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妙平默默收回视线, 只感觉头突突的疼, 谢延平既然在守卫城门, 那就说明谢玉之还在皇宫里面,而且情况不容乐观, 否则定然不会只留下少许人马守门,带着大部分士兵前去皇宫支援。
城门打开, 有士兵出来收缴残余兵器以及同伴尸首,沈妙平弓身, 悄悄往远处走去,借着夜幕的掩饰将一名身死的晋兵尸首拖进了树林。
沈妙平第一次碰死人,对方的身上还带着些许余温, 胸腹中箭,伤口被雨水泡得发白, 盔甲滑腻腻的, 不知是血还是什么别的东西。
“对不起……冒犯了……”
手忙脚乱的解下了他身上的盔甲, 然后飞速把二人的衣裳交换,沈妙平带好头盔,从地上捡了把刀,又往脸上抹了两把泥,悄悄混入了晋兵的队伍里。
他学着旁人,从地上背起一名晋兵尸体, 然后放到了城墙根底下的板车上,沈妙平动作很慢,故意落了旁人半步, 他见无人注意到自己,身形一闪,穿过城门隐入了一旁的街道中。
平常巡街还是有好处的,起码沈妙平知道哪里有小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谢延平的队伍,街上现在空无一人,百姓将房门紧闭,就连最热闹的平康坊也是灯火寂然,一些商铺甚至连门都没来得及关,货物散乱一地,像是遭受洗劫了一般,白日里繁华的盛京如今成了死城。
谢延平的队伍行进很快,但因着方才一番激战,并没有什么队形,有些人受了伤,隐隐落下了一段距离,沈妙平跑的很快,侧身藏在巷口拐角,等他们跑过去之后,跟着队尾前进,然后慢慢加速混入了人堆里。
礼亲王显然蓄谋已久,手下豢养的私兵皆是身强力壮以一挡十的高手,另有一些忠臣良将率兵守住朱雀门,艰难挡住了他们的进攻,但皇城内的情形依旧不容乐观,远比城墙外的厮杀更加惨烈,到处都是逃窜保命的宫女太监,一派混乱。
天光逐渐大亮,雨势渐停,经过一夜的奋战,谢玉之这边的兵士已经折损大半,孙桐步上石阶,脚下满是粘稠,他领着手下一步步踏入议政殿,声色狠厉:“请陛下退位!”
皇帝一身戎装,手上的剑身还滴着血,杀伐之气尽显:“乱臣贼子也敢在朕面前口出狂言么!”
谢玉之双目冰冷,侧脸满是干涸的血迹,身上银色的盔甲也已经被鲜血浸透得看不出颜色,他握住手中长剑,将皇帝护在中间,气势摄人,一字一句冷声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孙桐虽占了上风,脸色却算不得多好,按照他原本的想法,自己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攻下了皇城,可谢玉之硬是带着那么点人把自己耗了一夜,礼亲王尚未攻入皇城,纵然对方现在已是强弩之末,他也不敢贸然开杀自损兵力。
孙桐又往前逼近了几步:“谢将军,你是难得的将才,何苦为了一个不相关的人付出性命呢,倒不如弃暗投明,我保证你风光如昔,折损此处岂不是可惜了。”
三公子谢平之也通晓武艺,他被昌国公逼着披甲上阵,临到头来见情势不对,又想弃兵逃跑,最后被孙桐一剑斩于马下。
谢玉之冷冷看着他,并不言语,讥讽之意尽显,孙桐被他瞧的恼怒,挥剑斩落一旁的烛台,剑尖直指皇帝,狠声道:“给我杀!谁能取了狗皇帝和谢玉之的项上人头,本将记他大功一件!”
他话音刚落,只听外间忽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众人都吓了大跳,没过多久就听一阵杀声逼近,孙桐惊骇异常的望去,却见谢延平已经率领兵马赶来支援了,对方骑于马上,手中拎着一个东西,顺着用力一掷,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孙桐脚边,他定睛一看,竟是颗血淋淋的头颅。
谢延平对着众人高声道:“叛臣礼亲王已死,首级在此,尔等速速投降,降兵不杀!”
孙桐身后的士兵闻言一片哗然,皇帝见状上前一步,威严的目光环顾全场:“朕知道你们是受人蛊惑,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放下兵刃投降,朕对赵家列祖列宗发誓,降兵不杀!”
谢玉之视线一一扫过对面诸人,其中有不少都是谢家旧部,他将长剑收入鞘中,表明态度,而后退立于皇帝身侧,一字一句沉声道:“降兵不杀——!”
“当啷”一声轻响,不知是谁的兵刃先落了地,就像是一个预兆般,紧接着接二连三的人都扔了手中兵刃,孙桐左右环顾一圈,目眦欲裂:“你们疯了吗?!快给我把兵器都捡起来!捡起来!老子叫你们捡起来!他们说的话不能信!不能信!”
他状若疯癫,踢翻了周围好几个投降的兵士,最后犹觉不够,恼怒至极的就要动手砍人,就在此时,一道箭矢划破空气的尖锐声陡然响起,众人只听嗖的一声闷响,孙桐身形忽然一僵,踉跄着后退了两步,最后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他双目圆睁,喉间赫然插着一根羽箭,尾翼还在微微颤动。
众人顺着看去,只见谢玉之张弓搭弦,只不过这次箭尖对准的却是那些尚未扔掉兵器的叛众,他们一怔,清晰感受到了从对方身上传来的杀气,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