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戏班子”的“包银”后来便称非职业演员“票友”
有些票友的技艺甚至胜过演员,但他们不把演戏作为职业。有学问的人、阔人、官员,甚至还有皇帝当“票友”的。清皇帝爱新觉罗就上过台,唐玄宗更是亲自挑选乐师宫女数百在梨园教练演习,他也“客串”堪称戏曲史上“第一票友”
话剧没有票友惯例,虽有不是演员参与演出的,但不叫票友。大跃进中就有“客串”演员。大多是本单位舞台工作人员和会计、出纳、炊事员,偶尔也有家属参加,甚至还有探望朋友的客人临时“跑龙套”
话剧不分生、旦、净、末、丑,所以没有“反串”的。但人数不足时也有男演员“反串”女角,或女演员“反串”男角的。比如一次戏里俩修女,就由男青年“反串”从台上娉婷而过没露出破绽;一次演出中的军官倒是有人议论:“那么大屁股,肯定是女人!”
五,临时应急“搬戏”
戏荒时一听说哪地方新剧目红火便赶时间“搬戏”派“导”“演”“美”方方面面的人去“观摩”后“依葫芦画瓢”行动非常迅速。领导一拍板便立即开支票取钱买车票。买不到卧铺票便“克服一下吧”
艺术人员去看戏,行政和舞台工作人员则作预算报上级审批和备料。一取回剧本来立即把剧本拆开,这些人刻,那些人拉滚筒,再些人装订。
剧本边印,演员边背台词,导演边作排练计划,美术人员边画布景制作图,制景人员边下料,服装、道具、灯光人员边翻仓库,看看有哪些能代用或改制,领导则作组织和后勤保障。
连家属也有事做,安排好家务,少让孩子干扰;还有人把孩子送去妻子或爷爷奶奶那里,保证排练中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自创剧目更紧张。当时多是集体创作,集体讨论好构思,由剧组人员分场写,边排练边分场修改,布景也边做边根据剧本和导演需要修改,常常反反复复、日以继夜。
这是当年的最佳创作方式,只是几十年后职称评定便麻烦了,主创人员究竟是谁?一笔扯不清的糊涂账。
六,为观摩“坑”“蒙”“拐”“骗”“抢”
趁观摩机会顺我去看看老祖母,她很高兴,但为了看戏竟不远千里,她很惊奇。她什么都与吃肉相比,听说一张戏票要一元钱“啊,都可以买一斤多肉了!”我告诉她火车汽车费花更多钱呢,回家住就为省些住宿费,这是工作可以报销的。
红火的戏票很难买到,但得想法子买,实在买不到票便凭一张介绍信求兄弟剧团帮忙,在乐池加一条凳子。有时候则在剧场门口等退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不惜“坑蒙拐骗”
看见退票模样人来便马上团团围住,几只手伸过去“抢”有时会把戏票扯成几片。于是有人把戏票掖在怀里不拿出来,于是和人家磨嘴皮子,打商量、拉关系、唠同乡,还“骗”人家明天就要往回赶。也有时候人家也是来等退票的。还有人使抓阄和“剪刀石头布”“坑”人家。位子太差便往前面的座位“蒙”或者给钱换票
更难的是剧本,有些地方很严,全靠同学、朋友、亲戚把剧本偷偷的借出来分头抄写。已经50年了,多么快啊,犹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