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享受上,我和父亲有一志趣相投之处,都是铁杆影迷。不同在于,我纯粹是个看客,可父亲呢,电影曾经是他的事业——先别张嘴,他可不是什么影星、导演——他在青年时代是村里的电影放映员,曾在镇文化站组织下,在各村巡回放映过电影。我从小就在视听艺术中耳濡目染,除了村里放电影时,能颇荣耀地坐在电影机旁边,故弄玄虚地“操作”机器外,还坐在父亲的那辆破自行车的大梁上,跟着他“巡回演出”过。——记起无数个星光满天的深夜,露天电影散场后,父亲那辆破自行车前面驮着我,后面驮着电影机、电影胶片,爷儿俩一路说笑骑车回家的情形,感觉那真是童年一种莫大的幸福。——不同还有,父亲至今还迷恋枪战、武打,我却已经对那一套嗤之以鼻了,当战争片、警匪片、爱情片、武侠片、科幻片统统看腻的时候,我的目光锁定在艺术片上了。好比吃腻了鱼身子,改吃鱼头了。
我对艺术电影有一套自己的看法。所谓“艺术片”就是你看一遍看不懂的电影,以及各种传统电影之外的类型片,比如着重于某种形式的肆意渲染的东西。比如色彩与画面俱佳的英雄——英雄就是一部以“商业片”为起点的艺术追求之作。
艺术片是一种应该用“第三只眼”去瞧的玩意儿。它拒绝你传统意义上的“看懂”它拒绝千篇一律的从头到尾在讲一个故事的陈旧模式。它与先锋文学一脉相承,它甚至否定情节化。
你看不懂是你的欣赏水平受限,你的艺术欣赏眼光没能与时俱进。你不能再停留在家长里短上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大团圆的美好结局俗不可耐。
你在艺术电影中欣赏到的不再是单一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一种意识的流动,是人物内心世界的裸露纷呈。它最喜欢用肢体语言——即表演与你交流。空嘴说白话,哪有一个媚眼更具魅力?
因此,我在花眼中欣赏诗意的叙事;在周渔的火车中观看音乐mtv,感受一个女人内心世界的微妙的情感游移;在开往春天的地铁中学习与人交流;在苏州河里目击阴谋之于爱情;在英雄中非常纯粹地去玩味优美的画面;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回忆成长;在寻枪中看到自己面对整个世界的焦躁之情;在北京乐与路中目送理想的幻灭;在卡拉是条狗中发现象征,卡拉是谁家的狗呢,是我们越发麻木的热爱生活的那种激情;从头吵到尾的我爱你,将婚姻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演绎到极致,你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真实;像鸡毛一样飞是拍给诗人看的片子,是孟京辉早期诗人梦的终结。我和他同样缅怀那个属于诗歌的时代
艺术电影是融合先锋精神的电影。先锋的尴尬,就是曲高和寡,不为狭隘见容。可它们永远是先驱者,是精神领袖。
李少红的另类电视剧大明宫词热播时,我们的评论家们怀抱尊重历史的大旗无可适从,对现代感极强的口语对白口株笔伐,沉溺于肥皂剧中的我们也推波助澜。可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趋势。王家卫的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东邪西毒、花样年华,也不单单是为“小资”拍的商业电影,他有他艺术家的追求。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的摇摇晃晃的镜头语言就是“抄袭”老王的
内地所谓“艺术片”都是商业味道十足的借鸡下蛋的产品。有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精神的导演们也都是在商业电影的外衣下,阐述他要表达的东西,所谓做体制内的“大师”艺术电影的前途,好像还是应该拉近与平民的距离,尽量去找寻一种雅俗共赏的表达,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就找到了那种表达,非常成功地和你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