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能配上如此美貌壮心的女子之大英雄,不知当数何人。
反正兄长是数不上啦,他只爱思儿,也爱他的大汉,但他曾说过,思儿若与江山论,思儿为先,社稷次之。
兄长从来不是先皇孝宣皇帝那样的社稷之君。
可他爱我。
兄长在内理朝政。是我悄悄而来的,建章宫的守门子、从侍、宫女子们已经十分懂规矩,只要是我来寻陛下,无一人会阻挠。
我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贴着门偷觑,从侍给我端了个矮凳儿,教我坐着。
我扒门缝看。
兄长正在怒斥朝臣。
“满朝都是老匹夫!这是什么意思?一个个都来糊弄朕??”陛下摔了奏折,怒拍桌而起。
我从未见过兄长这般吃人的狠戾,他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温文尔雅的好兄长,他从不会生气。
君王盛怒,猛于洪涛。
他这时,才有些君父的样子。
连我,都有些怕了。
我挪了小凳子,正准备走,君王那边又传来严斥声:
“那个呼韩邪,孝宣皇帝在时,他便来大汉讨食过,父皇好生的招待——这便罢了,我大汉向来好客!如今呢,朕在朝,这呼韩邪单于又来了!来就罢了,居然还敢谈和亲??和谁的亲?朕就敬武这么一个妹妹,这不是逼朕将敬武往火坑里推吗!匈奴天寒地冻,土地贫瘠,长公主习惯了长安养尊处优的生活,——你们这帮老匹夫,还敢劝朕将皇妹嫁给茹毛饮血的匈奴人!你们这是安的什么心!”
皇帝怒极,连骂了这一腔子话,连喘带咳,嗽个不停。
我呆呆地坐着,竟失了神。
原来是这样。
难怪兄长那么希望我嫁给张临,张临少年英雄,确是良配,更重要的是,他是长安人氏,自幼长在天子脚下,敬武若嫁了他,便能一辈子守在兄长的身边,有兄长照拂,张家一定会对敬武宠爱非常,敬武若在婆家受了委屈,有兄长出面撑腰,为敬武主持公道,谁还能欺负敬武?
我若嫁了张临,兄长便不用再烦恼,怎样堵朝上悠悠之口。待那个什么呼韩邪单于来汉求亲,敬武已嫁,兄长便有了推诿的借口。
我长大了,真不忍兄长这般为难。
更何况,兄长还是为我好。
那天见到时夏,我想也没想,跟他说:“我若嫁了,你还会跟我吗?”
他真的大大地吃了一惊。他的眼睛瞬间黯淡下来,说道:“属下……属下的使命,是追随公主,保护公主,一生一世。”
“是父皇令你立下的誓言?”
他低头,沉沉说道:“是。”
“那不必,”我说,“这么多年,你一直重诺,你答应父皇的,都做到了。如果敬武一旦出嫁,我会还你自由。”
良久,他才说道:“属下不需要……”
“你需要的,时夏,你也可以娶妻生子,过天下最平凡却也是最幸福的生活。”
那是他最好的路。
我不愿剥夺。在这世上,我知道谁待我好,谁待我薄,我希望视敬武如命的人,亦能得到敬武最好的报答。
敬武真的长大了。
真不愿兄长再为难。
和往常一样,我与兄长坐一席,用完膳后,我觉察了兄长异于从前的神情,我问他:“兄长,你有心事?”
“没、没,”他有些紧张,那种秘密被人窥伺的紧张,旋即,他笑着道,“朕很好,傻思儿,朕心里……有些高兴。”
那是一种连笑着都会失神,幸福随时洋溢在脸上的高兴,从内心里掩不住这种幸福感。
我那时并不知兄长遇见了什么事。
及至后来发觉,起先是惊讶,旋即又深感寻常,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多寻常啊。
有一女子,能令兄长失魂落魄,能牵其喜怒,这多好。
毕竟兄长贵为天子,他要的女人,无一不能入怀。
总不受相思之苦。
我敬兄长一杯饮,道:“陛下,思儿想明白啦,陛下若想将思儿许配于张临,思儿……愿意。”
他大惊:“思儿,朕、朕不愿委屈你。从不愿。”
“兄长,你待思儿之好,思儿永不敢忘。思儿确确然想通啦,能嫁张临,已是天大的福分。张家一门忠烈,于汉室有恩,汉室以公主许之,是再合适不过,若得此举,群臣必感念……”
“思儿!”他打断了我的话:“你从来不是朕斡旋朝臣的工具!从来不是!思儿,只要你说一句不愿,朕……朕便再想法子,朕不会教你受半点委屈,——这是朕答应母后的。”
我顿住,伏首谢恩:“思儿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