易不能换人动弹,朝廷不会自断手脚。我等忠于朝廷,朝廷肆意猜忌我等,岂非寒了心?”
陶模道:“这几天我发现市面上开始流通起来一种西北银行发行的红钞,你可知此事?”
曹跃道:“此乃血军发行的军票,军费不足,只能用红钞发放军票,但红钞只限于购买盐碱茶,却没有干扰其他。”
陶模苦笑道:“何止购买盐碱茶,如今便是我府上家丁也用红钞购买米面油肉,甚至柴禾木炭,更有人用红钞直接购买马匹畜牧,你这个红钞已经把我大清元宝(铜钱)给赶走了。”
曹跃忽然想到了什么,微微一笑,道:“属下知道了。”
陶模道:“我不管你怎样糊弄军队,可是万万不要用红钞扰民,一旦发生挤兑红钞的事,你一定要处理干净。”
“属下明白。”曹跃道。
陶模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道:“太后向各地咨询,是否册立皇太子,你觉得呢?”
曹跃笑道:“大人,皇上今年才二十九岁,年富力强,又没有荒淫无度生不出孩子,何必册立皇太子。”
陶模淡淡地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吧,册立皇太子是为了废帝啊。”
“啊?废帝?”曹跃挠着头问,“册立皇太子和废帝有什么关系?”
陶模道:“册立了皇太子之后,太后便有了准备,那一天万一不小心皇上驾崩了……皇太子不就是皇帝了吗?”
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