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中和二中的恩怨,苏宁了解的不多,只是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会将二中当成敌人对待,不仅当面敌视,私下里也很不友好。一中跟二中的学生,打架斗殴更是屡见不鲜。
按道理,排名前两位的省重点高中,不应该出现大规模打架斗殴事件,毕竟大家都是有脸面的学校,应该用更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
事实上,恰恰相反,一中二中学生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各种竞赛活动两个学校也争得厉害,反正就是一种关系,有你没我!
苏宁甚至还听说,某个一中学生转学到二中去,不仅被以前的同学唾弃侮辱,二中的学生也没放过他,天天拳打脚踢,恶言相向。最后他家长跑来学校找老师反应问题,所有二中老师闭口不谈,没办法,只能转去外省就读。
由此可见,一中二中所有老师对两所学校学生之间的争斗,都是处以放松的态度。
但是苏宁真的没想到,就连校长大人,提起二中也是咬牙切齿,恨不得饮其血,茹其肉。
“你还记得一中的校训吗?”陈校长沉着脸问道。
“学以致用。”
陈校长点点头,面色稍霁,“那你知道二中的校训吗?”
苏宁摇摇头。
“学以报国!”陈校长面露讥讽之色,“二中的校训是学以报国。”
苏宁不做声,他不知道陈校长为什么要讥讽,学以报国不是很崇高的理想吗?
陈校长冷嗤道:“哼……想法是好的,理想是崇高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试问!命都没了,拿什么报国!!”
陈校长缓缓道出两校恩怨的由来。
“民国四年,黄贺武老先生在本市创办星原学校,意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的就是为了给读书人培养种子,将当时已残缺破碎的中华文明之火传承下去。”
“学以致用,就是他老人家提的字,一直延用多年,保存至今。你也猜到了,我们一中的前身就是星原学校。”
说到这里,陈校长满是自豪,可下一秒就变得愤怒异常。
“偏偏有个白眼狼,不识黄老苦心,从星原学校走出去,去了俄国留学,回来大骂黄老是卖国者,没读书人气节,同年民国十一年,创办山华学校,意为还我河山,复我中华,提笔上书‘学以报国’以表一腔热血。”
“而这个白眼狼就是二中的创办者,夏伟。“
“两校的恩怨,自从山华学校创立之始就没停息过,抗战时期,我校出了多位将领,为保住同为抗曰救亡的同志,牺牲了多少人。可他们呢,从不感恩,只懂一腔热血报国,只知道胡来,不仅没保住自己的姓命,反而连累我校多名抗战英雄壮烈牺牲!”
谈起这些,陈校长就是怒发冲冠,双目赤红!
“十年动乱,山华学校师生逼死我校师生23人!二十三条鲜活的人命啊!被逼疯者不计其数。动乱结束后,当事人只字不提,被逼死的二十三条人命再没人提起,他们怎么敢这样,怎么能这样!!?”
我守着学校半辈子,学校看着我长大,慢慢变老,我看着学校渐渐发繁荣壮大,按理说,我该放下仇恨,共求发展。
“但是!深埋在学校大槐树底下23条无辜灵魂不会答应!那些为某些人幼稚可笑行为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英魂不会答应!!”
“
我作为一中的校长,这个仇,我怎么放得下!!?怎么放得下啊!!!”
此时,陈校长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苏宁默默地听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笼着这他,那是一种骄傲,对人对己,对天对地的骄傲!
眼前的老人,不愿放弃仇恨,也不敢放弃仇恨,因为他怕,他怕百年之后,没人能记起这段往事,他怕无辜灵魂的战栗,英灵无助的哭泣。
他不为名,不求利,只求胸中一口气!
一口读书人的正气!
生命不能白白逝去,他们不能白死,这是对生命的践踏!
所以,老人选择将仇恨随着文化一同传递下去,到那时,总会有人站出来为英烈亡魂讨回公道,以慰藉他们在天之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